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灵修之旅-第75天

经文: 因为 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 神独生子的名。 约翰福音 3:17-18 “一个作了很多坏事的人,只要一相信耶稣,就能上天堂;而一个人一生中作了许多好事,仅仅因为不相信耶稣,就要下地狱。耶稣岂不太武断、基督教岂不太不公平了麽?”这是许多慕道朋友心中的结。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看。虽然从人的眼光看,世人有“好人”、“坏人”之分,但每个人都是罪人。人们犯罪的方面、方式、程度各有不同,但人的罪性却无本质差别。因此在神看来,世人都犯了罪,只有“较好”的罪人和“较坏”的罪人之分,而没有“好人”与“坏人”之别。 当耶稣基督来到世上的时候,世上有两种不同反应的人,第一种人是相信祂的人,第二种人是不相信祂的人。今天的经文告诉我们,相信耶稣的人不被定罪,而不相信祂的人将被定罪。人常有一个误解,以为人被定罪是因为不信耶稣,事实上是人老早已经给定了罪,不信者的罪不是耶稣加给他们的,是他们原本就有的.(18节「罪已经定了」)就是信的人在没有信主以前也是一样的给定了罪,只是因他的罪有耶稣基督代为承担,他们得了赦罪的恩典,才不给定罪。 神是所有生命的创造主,祂有绝对的主权定规救赎的方法,主耶稣在十架上的捨命救赎就是神定规的方法,拒绝耶稣就是拒绝神的方法,没有神的儿子作生命的赎价,人绝不能从别处寻得赎罪得生命的方法,这样,只有把罪留在自己身上,自己的罪自己承担,并接受定罪的结局(就是灭亡)。当耶稣基督来了之後,相信祂与不相信祂的差别,就在於此。 这是一段安慰的信息:耶稣来的目的,不是要定罪,而是要「救人」,唯一的动机就是「爱」! 有时「地狱」的存在似乎令人难以理解。慈爱的神怎会惩罚人,直到永远?其实神并没有把任何人送到地狱去,祂只是让人们住在他们自己「今生所作的选择」裏。 如果有人要下地狱,是他自己选择要去的。有人说,“地狱的门是从里面关上的。”神爱世人,为之预备了救恩。但神同样给人选择接受或拒绝救恩的自由。

365天灵修之旅-第74天

经文: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约翰福音 3:16 本节是全部福音要旨的缩写,马丁路德称之为「小圣经」、「福音的缩影」,短短叁十个字的经节,把「福与祸」,「生与死」的道路清清楚楚放在人的面前,要求全人类作出抉择。『神爱世人』—「爱」是神救恩的唯一动机,因为按著神的公义说,我们这有罪的人只该受审判;按著祂的圣洁说,我们这污秽的人永远不可见祂的面。但祂的公义虽然定罪我们,祂的圣洁虽然拒绝我们,祂的心却爱我们。神的心爱我们,爱到『甚至』的地步,把唯一的爱子赐给人类。神只有这麽一个儿子,这儿子是时刻在祂怀中的 (约翰福音1:18),但为著爱世人的缘故,神把这怀裏的独生子交了出来,不但道成肉身来到人间,还叫祂背负所有人的罪孽,死在十字架上!人的道路因此不是灭亡,而是永生。 对人来说,神的方法是充满恩情,但对神的独生子来说,却完全是残忍。若不是神爱世人到这样深的地步,神不会让祂的独生子接受这样残忍的对待。神既然定规了这一个方法,祂就不能不因祂所爱的独生子所作的,接纳那些相信祂儿子的人,因为祂的儿子为他们付上了生命的代价,也只有神的儿子才能付出这样的代价。 约3:16节,这是圣经中神心意的重要发表,我们逐字来看. 一、「神」——最重要的开始 人生最重要的开始乃是与这位创造天地之主宰有所接触,人生能与「神」建立关係时,人生便开始产生意义 二、「爱」——最伟大的行动 人生需要爱,没有爱,生命顿失光彩与意义。可是世间挚爱难寻,人间之爱有甚多缺憾.除了神外,没有人真正懂得何谓爱;除了神外,没有人足够资格谈论爱,因为爱是神「发明」的,祂是人生最伟大的「爱人」 ;爱是祂的属性,祂能源源不绝的施爱,没有限制,没有短缺,如圣经云:「神就是爱」(约壹四8)。 神的伟大非单显在祂的创造,更是在祂对世人的心。从太古之始,人之初,祂就爱世人,非在耶稣诞生之时,神爱世人,这是神 最伟大的行动。  叁、「世人」——最需爱的对象 人是神所创造的,人既是神的创造物就自动成为神爱的对象,因没有创造者不爱其「手艺品」 四、「甚至将祂的独生子」——最珍贵的礼物 神的爱付诸行动时乃为世人准备了一份极珍贵的礼物,有人说:「礼物与爱情成正比」,越贵重的礼物越显出施赠者的爱念与情意。同样,神为世人所预备的,乃将祂最疼爱的儿子献给人,这是神给人最上好的「赠品」,是促成幸福人生的必需「品」。 五、「赐给他们」——最动人的心意

