365天灵修之旅-第250天

经文:  “有一个财主穿着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天天奢华宴乐。又有一个讨饭的,名叫拉撒路,浑身生疮,被人放在财主门口,要得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并且狗来舔他的疮。后来那讨饭的死了,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财主也死了,并且埋葬了。他在阴间受痛苦,举目远远地望见亚伯拉罕,又望见拉撒路在他怀里,就喊着说:‘我祖亚伯拉罕哪,可怜我吧!打发拉撒路来,用指头尖蘸点水,凉凉我的舌头;因为我在这火焰里,极其痛苦。’亚伯拉罕说:‘儿啊,你该回想你生前享过福,拉撒路也受过苦;如今他在这里得安慰,你倒受痛苦。不但这样,并且在你我之间,有深渊限定,以致人要从这边过到你们那边是不能的;要从那边过到我们这边也是不能的。’ 路加福音 16:19-26 主耶稣在祂的作为中,有一些奇妙的證据,證明神是藉著祂工作;从祂口中出来的话中,也有一些奇妙的證据,證明祂就是神。祂行了许许多多的神蹟,「他们还是不信祂」 (37节)。即使證据确凿,当时的人就跟数百年前,旧约先知以赛亚那个年代的人一样,仍然不肯相信。为什麽犹太国的领袖们明明亲眼见到耶稣的神蹟、也亲耳听了耶稣的见證,他们却仍然不信耶稣呢?这是圣经中一个难解的问题。约翰在这裏的回答是说这正好应验圣经的话:「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主啊,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主的膀臂向谁显露呢?」(38节) 约翰好像在说:这个不足为奇,这正是预言的应验!从前先知的话早就说到这种情形了。这是对旧约预言最有意思的註释。以赛亚说的这段话,当然有其当时代的应用,但是先知的话也有其永存不变的原则。在先知时代所显明的人心悖逆的原则——「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如今在耶稣的工作中完成其最终的应验! 约翰接著解释他们不信的原因。「他们所以不能信,因为以赛亚又说:主叫他们瞎了眼,硬了心,免得他们眼睛看见,心裏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39-40节) 根据这段经文,乍看之下好像是神故意弄瞎他们属灵的眼睛,免得他们看见了神蹟,而且用心领悟了,就回头过来,还要大费周章的去医治他们。事实上并不是这麽一回事,我们必须记得,除非一个人先存心刚硬,否则神绝不会使人硬著心。因为神的心意是「他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提摩太前书2:4);「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得後书3:9) 神并非故意不让这些人相信祂,而是这些人已「选择」了一辈子对抗神,甚至固执到不肯尝试了解祂的信息,这些人的心变得越来越刚硬,就不能归向神了。对这样的人,神并没有强迫他们相信,只有任凭他们罢了。虽然神蹟能證明行神蹟者是出於神,仍不能叫不愿意信的人相信,因为这等人不是缺少證据,而是缺少「愿意接受證据」的心! 神不会阻止人相信,祂准许人所作的决定。如果在那麽多神蹟面前,人们还是拒绝它们所作的證明,有一天这样的选择只好被神所准许,那时他们就要开始瞎眼了。这种不信的原因以赛亚早已预言了。神会准许人的某种决定和态度,因为人自己「已经」作了这样的选择。当留意的是,这个原则也适用在主的门徒身上。多少时候,我们就是没来由地固执到一个地步,完全不肯顺服圣灵的感动,硬著心非要偏行己路不可。圣灵轻声的呼唤,神话语的感动,硬是被我们置之不理,抛诸九霄云外。 除非一个人先存心刚硬,否则神绝不会使人硬著心。愿主的话提醒我们,留意圣灵微小的声音 (列王记上19:12),常使自己的心柔软,好让主作工在其中!阿们。

