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灵修之旅-第112天

经文: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 马太福音 5:10-11 一一一一一一 耶稣说:「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这是八福之八。耶稣从不讳言,假使有人选择跟从祂,便会遭受逼迫困苦,早期基督徒们所忍受的逼迫痛苦,就是最好的證明,也是今日的我们难以体会的。第八福,是针对为义受逼迫的人所发出的特别的、有福的应许。 凡是「 虚心」、「哀恸」、「温柔」、「饥渴慕义」、「怜恤」、「清心」、「使人和睦」,即效法基督的人,不是这个世界可以接受和理解的,所以,他们也必会像基督一样,因而走上被这个世界譭谤、排斥、逼迫、驱逐、甚至钉上十字架上的不归路。 使徒保罗说︰「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摩太後书3:12)。这种逼迫在不同情况下,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有时来自国家,如古时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逼迫;有时这种逼迫来自其他宗教或教派,如犹太教对早期基督教会的逼迫,以及罗马天主教会在中古时期对持守圣经纯正信仰的基督徒长达一千二百六十年的逼迫;有时这种逼迫可能来自家庭,如主耶稣指出的︰「父亲和儿子相争,儿子和父亲相争;母亲和女儿相争,女儿和母亲相争;婆婆和媳妇相争,媳妇和婆婆相争」(路加福音12:53);「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马太福音10:36)。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当认识到,一切逼迫的临到,最终也是要通过主的许可。若是主不许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临到我们。 为义受逼迫」似乎是种基督徒独有的命运,但奇妙的是,在耶稣的口中,这种本来痛苦的「命运」,竟然成为他们最後「有福了」的根据!善於扭转命运的神,在这裏又再次颠覆了世人对福气的看法,「为义受逼迫」乍看之下令人害怕退缩,但耶稣却告诉我们,这是神赐给我们的「福气」。 「福」在何处呢?耶稣调校我们的「眼光」,叫我们从今生短暂空虚的事物移开,转而聚焦在那『永恒』的神国之上:「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12节)。祂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份繫于永恒,世界不是我们最终的家乡,我们的家乡是天堂。把我们属灵的眼光放大放远,尽管在世上要经历许多困难、忧伤与逼迫,尽管一些神的应许似乎未曾兑现,一些祈求似乎未得应允,一些情况似乎很不公平,这是因为还不到故事的结局! 我们在世的时间并不是我们生命经历的全部,必须等待到达天堂时,後半部的经历才会揭晓。故此,我们要靠「信心」才能在世上过客旅的生活。事实證明,历世历代对基督教会的逼迫苦害及众多基督徒的殉道,不但没有消灭教会,反而产生了石破天惊般的震撼力,让世人看到天国存在的可信性,从而嚮往天国,并最终归向真神。 人生在世是一项暂时性的任务。要善用我们的人生,必须不忘两个事实:第一,和永恒相比,人生极其短暂;第二,尘世只是暂时的居所,我们不会在这裏停留很久,所以不必太过依恋。求神帮助我们学习从他的眼光去看人生。大卫祷告说:“主啊,求你使我明白我在世的年日何其短暂,让我瞭解我在这裏只能再留片刻。”

365天灵修之旅-第111天

经文: 太5:9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 神的儿子。 马太福音 5: 9 耶稣说:「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这是八福之七。「…的儿子」是标準的希伯来语法,是希伯来文中描述一个人的品格或工作的用语。比如说,「和平的儿子」意思是带来和平的人,「劝慰子」是指能够劝勉安慰人的人。使人和睦的人”按原文字义也可译为”使人得平安的人”,因为”和睦”这一字根也含有和平或平安的意思。 因此,耶稣说的这一福,实际上就是说: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他们是作了神所做的工作。促进和睦的人,就是加入了和平的神所作的工作 (罗马书15:33;哥林多後书13:11;帖撒罗尼迦前书5:23;希伯来书13:20)。「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因为他们彰显了天父的性情,而最足以彰显天父之形像的一点,乃是将平安带到人间,即耶稣在世上所作的。 生命就是学习如何去「彼此相爱」,神要我们珍惜关係,即使有裂痕或衝突,仍然努力去弥补维繫。神赋予了我们重建关係的使命 (参罗马书12:17-18;哥林多後书5:18-19),因此,新约圣经很强调与人相处的教导 (参腓立比书2:1-2;哥林多前书1:10,6:5)。懂得与人和睦相处,是灵命成熟的标记。假如你要神赐福你,你就要成为「使人和睦的人」,努力去解决纷争,因为神的旨意是要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神之间建立和平。使人分离的人是作撒但的工作,使人和睦就是作了神所悦纳的工作。