Continue reading365天灵修之旅-第74天

365天灵修之旅-第73天

经文: 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尼哥底母问他说:“怎能有这事呢?”耶稣回答说:“你是以色列人的先生,还不明白这事吗?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我们所说的是我们知道的;我们所见证的是我们见过的;你们却不领受我们的见证。我对你们说地上的事,你们尚且不信,若说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 约翰福音 3: 8-15 昨天我们看到,只有重生的人,就是「从上而生 born from above」、「从水和圣灵生」(5节)的人才可以进神国。耶稣接著指出:「风随著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裏来,往哪裏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8节),这是描述「重生」的现象,就像「风」一样的真实。「风」字在希腊文与希伯来文中都与「圣灵」同属一个字。我们肉眼虽看不见风,但颳风造成的可见现象却见證了风的真实。同样地,一个人被圣灵所生是一件事实,我们看不见圣灵怎样来到他的身上、怎样在他裏面作工,但我们看得见他的改变,他的心思、意念、言语、行为都与以前大不相同。当我们看见这种现象显在一个人身上,便知道在他裏面必是已经发生了一件事实——他得了重生。 重生是从神而生,它是超自然的,不受人类控制,超越人类的理性範畴,然而像风一样,我们可亲身经历到它的作用。 「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13节) 这句话说明了主耶稣身为人子的特性:祂『从天降下』(道成肉身),虽行走在地,却不属於地,且超越过地 (『仍旧在天』);并且祂在地若天,无论到那裏,就把天也带到那裏。但祂这麽说,有什麽圣经的凭据呢?耶稣解释说,摩西时代的「铜蛇」就是预表祂自己 (弥赛亚)。这故事出自民数记21章4-9节。以色列人出埃及後在旷野漂流,因食物和饮水短缺,就後悔离开埃及,且不耐烦地发怨言攻击神和摩西。於是神叫火蛇进入人民中间,咬死了许多人。百姓见状,悔改请求摩西向神祈求饶恕。神便吩咐摩西造一条铜蛇,高掛柱子上;凡被蛇咬的人,只要仰望这铜蛇,都得著医治。 虽然世人现在还照常活著,实际上他们已经列入死人之数。但神却向他们大发怜悯,正如祂在古时向以色列人大发怜悯一般。祂为他们预备了一个救法,不是一条铜蛇掛在杆子上,乃是一位圣洁无瑕疵的羔羊掛在木头上。祂吩咐那些丧失了生命的以色列人去看铜蛇好得生命,祂也吩咐现在世上一切丧失了生命的世人来信耶稣好得生命。丧失了生命的以色列人在望铜蛇的时候怎样重新得了生命,丧失了生命的世人也照样在信耶稣的时候重新得著生命。 一个人得重生唯一的方法就是知道自己有罪,知道自己的危险,知道自己无法拯救自己,只要这个人真认识了自己,真知道了自己的污秽、不义、痛苦、绝望,愿意笃信神的话,信靠那为罪人捨命的基督,甚麽时候他这样作,神就在那时藉著祂的灵和祂的道重生了这人,使他得著新生命,使他成为神的儿子。

365天灵修之旅-第72天

经文: 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犹太人的官。这人夜里来见耶稣,说:“拉比,我们知道你是由 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 神同在,无人能行。”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 神的国。”尼哥底母说:“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岂能再进母腹生出来吗?”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 神的国。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我说:‘你们必须重生’,你不要以为希奇。 约翰福音 3: 1-7 耶稣在耶路撒冷的所行的神蹟,显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反应,其中包括犹太人的一位官长尼哥底母。尼哥底母是个法利赛人。「法利赛人」是以色列人中最优秀的圣经教师,人数约六千人;「法利赛」这字的意思是「与别人分别出来」之意。尼哥底母也是犹太公会的成员。当时的犹太公会由七十人组成,是犹太人的最高法庭。这样地位的人能够放下身段来见耶稣,可见他是一个热心追求真理的人。 然而,尼哥底母为何要「夜裏」来见耶稣呢 (2节)?有人说夜间是犹太拉比们讨论问题的时间,有人说以他的地位来求问一个普通人,是难为情之故。但是,约翰特别以「黑夜」所要表达的,是远比难为情还要严肃千百倍的课题。因为在整卷约翰福音裏面,「黑暗」和「光明」的对立 (亦参约翰福音1:4-9, 3:2, 9:4, 11:10, 13:30) 一直是叙事的重要主题之一。尼哥底母在「夜裏」请教耶稣,除了时间的指标外,更重要的是背後的「象徵意义」:儘管尼哥底母是个有学问有地位的人,他身处和所代表的「世界」却是黑暗的。所以,尼哥底母在「夜裏」来见耶稣,是离开黑暗进入光明的第一步,当中所象徵的,不单只是个人的寻索,也是一个人身处於两个世界、两个权势之间的挣扎徘徊。 尼哥底母来见耶稣,并对耶稣所行的神蹟感到惊奇 (2节),但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3节),祂的意思是:神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认识这位行神蹟的主以及随之而来的内在改变,这种改变只能用新的生命去形容它。见神蹟不能使人进神国,只有「重生」才可以。 尼哥底母虽然是一位通晓律法的犹太人,却误会了重生的意思,他问:「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岂能再进母腹生出来吗?」(4节)。他会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耶稣提到的「重生」,在希腊原文有叁个不同的解释:(1) 由最初开始;(2) 「再生一次」(born again) (3) 「从上而生」(born