365天灵修之旅-第249天

经文:  我又告诉你们,要藉着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到了钱财无用的时候,他们可以接你们到永存的帐幕里去。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倘若你们在不义的钱财上不忠心,谁还把那真实的钱财托付你们呢?倘若你们在别人的东西上不忠心,谁还把你们自己的东西给你们呢?一个仆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侍奉 神,又侍奉玛门。”法利赛人是贪爱钱财的;他们听见这一切话,就嗤笑耶稣。耶稣对他们说:“你们是在人面前自称为义的,你们的心, 神却知道;因为人所尊贵的,是 神看为可憎恶的。律法和先知到约翰为止,从此 神国的福音传开了,人人努力要进去。天地废去较比律法的一点一画落空还容易。凡休妻另娶的就是犯奸淫;娶被休之妻的也是犯奸淫。” 路加福音 16: 9-18 这是耶稣为祂的门徒和跟随祂的人而说的话。那个管家作错了,他虽然聪明,但他的聪明是用在自己的事上。他惟一值得誇奖的,是他的聪明。耶稣说,「今世之子」在世事上比「光明之子」聪明, 但这裏有一个方法,可以使你们变得聪明,就是「要藉著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9节)。耶稣以「不义的钱财」形容世上的财富,不是指世上的钱财都是罪恶的,而是指钱财往往会诱惑人,使人陷於不义。我们如何用钱财结交朋友呢?要用和那个管家完全相反的方法。他抢夺他主人的财物,为自己结交朋友,好让他们接他到家中。但耶稣说,你要善用钱财,结交那些将来能接你到永存帐幕裏的朋友——即行善、与人共享、积财在天 (路加福音12:33, 14:13-14; 马太福音6:19, 19:21, 25:34-40)——使自己成为在天堂富足的人。 无论拥有多少财富,总有一天金钱会变得无用。人一旦死亡,就再不能签支票了,只能留下他的钱财,让活著的人纷争抢夺。因此,紧紧持守钱财至死,是很可悲的。现今就该使用它!如何用呢?照耶稣说的,藉它来结交永生的朋友,当钱财无用,当你再也不能签支票的时候,你所结交的朋友将在永存的帐幕裏迎接你。不要像「今世之子」那样使用钱财,当世代结束时,他们的方法就失败了。他们只是「在世事之上」聪明。请注意其中的信息:他们「现今」聪明,在「永恒」裏却是最愚拙的。 主耶稣为钱财起了个很特别名称──「别人的东西」(12节)。这句话原指那不义的管家浪费主人的财物,但耶稣将这比喻的精义引伸为教训,劝勉我们在神託付我们的钱财上忠心。耶稣说的一点也没错,就算拥有再多钱财,一旦撒手尘寰,一切所有的仍归给「别人」。原来我们一生劳碌积蓄钱财,不过留给「别人」而已!最妙的是:钱财这东西若一直留在自己手中不运用,就全无用处;只有使用它,它变成别人的东西,才发挥了价值。钱财就是神所託付我们的「别人的东西」,藉著运用神所託付我们的钱财而获致的果实,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可以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关键全在於我们今天怎样为神运用钱财。「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10节) 如果连钱财——属於「别人的」和会朽坏的东西—我们都不能善加利用,那裏有资格得享天国灵性上的真财富?神又怎会把那真正在永生当中属「自己的」和更重要的责任交托我们呢? 法利赛人对耶稣的教导嗤之以鼻 (14节)。因为犹太人倾向於把地上的财富与人的良善相提并论;而财富便是好人蒙祝福的记号。法利赛人喜欢炫耀自己的良善,而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物质财富便是他们良善的报酬。但是他们愈是在人前炫耀自己,愈是在神面前显得讨厌。耶稣用一句异常讽刺的话,来启示神对这种事情的态度,祂说:「因为人所尊贵的,是神看为可憎恶的」(15节)。直译的话,就是那些在神嗅来是「恶臭」的。这句话在今日仍适用,人们总是称讚那些精於积儹钱财的人,我们仍然喜欢誇奖那些生财有道的人,称他们是成功者。 耶稣接著针对法利赛人作了一个宣告:「律法和先知到约翰为止。从此神国的福音传开了」(16节)。祂说,律法是从摩西起,到约翰为止。然後呢?然後就是「神国的福音」,「人人努力要进去」(16节下),耶稣的意思是:你们这些法利赛人啊,你们在人眼中被称为义,但神知道你们的心;人所尊贵的,神看为可憎恶。律法到约翰为止,现在,神国的新宣告来了,你们若要进入那国度,就必须努力,将谋财私心践踏於脚下,接受祂对钱财价值的看法。接著,耶稣似乎预先看到法利赛人对祂这番话将要有的反应,故特地对他们强调:你们不要以为以上这些话是要推翻律法,也不要以为神国的福音会将律法挤到一边,「天地废去较比律法的一点一画落空还容易」(17节)——我不但不是废弃律法,以「休妻(离婚)」为例 (18节),我对律法要求的解释,远比你们这些法利赛人的理解严格得多了! 在我们的生命中,「财富」是最可能取代神在你心中的地位的东西。当耶稣作你的主人时,钱财是我们的奴僕;但当钱财为我们的主时,我们就变成了它的奴隶。财富本身不是罪,但不为荣耀神而用就是罪了。「倘若你们在不义的钱财上不忠心,谁还把那真实的钱财託付你们呢?」(11节)