365天灵修之旅-第110天

经文: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 神。 马太福音 5:8 耶稣说:「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这是八福之六。这是一句像溪一样清、像渊一样深的经文。「清 pure」含有「精纯」的、不搀杂任何杂质的意义。「清心」,也就是指我们的心灵意念完全成圣,毫无罪污的意思。 清心可以说是饥渴慕义,效法基督的第二方面具体内容。 从消极方面来说,一切的罪欲、邪念、忿恨、嫉妒、骄傲、虚荣、伪善、虚谎、自私、贪心、淫念等等都是污秽不洁的,清心的意思就是要将所有这一切污秽不洁的意念,完全从我们的心灵中除去。而从积极方面来说,清心的意思是要我们的心灵中充满爱心、信心、热心、忠心以及圣洁、公义、谦卑、柔和、宽容、忍耐等等美德。简言之,一个「心思意念随时完全纯正」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必得见神。 但说易行难,即使在我们自认最好的行为上,心思意念绝对纯正的情形,可说绝无仅有。 经解家 JF MacArthur 将清心者的景况分为五类: 第一类:原性的清心( primal purity );这种清心只有神才拥有。 第二类:创造的清心( created purity

Continue reading365天灵修之旅-第110天

365天灵修之旅-第109天

经文: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马太福音 5:7 耶稣说:「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这是八福之五。登山宝训的前面四福是属於「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的功课,从这第五福中,我们要学习「爱人如己」的功课。 『怜恤 mercy』这个词在圣经中常与『怜悯 compasion』互用,它所表现的并不是外表的给予,而是进入一个人内心的深处,设身处地以对方的立场来观察、来思想,因而与对方感同身受,好比与对方一同体验事情,经历他所经历的一切。换言之,『怜恤』强调的是要设身处地的以同理心去体验怜恤对象的经历。这显然要比所谓的『同情』深刻得多了。很不幸的,这恰好是许多人连试都不想去试的。为什麽呢?因为『怜恤』需要我们在心灵和意志上作出相当大的努力,是需要花许多时间和代价的。多半的人只关心自己的感觉,并不关心他人的感觉。他们为别人难过,只是外表上的难过,并非自愿努力地体会另一个人的内心感受,使自己与对方的对事物的观感,正如对方观感一般。 新约中一直不断的教训我们,唯有怜悯人的,才能得著怜悯 (马太福音6:12,14,15, 18:35; 雅各书2:13)。这正是神所作的——祂并不是一位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神,而是降临人间,成为人的样式,表达对我们的认同。主耶稣「设身处地」,与我们同走人间的道路,亲身体验我们的喜怒哀乐与忧愁。因此,祂深刻体会我们的软弱与需要,因为这一切祂自己都经历过。祂对被罪恶所捆绑辖制的我们,充满了无比的怜爱,不惜付出痛苦牺牲的代价,在十字架上流血捨身,为要拯救世上一切愿意信而悔改的人,进入永恒光明的国度。祂为我们尝尽一切苦杯,却把福杯留给我们。这正是「怜恤」的最好榜样。 这是一条需要刻苦己心的道路。是一条需要付代价的道路,但代价不会白费,因为主已应许我们:「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走在这条路上,我们并不孤独;因为每时每刻都有一个伙伴在陪伴我们、鼓励我们,那就是我们的主耶稣。