Continue reading365天灵修之旅-第249天

365天灵修之旅-第249天

经文 路16:9-18 我又告诉你们,要藉着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到了钱财无用的时候,他们可以接你们到永存的帐幕里去。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倘若你们在不义的钱财上不忠心,谁还把那真实的钱财托付你们呢?倘若你们在别人的东西上不忠心,谁还把你们自己的东西给你们呢?一个仆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侍奉 神,又侍奉玛门。” 法利赛人是贪爱钱财的;他们听见这一切话,就嗤笑耶稣。耶稣对他们说:“你们是在人面前自称为义的,你们的心, 神却知道;因为人所尊贵的,是 神看为可憎恶的。律法和先知到约翰为止,从此 神国的福音传开了,人人努力要进去。天地废去较比律法的一点一画落空还容易。凡休妻另娶的就是犯奸淫;娶被休之妻的也是犯奸淫。” 这是耶稣为祂的门徒和跟随祂的人而说的话。那个管家作错了,他虽然聪明,但他的聪明是用在自己的事上。他惟一值得誇奖的,是他的聪明。耶稣说,「今世之子」在世事上比「光明之子」聪明, 但这裏有一个方法,可以使你们变得聪明,就是「要藉著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9节)。耶稣以「不义的钱财」形容世上的财富,不是指世上的钱财都是罪恶的,而是指钱财往往会诱惑人,使人陷於不义。我们如何用钱财结交朋友呢?要用和那个管家完全相反的方法。他抢夺他主人的财物,为自己结交朋友,好让他们接他到家中。但耶稣说,你要善用钱财,结交那些将来能接你到永存帐幕裏的朋友——即行善、与人共享、积财在天 (路加福音12:33, 14:13-14; 马太福音6:19, 19:21, 25:34-40)——使自己成为在天堂富足的人。 无论拥有多少财富,总有一天金钱会变得无用。人一旦死亡,就再不能签支票了,只能留下他的钱财,让活著的人纷争抢夺。因此,紧紧持守钱财至死,是很可悲的。现今就该使用它!如何用呢?照耶稣说的,藉它来结交永生的朋友,当钱财无用,当你再也不能签支票的时候,你所结交的朋友将在永存的帐幕裏迎接你。不要像「今世之子」那样使用钱财,当世代结束时,他们的方法就失败了。他们只是「在世事之上」聪明。请注意其中的信息:他们「现今」聪明,在「永恒」裏却是最愚拙的。 主耶稣为钱财起了个很特别名称──「别人的东西」(12节)。这句话原指那不义的管家浪费主人的财物,但耶稣将这比喻的精义引伸为教训,劝勉我们在神託付我们的钱财上忠心。耶稣说的一点也没错,就算拥有再多钱财,一旦撒手尘寰,一切所有的仍归给「别人」。原来我们一生劳碌积蓄钱财,不过留给「别人」而已!最妙的是:钱财这东西若一直留在自己手中不运用,就全无用处;只有使用它,它变成别人的东西,才发挥了价值。钱财就是神所託付我们的「别人的东西」,藉著运用神所託付我们的钱财而获致的果实,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可以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关键全在於我们今天怎样为神运用钱财。「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10节) 如果连钱财——属於「别人的」和会朽坏的东西—我们都不能善加利用,那裏有资格得享天国灵性上的真财富?神又怎会把那真正在永生当中属「自己的」和更重要的责任交托我们呢? 法利赛人对耶稣的教导嗤之以鼻 (14节)。因为犹太人倾向於把地上的财富与人的良善相提并论;而财富便是好人蒙祝福的记号。法利赛人喜欢炫耀自己的良善,而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物质财富便是他们良善的报酬。但是他们愈是在人前炫耀自己,愈是在神面前显得讨厌。耶稣用一句异常讽刺的话,来启示神对这种事情的态度,祂说:「因为人所尊贵的,是神看为可憎恶的」(15节)。直译的话,就是那些在神嗅来是「恶臭」的。这句话在今日仍适用,人们总是称讚那些精於积儹钱财的人,我们仍然喜欢誇奖那些生财有道的人,称他们是成功者。 耶稣接著针对法利赛人作了一个宣告:「律法和先知到约翰为止。从此神国的福音传开了」(16节)。祂说,律法是从摩西起,到约翰为止。然後呢?然後就是「神国的福音」,「人人努力要进去」(16节下),耶稣的意思是:你们这些法利赛人啊,你们在人眼中被称为义,但神知道你们的心;人所尊贵的,神看为可憎恶。律法到约翰为止,现在,神国的新宣告来了,你们若要进入那国度,就必须努力,将谋财私心践踏於脚下,接受祂对钱财价值的看法。接著,耶稣似乎预先看到法利赛人对祂这番话将要有的反应,故特地对他们强调:你们不要以为以上这些话是要推翻律法,也不要以为神国的福音会将律法挤到一边,「天地废去较比律法的一点一画落空还容易」(17节)——我不但不是废弃律法,以「休妻(离婚)」为例 (18节),我对律法要求的解释,远比你们这些法利赛人的理解严格得多了! 在我们的生命中,「财富」是最可能取代神在你心中的地位的东西。当耶稣作你的主人时,钱财是我们的奴僕;但当钱财为我们的主时,我们就变成了它的奴隶。财富本身不是罪,但不为荣耀神而用就是罪了。「倘若你们在不义的钱财上不忠心,谁还把那真实的钱财託付你们呢?」(11节) 你管理金钱的态度影响神对你的赐福。我们可以有两种选择,你是要作个「国度建造者」?抑或「财富建造者」?我们可以无止境地为自己积聚财富;但我们也可以使用所赚的财富,支持自己参与神国工程的建造。

365天灵修之旅-第248天

经文:  路16:1-8 耶稣又对门徒说:“有一个财主的管家,别人向他主人告他浪费主人的财物。主人叫他来,对他说:‘我听见你这事怎么样呢?把你所经管的交代明白,因你不能再作我的管家。’那管家心里说:‘主人辞我,不用我再作管家,我将来做什么?锄地呢?无力;讨饭呢?怕羞。我知道怎么行,好叫人在我不作管家之后,接我到他们家里去。’于是把欠他主人债的,一个一个地叫了来,问头一个说:‘你欠我主人多少?’他说:‘一百篓油。’管家说:‘拿你的账,快坐下,写五十。’又问一个说:‘你欠多少?’他说:‘一百石麦子。’管家说:‘拿你的账,写八十。’主人就夸奖这不义的管家做事聪明;因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较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 路加福音 16: 1-8 一一一一一 耶稣是紧接十五章的叁个比喻 (迷羊、失钱、浪子),又说了这个比喻。对象是谁呢?祂是对门徒说的,但从第十四节:「法利赛人是贪爱钱财的﹔他们听见这一切话,就嗤笑耶稣。」可以看出,祂也是对法利赛人说的。耶稣的话似乎是转了一个方向,但实际上还是在揭露法利赛人的愚昧,叫他们知道自己在神面前的真实光景。故事提到有一个管家自知失责,待主人调查,明白真相後,他一定会被辞退。他要赶快为自己预备一条後路,以免被辞後,叁餐不得温饱。他想出来的方法是要叫人欠他一个人情,将来当他自己有需要的时候,这些人因受过他的恩惠,不得不帮助他。对这管家的作法,「主人就誇奖这不义的管家做事聪明;因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较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8节)。「聪明」的原文在马太福音10:16是翻译为「灵巧」像蛇。与其说那管家聪明 (wise),不如称他为精明 (shrewd)。虽然这个管家为自己留一条後路的时候,浪费了主人更多的财物,主人却誇奖他做事精明。 这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为什麽主人这麽说?我们不要忘记这是一个比喻,所以耶稣绝对不是教导我们要学管家的做事方法。比喻是以一个属地的故事,教导一个属天的真理。这个真理是什麽呢?—— 今世之子是如此精明,懂得抓住每一个机会,为自己取得今生的好处﹔我们是光明之子,难道不应该抓住每一个机会,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天上吗?这个故事是在「今世之子」和「光明之子」中间,设立一个对比。当时在场听的法利赛人和文士是今世之子;祂的门徒则是光明之子。接下来我们要看耶稣对光明之子的教导。现在我们则留意代表今世之子的管家所带给我们的教训。 这主人显然知道这管家之所为,『不义的管家』(8节) 是主给他的评语,特别指他不忠於主人的钱财。注意这管家的思想与言行:「主人辞我,不用我再作管家,我将来作什麽… 我知道怎麽行,好叫人在我不作管家之後,接我到他们家里去。」(3-4节)。在短短的两节里,『我』这个字一共用了六次,可见管家想的都是为自己。「今世之子」的表现,是对自己的需要用尽心机,当经济有危机,需紧缩开销时,紧缩的都是给别人的部份,比如先减少奉献,最後才缩减自己的用度。今世之子把「我」字放中间,以个人利益至上,他们在一切世事上精打细算,可是却有一件事糊里糊塗—不知道为永恒作计划!这是一个聪明的世人所会犯的最愚蠢的错误,因为这个错误的代价之大,是他们无法承担的。 我们在世事上虽不如今世之子聪明,但是只要作一件聪明的事就可以了——效法他们那种不放过机会的精神,去抓紧每个可利用的机会,积蓄那可存到永远的资财。