打COVID-19 疫苗的各种内心戏

2020一年兵荒马乱中,年底终于等到了covid-19疫苗的横空出世,之后的那几个月里,网络上,大家口中,心里关注的都是有关疫苗的知识,有没有害?安全吗?有负作用,有反应吗?⋯我这个门外汉,也很用心的去参加了几个讲座,学习mRNA疫苗知识. 这里稍微科普一下,mRNA疫苗不是传统的灭火疫苗,而是疫苗进入我们身体后,刺激并教会我们的细胞如何制造蛋白质或仅一部分蛋白质,从而触发我们体内的免疫反应。理论上讲对身体是完全无害的.(官网资料) 疫苗有三种,Pfizer, Moderna,Johnson&Johnson,资料显示Pfizer有94%的保护作用;Moderna有96%的保护作用;Johnson&Johnson,65%的保护作用.前两者都需要二针,Johnson&Johnson虽然保护作用差一点但只需一针,而且反应较小(目前Johnson&Johnson 因会造成血栓问题,巳被叫停了).网上说Moderna对华人最有效,但反应最激烈,后来证实反应最激烈是真,对华人最有效,纯属假消息.我个人属意中庸之道,愿选择pfzier. 2021年二月就在政府的官网注册登记,排队等候注射疫苗,政府首先开放注射的是医务人员,年长者⋯风险人群,属A类人群.我属B2,开始等待之路.3/17 日一位在纽约上洲药房工作的姐妹在微信群里说,当天她们药房有多的Pfizer疫苗,无需预约排队.感谢主,这真是神为我预备的,开车近一个小时,终于轻松打上了我的第一针Covid-19 疫苗. 网络上已打过的朋友分享,第一针基本没什么反应,第二针会出现高烧,呕吐,头痛⋯不好的反应.看到这些,心里满紧张的. 有一位热心的弟兄,提供了一些为减少反应,打针前的预备工作.这里一同分享给大家: 【前一两天晚上务必要睡饱。 去打疫苗前务必要吃饱。 打疫苗前,先喝250cc的温水。没有温水就喝室温的水,千万不要喝冰水。(250毫升等于半瓶的瓶装水) 打疫苗的时候手臂要放松,事后针孔附近的肌肉疼痛大多数是因为肌肉紧张造成的。 打完疫苗后尽快再喝250毫升温水。 打疫苗的前一天停止吃任何非处方药物。 打疫苗前充足运动,打完疫苗后一天不要运动,要多休息。 不要喝酒。】 在等待的21天里,想到第二针网上的报导就常常为此祷告,求神帮助我预备好身体状况,不要有太大反应;又听说注射后没反应不好,说明身体没有被激发出免疫系统来争战;又赶快祷告求神要祝福疫苗在身体里能产生良好的防疫系统⋯各种矛盾中,起起伏伏⋯感谢主,神没有被我烦到,一脚把我踢回来. 可以说在等待的21天里,算是严阵以待了.第二针是星期六,4/17日.按上面的准备要求,我星期四开始就停了所有保健品,提早上床,星期五晚上教会查经后,磨磨蹭蹭一看时间到了快凌晨一点了,赶快上床,逼自己快快进入睡眠.星期六早上7点有晨祷会,天人交战许久后,放弃继续补觉,起来参加晨祷.六个小时的睡眠,开始担心打完疫苗后,状况不好.

Continue reading打COVID-19 疫苗的各种内心戏

365天灵修之旅-第108

经文: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马太福音 5:6 耶稣说:「饑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这是八福之四。凡在神面前经历了「心灵贫穷」、「为罪哀恸」的经验,又存著一颗「温柔顺服」的心,接受圣灵感动和引导的人,就会进一步产生「饥渴慕义」的心。心灵贫穷是「消极」方面的感受和体验,如感到自己的罪愆、软弱和愚昧。而饥渴慕义则是「积极」方面的感受和体验,因深受神的爱的感动和吸引,而如饥如渴地切慕追求神的一切。 饥渴慕义的人不会以物质丰富为满足,却是一心一意的追求亲近神。他们不是因缺衣少食而感到饥渴,乃是因著心灵嚮往追寻那生命的泉源。这样的人,神定会叫他们「得饱足」,因为神必要以祂自己作他们的产业与杯中的份 (诗篇16:5)。 所谓「义」,就是要我们完全行义,不犯罪的意思;也就是要我们具有像主耶稣那样的完全仁爱、圣洁、公义的品格。但是,当我们一想到人性的软弱、败坏和诸多的缺欠时,不免会发生疑问︰我们有可能达到神对我们所定的圣洁崇高的标準吗?感谢神,主耶稣已在本福中给了我们明确的应许和保证︰「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是的,如果我们能如饥如渴地恳求神将祂的义赐给我们,神必要为我们成就一切,远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 这句经文确切的蕴意是: 渴望全部的公义,渴望被信心全部地充满,渴望向神全然顺服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一定会得到真正的满足。 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 这是我们必得饱足的原因。 这义是本於信,以致於信; 这是我们必得饱足的道路。 这句经文实际上向我们指明了唯一的义路:放下一切,信心十足地跟从主耶稣。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路9 :