365天灵修之旅-第247天

经文:  那时,大儿子正在田里。他回来,离家不远,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便叫过一个仆人来,问是什么事。仆人说:‘你兄弟来了;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地回来,把肥牛犊宰了。’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就出来劝他。他对父亲说:‘我服侍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父亲对他说:‘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路加福音 15:25-32 这是浪子比喻的下半段经文。通常我们称为浪子的,就像比喻中的小儿子,拿了家产,就离开父亲,离开家园,去外面漂泊、挥霍,直到穷途末路才回头。这是浪子比喻的上半段。今天的经文则完全记载父亲的另一个儿子—大儿子的事。当父亲为浪子的回转而快慰的时候,他的大儿子就发出怨言来了。他觉得太不公平了,他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尽自己的本分,「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29-30节)。结果他的待遇竟然还比不上这个吞尽了父亲产业的放荡浪子!?真是叫人孰忍孰不可忍?然而,在我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批评这个大儿子之前,应当先扪心自问,如果我是这个大儿子,我的想法会与他不同吗?耶稣要用大儿子的比喻告诉祂的听众 (税吏、罪人、法利赛人和文士、及我们) 什麽信息呢?这是今天研读的重点。 很明显的,耶稣比喻中的大儿子就是指著法利赛人和文士说的。这个大儿子,他从未离开过父家,在「空间上」他与父亲一直很接近,但是「心灵上」却无时无刻不是与父亲隔得更远,他是「心灵上的浪子」,一种更加危险的浪子——一个很可能根本不觉得自己也需要回家的浪子!他虽然在家卖力工作,但他现在说的话,与那浪子的行为一样地伤害了父亲的心:他拒绝承认悔改的浪子是自己的弟弟,说他是「你这个儿子」(30节);他对弟弟的落魄返回,抱著强烈的苦毒心态:「(他)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30节);更伤他父亲的心的,是这大儿子所表达出的深层不满:「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29节)。他竟只用一只羊羔来定昔日的是是非非! 原来这大儿子一直盼望的,是他的努力能得到即时的回报,就像一个「雇工」的心理。这个大儿子,身子一直住在父家,心却一直都是个「局外人」。他永远只会从局外人的角度来看属灵的事,所以他不能明白,为什麽弟弟回来值得父亲这麽高兴?弟弟根本就走投无路了,他这麽狼狈归来有什麽了不起的?这大儿子就像个身在父亲身边,心却远离父亲的浪子,体会不到父亲殷切盼望孩子悔改归来的心,只看见父亲倒为穷途撩倒回来的弟弟多浪费一只肥牛犊。父亲所重视的,不是失去多少家产,而是得回这个儿子;而这大儿子所看重的,却不是得回自己的兄弟,而是他自己从没有得到任何一只羊羔。 我们又何尝比这大儿子好呢?我们一直都不能体会,浪子回头的愧悔、重生和感恩,更不能体会天父的爱心。我们自以为理所当然地享受著天父的宽宏大量和接纳,却常常感受不到天父还有更深的温柔情怀。我们一直都不能体验这种回头对一个人生命的意义。一个人在自觉生命走到绝路尽头时,突然醒悟,原来这麽多年来,我的父亲,我的天父从来没有放弃我,知道自己仍然可以在天父那里重新来过。耶稣为了这目的来到世上,祂是「道路、真理、生命」——当所有的路都走不通的时候,这条路仍然是带领我们与天父和好的唯一道路,可以重建我们与天父的关係。然而,我们往往看不出这种回归的意义,看不出这是一个从绝望到生路的转捩点,因为我们只会从「局外人」事不关己的漠然角度看,只会看到种种表面现象,只会认为浪子十恶不赦、不配父爱,而觉得自己比浪子好,这十足是大儿子的心态。 大儿子为什麽会成为一个局外人呢?或者说,为什麽我们会成为一个信仰的「局外人」呢?大儿子肯定是爱父亲、也爱这个家的。但「爱」慢慢地变成了一个「习惯」,好像结婚多年的夫妻,习惯得几乎没有甚麽感觉了。当我们离弃了「起初的爱心」(启示录2:4),一切的劳苦就成了叫人难以负担的重担。正如大儿子所说的「我服事你这多年」(29节),所有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了,你就不再会感觉到你自己是被爱的,就好像这个大儿子一样。我们当留心,在教会中时间愈久,就愈有这样的危险,就是不再感觉到我们所有的一切是宝贵的恩典了。我们与神的关係也渐渐变得麻木,没有感觉了,每次来到神面前,我们不会再感到是一种惊遇,罪得赦免,也不会在我们心里激起多大的感谢。我们与神之间的关係再没有了起初的震撼,只是日复一日,所得的每一样恩典都好似理所当然的。我们渐渐地就会落到大儿子这样的心态中。 今天,「局外人」仍然身处教会中,他们习惯所有的聚会形式,也忠实地尽到基督徒的义务,但他们的心却永远都无法进入信仰的核心,因为他们不体会天父的心,也根本不觉得需要「回家」。出路在那裏?回到神的话上:「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32节)。让我们从身边做起,寻回那「起初的爱心」,进入神的心意中,开始为那些已经离开了父家、却仍然不知道返回的浪子祷告。这样,你会特别感觉到,你在父家中,最兴奋地等待著的,正是有浪子归家呢!因为现在是你自己在等待,等待了很久的亲兄弟回家。(以上取材自《乱世丰筵》) 耶稣为这个比喻留下了一个问号,到底大儿子有没有进去和大家一起庆祝?耶稣并没有说明,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这个问题留给法利赛人和文士去回答,他们是否愿意接纳悔改的税吏和罪人?同样地,如果我的心像大儿子般流荡在天父的心意之外已久,我是否也愿意重新返回神的心意中呢?

365天灵修之旅-第246天

经文: 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 路加福音 15:17-24 在被彻底弃绝的死地之中,浪子的灵终於甦醒过来,他知道他错得非常严重,他的所作所为没有一件是可原谅的,在他的愚昧中,他失去了在父的家中作儿子的名份。这一个觉醒,使他有了确实悔改的心:『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 罪了你。从今以後,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僱工吧』(18-19节)。这句话是非常不容易说的。浪子终於认识到,他从儿子的地位沦为猪奴,不是一个失败的试验,不是寻找人生意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挫折,而是一开始的犯罪行为种下的恶果。他终於找到他的生路——就是他的父、他的家。虽然他不敢再想望在家中作儿子,但他却有一个强烈的心要回家,要结束他的流浪生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父亲的心意,只要他愿意回到家里,他就是儿子。 这个故事最主要的启示,是当儿子回来时那位父亲的欢喜。这奇妙地描绘出了神的心意。比喻的描写非常生动:「相离还远」(20节),父亲就看见他了,就跑过去迎接他。怎麽会「还远」就看见他呢?这位父亲一定是自从浪子离家以来,就一直倚闾而望,天天站在门外,对著儿子归家之路的方向翘首远眺,期待有朝一日能重见爱子的身影出现。但下面的事更叫人吃惊,「跑去抱著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20节)。这是一个惊喜,是描写神的爱的画面,是神给所有罪人所预备的。不是浪子自己跑过来,是这位老父迎著浪子「跑去」! 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镜头。一个年老的人向前奔跑,顾不得自己的尊严,就抱著儿子的颈项连连亲嘴。你知道吗?法利赛人就是这样批评耶稣和不洁的众人接触。他大可以等儿子洗乾净了、脱下满身褴褛、穿上华贵的衣裳以後再与他亲嘴。他大可以先等一段时间,试验一下这个儿子的表现如何,如果他表现不错再接纳他。但这就是神会作的事——儿子还没回家时,早已想好要对父亲讲的话了 (18-19节),此刻却无法先开口,父亲用连连的亲吻堵住了他的嘴。可以说,父亲的爱之吻抚摸著浪子懊悔的心,也医治了浪子的伤痕。浪子被饶恕和被接纳,是因为父亲「急不可待的爱」,这爱一下子就封住了儿子的嘴。 这个老父亲所作的,正是向人启示了神的心。祂在等候,等候人悔改回转,好恢复儿子的名份,并给他加上作儿子的荣耀。我们想像不到的天父的爱能达到何等地步,恩典丰盛达到何等程度,有多麽温柔。祂不计较人过去的迷失,祂只看重人因悔改而归回的事实。在犹太人的习俗中,「上好的袍子」是地位的象徵,「戒指」代表权柄和保證,也表示父亲和儿子的团圆;「鞋子」是子女资格的承认,因僱工是不穿鞋的。父亲藉著这些安排,使浪子恢复了原来的地位和权利,也重新得回失去的尊严和荣耀。这代表了一个新关係的开始,这是浪子比喻的一个中心思想。 也许甚至不应该把这个比喻叫做浪子比喻,因为这整个比喻描述的不是浪子怎样堕落,而是「父亲的爱」怎样丰富温柔。实在的,这是一个关於「天父之爱」的比喻。这令我们吃惊,也提醒我们,恩典不在乎我们为神作了什麽,而在乎神为我们成就了什麽。神欢然收纳任何归向祂,或已经踏出回家的第一步的人。浪子在父亲的接纳中,重新找回自己.

365天灵修之旅-第245天

经文:  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 路加福音 15:11-16 如果我们要从圣经中选出最伟大的几章经文,我们一定会将路加福音第15章列入。因为这章经文的生动、美丽是无可伦比的。这章经文是我们主说过的话语中,最光采夺目、最精彩荣美的。即使读了它许多遍,仍然会觉得这是最伟大的篇章之一,因为在这章经文裏,我们可以体会到圣经所启示的奇妙恩典,以及圣经透过文学所启示的伟大真理。今天起我们所要看的「浪子」的比喻,可能是世界上最精彩的短篇小说,也被称为「福音中的福音」,是比喻中的皇冠和珠宝。因为在这麽短的篇幅中,以最浓缩丰富的情节、深刻地描写了人性,让我们看见人性的贪婪堕落和自私的阴暗面,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出路」。 这个比喻有叁个主角,父亲和两个儿子,小儿子离家出走,往远方去的浪子,大儿子人在家中,心却在远方失落的浪子。虽然他们所作所为让父亲伤心难过,他们仍然都是父亲所疼爱的儿子。小儿子出发往远方去,在罪恶的享乐中任意浪费钱财。金钱耗尽了,刚巧遇著那裏大遭饑荒,他便落在穷乏的境况中。唯一能找到的工作,是到田裏放猪——犹太人最厌恶的工作。他看见猪吃豆荚,感到羡慕,因为猪比他拥有更多食物。似乎没有人愿意帮助他,而那些与他一同花天酒地的朋友都消失无踪。浪子的所作所为,和他在外面堕落的结局,都是不值得同情的。他不珍惜作儿子的生活,他不甘心活在父的面前,他要完全的满足自己的情慾而生活,结果就落在极愁苦的境遇中。 对浪子来说,「父亲的儿子」这个身分太平凡了,他从来没想过「被爱」不是必然的。事实上,浪子不但不再感觉到爱的珍贵,甚至感到被爱是麻烦的,受约束的。这不也是许多世人的写照?我们以为我们喜欢的,觉得快乐的,圣经一定反对。像浪子一样,我们往往对门外的世界充满憧憬,因为我们相信,所有精彩都是在家门之外的,是在世界上的。我们不都曾执意偏行己路,以各种不同方式对天父说过:「起码一次吧,就只是这一次!让我出去闯一闯,我必定会再回来的」吗? 天父会是怎样的感觉?相信两个字可以说尽:「无奈」。儿子的心已经不在父家,他要得到父亲的产业,可以浪迹天涯,已经完全没有转回的馀地。天父从来没有强迫过一个人做他不愿意做的事。很可能就因为这样,这个父亲没有强留小儿子。他只是拿出儿子所要的钱分给儿子,依依不捨目送儿子欢天喜地离开这个生於斯、长於斯的家。 即使是个基督徒,我们往往就像那个小儿子,总有一股衝动,想要偏行己路。不是因为父家缺少了甚麽,只是我们觉得远方才是彩虹之乡,我们以为不需要天父,靠自己的能力就可以实现人生的美梦。我们常常以为罪恶是中性的,甚麽时候想要抽身,都可以由自己作主。现在,当小儿子沦落猪圈之中的时候,他终於明白,他太低估了罪恶的辖制力,太高估了自己的道德自主力,以为自己可以作自己的主人。人若以为远离天父,靠近世界,才会给他更大自由的,必定落在更大的奴役之中。人从来都不是自己的主人,只是选择自己的主人而往往不自知。若选择神,我们就是天父的儿女,若选择世界,我们就受制於自己的私慾成为奴隶。人生只是两个主人相争的战场,而人,只有一个问题要面对:我要作天父家中的爱儿,还是作世界的奴隶?(以上取材自《乱世丰筵》) 许多人喜爱这个比喻,是因为它描绘的那幅浪子图像,活生生地就像另一个自己的经历:反叛堕落、继之失意颓丧,终於认罪归家。一代又一代,人类不断地重演这「人生叁部曲」,读之令人不胜唏嘘!经文中另外还有一个事实虽然没有特别指明,却是不證自明的,就是一个儿子若失丧了,谁最感到痛苦?是那个失丧的儿子,还是失去儿子的父亲?若作过父母的,自然心裏明白。人受苦是因远离神,而当人远离神时,神所受的痛苦远比人受的苦要深。今天的经文中,这个作父亲的一句话都没说,然而我们可想像到他心中的无奈和伤痛。但父亲对自己的孩子没有怨恨,只有怜爱,后面的经文我们将看到,耶稣很生动、很传神的将这位父亲的怜悯和慈爱充分表达出来,让我们看见天父永不放弃、拯救人到底的圣爱,叫人感动,这应是这段经文的中心,也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盼望。