Continue reading365天灵修之旅-第108

365天灵修之旅-第107天

经文: 太5:5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马太福音 5:5 耶稣说:「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这是八福之三。首先我们要认识,温柔并不等於懦弱,不等於好脾气、好涵养,也不是像一般所谓「老好人」那样凡事不讲原则。这里的温柔是从「心」发出的,不是靠自己所能有的,而是圣灵在人心中所结的果子。 「温柔」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指我们在人面前所表现的像基督那样的,存於中形於外的真正「柔和、谦卑、仁爱」的精神。一个温柔的人能谅解容让对我们不友善的人,与人和睦相处;面对别人有意无意得罪的时候,能够爱心包容和宽恕;面对愚蒙、软弱、有过错的人,也能体谅帮助,正如主耶稣体谅帮助我们一样。 「温柔」第二方面的含义是指我们在神面前所必须存有的一颗「柔软顺服」的心。一个人越是能在神面前存有一颗柔软顺服的心,也就越能在人面前彰显基督温柔、谦卑、仁爱的美德。这种『柔软顺服』的心灵也同样是一个人在神面前心灵贫穷并为罪哀恸後所必然产生的结果。 『承受地土』是以色列人最强烈执著的民族情感之一。承受神所赐的地土,就是得神永远的产业,就是「与神同在」。 旧约创世纪的以撒,就是一个如上所述温柔必承受地土的典型人物。他有一段事蹟记载在创世纪26:17-33,说到以撒承续父亲亚伯拉罕的基业,在当地挖井。每当他挖到一口活水井,当地人就来霸占其成果。但是他并不与他们相争,陆续把井让给他们,自己再到别处另行挖掘。井水在沙漠地区是人畜活命的泉源,因此以撒的退让不争,在人看来好像懦弱的表现。但在神眼中并非如此,以撒的行为正是「信心」的表现。他不与人争,因为他相信神赐给他的产业远超乎此,所以他不必争。 事实发展果然如此,以撒的温柔谦恭与神的丰富供应,到後来,连他的敌人都看得出来神真的是与他同在(创世纪26:28)。这故事说明了一个宝贵的真理:当我们接受发生的一切事,不论好坏,都是神对我们的计划的一部分,因为是神在掌权。如果我们真的相信神,就会把自己一生都交在祂手中,相信祂会照顾我们的权利,而无须自己去要求什么。结果呢?当我们放掉所有权利,把它们交给神的时候,就承受了地土。换言之,我们放弃这些权利的时候,就又得回了它们——只是这回是按神的方式。

暖心的复活节礼物

春来了,邻居Eva的花园满园春色.一早她就送来了这束美丽的鲜花,真是暖心的礼物. Eva 高兴的告诉我,女儿终于结束了住院医阶段,三星期前她也注射了第二针疫苗,她不断的告诉我,也告诉她自己一切都会好的,会好的.同时也不断的提醒还是要小心,小心.我们都戴着口罩😷,隔着社交距离彼此问候着. 近半年Eva一直住在费城女儿家里帮忙带外孙,Eva是欧洲移民,年青时在奥地利航空公司做空姐,后来嫁给了一个美国犹太人,移民来美国.二十多年前,在哥大做教授的丈夫,从办公室打电话给她后的几分钟,突然心脏病突发过逝.我搬过来Eva 第一次见我时,就告诉我,她一直不能接受这几分钟所发生的事,使他们天人永隔.看的出,她里面的伤痛,她花更多时间诉说隔壁邻居在她最黑暗时期的帮助. Eva 虽然嫁的是犹大人,但他们夫妻平时并不去犹太会堂,也甚少加入犹太人的圈子.她丈夫过逝时,邻居一对犹太夫妇,却整整陪了她七天,帮她按排了一切后事.陪她走过了最初、最伤痛的时期. 二十多年来,Eva一直寡居.后来唯一的女儿也去滨洲读医学院,做住院医.年岁大了,现在Eva不开车,每星期二做senior center 的bus 去shopping 一次;其他时间外出时,路上都会有邻居给她ride.她去女儿家时,邻居也会自动的帮她收信件看顾家,扫雪⋯.她每次回来,都要一一拜访邻居,甚至还为我们的狗宝贝带零食,她就像我们这条街的一个纽带,帮我们传递爱心也传递各样信息. Eva 很高兴的告诉我,星期一女婿会来接她.疫情后,女儿就不让她做公共交通了,都是送她回来,再接她过去.Eva 说她女儿很小心,现在都不在餐厅吃饭,每天中午都会到车上吃她做的午餐,她要去给女儿做午餐,帮忙照顾外孙⋯,临别时,我们彼此不断说珍重,大家都珍重,彼此珍重! 愿你我安好!!!