365天灵修之旅-第245天

经文: 路15:11-16 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 如果我们要从圣经中选出最伟大的几章经文,我们一定会将路加福音第15章列入。因为这章经文的生动、美丽是无可伦比的。这章经文是我们主说过的话语中,最光采夺目、最精彩荣美的。即使读了它许多遍,仍然会觉得这是最伟大的篇章之一,因为在这章经文裏,我们可以体会到圣经所启示的奇妙恩典,以及圣经透过文学所启示的伟大真理。今天起我们所要看的「浪子」的比喻,可能是世界上最精彩的短篇小说,也被称为「福音中的福音」,是比喻中的皇冠和珠宝。因为在这麽短的篇幅中,以最浓缩丰富的情节、深刻地描写了人性,让我们看见人性的贪婪堕落和自私的阴暗面,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出路」。 这个比喻有叁个主角,父亲和两个儿子,小儿子离家出走,往远方去的浪子,大儿子人在家中,心却在远方失落的浪子。虽然他们所作所为让父亲伤心难过,他们仍然都是父亲所疼爱的儿子。小儿子出发往远方去,在罪恶的享乐中任意浪费钱财。金钱耗尽了,刚巧遇著那裏大遭饑荒,他便落在穷乏的境况中。唯一能找到的工作,是到田裏放猪——犹太人最厌恶的工作。他看见猪吃豆荚,感到羡慕,因为猪比他拥有更多食物。似乎没有人愿意帮助他,而那些与他一同花天酒地的朋友都消失无踪。浪子的所作所为,和他在外面堕落的结局,都是不值得同情的。他不珍惜作儿子的生活,他不甘心活在父的面前,他要完全的满足自己的情慾而生活,结果就落在极愁苦的境遇中。 对浪子来说,「父亲的儿子」这个身分太平凡了,他从来没想过「被爱」不是必然的。事实上,浪子不但不再感觉到爱的珍贵,甚至感到被爱是麻烦的,受约束的。这不也是许多世人的写照?我们以为我们喜欢的,觉得快乐的,圣经一定反对。像浪子一样,我们往往对门外的世界充满憧憬,因为我们相信,所有精彩都是在家门之外的,是在世界上的。我们不都曾执意偏行己路,以各种不同方式对天父说过:「起码一次吧,就只是这一次!让我出去闯一闯,我必定会再回来的」吗? 天父会是怎样的感觉?相信两个字可以说尽:「无奈」。儿子的心已经不在父家,他要得到父亲的产业,可以浪迹天涯,已经完全没有转回的馀地。天父从来没有强迫过一个人做他不愿意做的事。很可能就因为这样,这个父亲没有强留小儿子。他只是拿出儿子所要的钱分给儿子,依依不捨目送儿子欢天喜地离开这个生於斯、长於斯的家。 即使是个基督徒,我们往往就像那个小儿子,总有一股衝动,想要偏行己路。不是因为父家缺少了甚麽,只是我们觉得远方才是彩虹之乡,我们以为不需要天父,靠自己的能力就可以实现人生的美梦。我们常常以为罪恶是中性的,甚麽时候想要抽身,都可以由自己作主。现在,当小儿子沦落猪圈之中的时候,他终於明白,他太低估了罪恶的辖制力,太高估了自己的道德自主力,以为自己可以作自己的主人。人若以为远离天父,靠近世界,才会给他更大自由的,必定落在更大的奴役之中。人从来都不是自己的主人,只是选择自己的主人而往往不自知。若选择神,我们就是天父的儿女,若选择世界,我们就受制於自己的私慾成为奴隶。人生只是两个主人相争的战场,而人,只有一个问题要面对:我要作天父家中的爱儿,还是作世界的奴隶?(以上取材自《乱世丰筵》) 许多人喜爱这个比喻,是因为它描绘的那幅浪子图像,活生生地就像另一个自己的经历:反叛堕落、继之失意颓丧,终於认罪归家。一代又一代,人类不断地重演这「人生叁部曲」,读之令人不胜唏嘘!经文中另外还有一个事实虽然没有特别指明,却是不證自明的,就是一个儿子若失丧了,谁最感到痛苦?是那个失丧的儿子,还是失去儿子的父亲?若作过父母的,自然心裏明白。人受苦是因远离神,而当人远离神时,神所受的痛苦远比人受的苦要深。今天的经文中,这个作父亲的一句话都没说,然而我们可想像到他心中的无奈和伤痛。但父亲对自己的孩子没有怨恨,只有怜爱,后面的经文我们将看到,耶稣很生动、很传神的将这位父亲的怜悯和慈爱充分表达出来,让我们看见天父永不放弃、拯救人到底的圣爱,叫人感动,这应是这段经文的中心,也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盼望。

365天灵修之旅-第244天

经文: 众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他讲道。法利赛人和文士私下议论说:“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耶稣就用比喻说:“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找着了,就欢欢喜喜地扛在肩上,回到家里,就请朋友邻舍来,对他们说:‘我失去的羊已经找着了,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或是一个妇人有十块钱,若失落一块,岂不点上灯,打扫屋子,细细地找,直到找着吗?找着了,就请朋友邻舍来,对他们说:‘我失落的那块钱已经找着了,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 神的使者面前也是这样为他欢喜。” 路加福音 15: 1-10. 在路加福音十四章的结尾耶稣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接下来在十五章一开始,我们发现人们听了这话後,有两种不同的反应──第一种人是税吏和罪人,照常理来说,这是比较「不属灵」的一群,但他们却做出比较属灵的举动,挨近耶稣要听他讲道。另一群人是法利赛人和文士,他们自认是比较「属灵」的一群,但他们的举动并不属灵,他们在议论说:「这人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2节)。路加福音的记载中,有一个一再重複的重点,那就是福音的「普世性」,耶稣宣告天国的来临,悔改归向主就可以进天国。对法利赛人和文士而言,他们的问题就在於此,税吏是罗马人的走狗,罪人不守律法,他们怎麽可以进天国呢?就算要进去,至少不是从正门进去。而耶稣居然接待他们,还和他们一起吃饭,若天国是如此,他们倒要考虑考虑是否要进去!? 自称属灵的,不想听道,在他们觉得不属灵的,反而想听道,而耶稣居然站在「不属灵」的一边。 这些法利赛人和文士的问题到底出在那里? 耶稣知道他们在议论,於是一连讲了叁个比喻:「迷羊」、「失钱」、「浪子」,来说明祂不以接待罪人为耻,反倒以接待罪人为乐,因为祂正是为这事而来的。接下来我们要走过这叁个比喻的意境,聆听耶稣所要带给当时法利赛人、文士、税吏和罪人的信息。今天,祂也一样用这些比喻故事在对我们说话。 「迷羊」的比喻是耶稣以前用过的,在马太福音18:10-14,虽然不是逐字相同,但思想是一致的。耶稣启示的是天父的心意,「你们在天上的父也是这样,不愿意这小子裏失丧一个」(马太福音18:14)。神的儿子在寻找迷羊的途中,是何等沉默无声。祂所经历的痛苦、崎岖、艰难之路,是言词难以描述的。「不把这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4节),当然不是真把那九十九只都撇弃了,而是说祂有个很强烈的心,要去寻找那个还没有认识祂的人。这只是强调神对失落的人的关怀。也许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爱你,甚至你都不爱自己,但神爱我们,祂亲自来找我们,祂花这麽多的时间,就为了一定要找著。耶稣走的道路虽苦,但是这道路的终点是甚麽?乃是喜乐。就是那摆在前面的喜乐,那找到迷羊以後将羊扛在肩上的喜乐 (5-6节),使祂能忍受十字架的苦难,轻看羞辱。这就是神藉祂儿子所显明的恩典。 主说完了迷羊的比喻,接著又说出失钱的比喻。这两个比喻,有它们相同的地方,也有它们不同之处,相同的是都在说出神在寻找人的心意;不同的是,前者突出了生命的价值,後者却指明神在寻找人的时候的忍耐。一块钱,不管是甚麽钱,它的价值总是有限的,按常情来说,实在不必花那麽多的工夫,找不到就算了。但是我们若从「完美」的角度去看,那一块钱的意义就全然不同了。神寻找人就是这样,祂忍耐著去找,从亚当失落时开始找,一直找到今天,神还没有放弃寻找,要把这一块钱找回来,恢复祂的完美。 明白了神的心意,也就可以体会人在神心中的价值,并人与神的正确关係。每一个人在神心中都有相等的价值,这价值不是随人的表现而改变。所以不要轻看别人,也不必高抬自己,每一个人都是神的宝贝,是祂「完美」中的一部分。神不断地寻找,就像那妇人不断「细细的找,直到找著」(8节),那失而复得的钱比从未失去的钱带给妇人真正的更大欢喜。神也是这样,一个罪人的悔改,给神带来心裏的喜乐;但在那些从不感到自己需要悔改的人身上,祂却得不到这种喜乐。 耶稣带来的福音,与世人所想的完全不同。一般人会认为循规蹈矩的才该受重视,而不是污秽罪恶的;至少我会先弄乾净自己的行为,然後才现身於圣洁的神之前。然而,耶稣却说神不顾那行为虔诚的宗教领袖,反倒转向呼求「神啊,开恩可怜我!」的平凡罪人。遍览圣经,神宁取「真诚人」而捨「好人」。如耶稣所说:「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7节)  让我们一起谦卑省察自己的罪,并且承认——如果神不来找我们,我们是绝对无力自救的;如果没有圣灵的光照,没有圣经的话,没有耶稣的爱,没有从神那里来的恩典,我们是绝对回不了天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