狗儿子可以上天堂吗?

一Jin 2015年大女儿排出众异,开车来回八小时跑到宾州 农场把我们家的狗儿子Milo 抱回来。 九个星期大的Milo 来到我们家,真是聚万千宠爱于一身.它自己也娇气的不得了,一不顺心就啍啍唧唧的。凡是入它口的食物两个女儿都要google 上去査查看可不可以吃,评论好不好。看着被她们娇养的Milo, 我都觉得可憐.为了它的肾脏,和寿命凡是带盐的一点都不行,每天䃼不同的维它命⋯我的经验是好吃的都是不健康的,我常常感叹,被这样养着,活的真是无趣。 因为品种太纯,三代近亲繁殖.Milo 的耳朵经常出问题.虽然孩子们各种骄养,但仍是医院的常客。各种检查结果出来,它对灰尘过敏,也真是无语😓,可憐的Milo🙏。 Milo是Golden retriever, 平均寿命只有12岁。最近女儿们最关心的事是:"狗狗可不可以上天堂"?我告诉她们这是天父的世界,标准也是上帝定的,去圣经里找答案吧。 虽然情感不能接受,但传道书里3:21:"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兽的魂是下入地呢?”人因着上帝向人鼻孔吹的一口气,成为有灵的活人,动物却只有魂。离开这世界真就像中国人说的如灯灭了。好消息是天堂里有动物。 豺狼必与绵羊羔同住,豹子要与山羊羔同卧,牛犊、幼狮和肥畜必同群;小孩子要牵引牠们。牛必与母熊一同吃食,牛犊必与小熊一起躺卧;狮子就像牛一般吃草。吃奶的婴儿必在虺蛇的洞口玩耍,断奶的孩子必放他的手在毒蛇的穴上。在我整个圣山上面,这一切都不行伤害或毁灭之事;因为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大地,好象海水覆盖海洋一般。 以赛亚书11: 6-9 我想如果Milo能活着到主耶稣再来的时候,就一定可以进天堂吧? 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众子显出来。因为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不是自己愿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神儿女自由的荣耀。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 罗马书8:19-22

Continue reading狗儿子可以上天堂吗?

第22课:祷告和生活

生活是我们的每一分钟, 有生命的基督徒的生活要在祷告中进行。在祷告当中,得知上帝善良、纯全、可喜悦的美意,祷告中看见神在每一件事上,每一分钟的引领,借着祷告来知道怎么活,用祷告带动生活。在神的儿女一天二十四小时的生活里,拥有永远的内容和意义,(出死入生)与神同行且享受神一切奥秘的丰盛人生。 一. 祷告中的会出现的问题 信仰只能成为我们的安慰,而不能成为我们的力量,关健是信仰与我们的生活脱节,信仰与生活成为二条平行线.唯有藉着祷告,让信仰进入我们的生活,使我们过天人合一的基督徒生活.祷告生活也是枝子连于葡萄树的生活. 我们的祷告不应只是有问题,有难处时才祷告.祷告是基督徒的呼吸,祷告是给生命的根加养分、灌溉,这样生命之树才能成长,开花结果.保罗说:“应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警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          神是有位格的神,祂喜悦我们亲近祂. 祷告是与神交通,建立关系.不能建立关系,常常是因为我们只说,不听,是单方面的. 祷告成为我们的重担,压力,甚至感觉无用⋯是因为我们只在环境中找果效,活在自己的计划,期盼中,没有尝到祷告中与神同在的甘甜.应在祷告中遇见神,享受祂. 认识神(遇见神)——> 喜欢并享受与他交通(祷告)——> 与神同行( 与神同行的意思是,神所做的你也会做,神要讲 的,你的口也会讲,神住在你里面,你也住在神里面,神要去的地方你会也要去,你与祂同行。) 《竭诚为主》4/10: 许多人在神的恩上有分,却从未见过耶稣。但若见了耶稣,你就完全改观了,其他事物再不像往日那样吸引你。 伯42:5 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 基督徒生命成熟长大,应过里面和外面的灵里生活. 宋尚节:《灵里生活》:十字架上与主同死、同葬且同复活,

Continue reading第22课:祷告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