Continue reading365天灵修之旅-第72天

365天灵修之旅-第71天

经文: 当耶稣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时候,有许多人看见他所行的神迹,就信了他的名。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因为他知道万人,也用不着谁见证人怎样,因他知道人心里所存的。 约翰福音 2:23-25 使徒约翰没有记载耶稣在逾越节於耶路撒冷所行的神蹟,但耶稣确曾行了神蹟,许多人见了他的神蹟就相信了祂 (23节)。约翰在这裏要回答的问题是,如果有许多人在耶路撒冷一开始訧相信了祂,为什麽耶稣不在当时就公开承认祂的身份呢?答案是耶稣太了解人性,祂知道这些人都是被祂所做的神蹟奇事所吸引;祂知道没有一个人明白祂所选的途径;祂知道只要祂继续行神蹟奇事,许多人还会跟从祂,但如果对他们谈论捨己,谈论向神的旨意降服,谈论背负十字架,他们就会受不了,并立即离开祂。他们的信仰是浅薄的,是建立在神蹟奇事上的。他们所要的只是那些能引人注意的,令人惊奇的、对己有利的事情。如果信仰只不过是对神蹟奇事的景仰,它会叫群众喝采;但神的儿子不能把自己交託给这种信仰。 人因见了神蹟而信,原本合乎情理,无可厚非。 但是,追寻神蹟的人,永远在道理上深入不了。 与其追求主耶稣所行的神蹟,不如去追求行神蹟的主。 一个是主所行的事,一个是主的本身。  神给人的恩典就是将祂爱子耶稣的生命赐给人,要使得一切相信的人,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但是人往往所要的,只是耶稣所行的神蹟,忽视那更大的恩典:耶稣的生命。  一个将信仰的根基建立在寻求神蹟上面的人,他的生命将浪费在等待神蹟上,主耶稣不会将自己的生命,交託给这样的人。  ( 25 )“也用不著谁见證人怎样,因为他知道人心里所存的”  当耶稣行了许多的神蹟以後,少不了许多的人要主动的为他做免费的宣传,这些情绪亢奋的见證人很快的就把消息传遍了耶路撒冷。 但耶稣知道这些人心里所想的,无非是更多的神蹟奇事。 他实在是不需要这一群爱看热闹的人,为他做见證。 这是主耶稣第一次的洁净圣殿,它的前因後果,无非在说明一件事,他是神的儿子。 他有天上来的权柄,洁净我们的里面,使我们的身体真能成为神的殿。

Continue reading365天灵修之旅-第71天

基要真理 一 第17课: 神儿女的祷告

祷告是神赐给祂儿女的权柄,是神儿女与天父的交通。祷告可以把我们带到神面前亲近神,认识神,享受神,经历神,与神建立最美好的关系。 Question: 1什么样的祷告被神垂听?2应怎么样祷告? Answer: 1神儿女的祷告.2靠着神儿子的灵祷告or 在神儿子的灵里祷告. 路11: 9-13 我又告诉你们,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你们中间作父亲的,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拿蛇当鱼给他呢?求鸡蛋,反给他蝎子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他的人吗?” 我们祷告中不断的重复,祈求,里面根本的原因是惧怕.惧怕神不听我们的祷告,惧怕神忘记,惧怕神误事,惧怕神给错了.看不见神是天父,父乐意将好东西给儿女. 约四:23 – 24 “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译注:英文seek)这样的人拜他。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 主耶稣与撤玛利亚妇人谈话时,提到叁种敬拜的层次: 第一种是撤玛利亚人无知的敬拜: “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 第二种是犹太人有知识的敬拜,他们对神有真正的认识: “我们所拜的,我们知道,因为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 最後则是真正属灵的敬拜,这种新的敬拜是主耶稣所带来的:“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灵和真理拜他。”

Continue reading基要真理 一 第17课: 神儿女的祷告

365天灵修之旅-第70天

经文: 他的门徒就想起经上记着说:“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因此犹太人问他说:“你既做这些事,还显什么神迹给我们看呢?”耶稣回答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犹太人便说:“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你三日内就再建立起来吗?”但耶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所以到他从死里复活以后,门徒就想起他说过这话,便信了圣经和耶稣所说的。 约翰福音 2:17-22 耶稣洁净圣殿的作法立刻引起了两种人的反应。首先是门徒的反应。他们记起诗篇六十九篇7-9节。这首诗提到:当弥赛亚来到时他必为神的殿心裏火热。所以当门徒心中记起这节诗的时候,他们对耶稣是弥赛亚的认识就更深刻更肯定,因为只有弥赛亚才会有这种行动。犹太人也和门徒一样,认出耶稣的行为是祂自认为是弥赛亚,但他们的反应却与门徒截然不同。一般人对弥赛亚的观念都是与「神蹟」有关的,因此犹太人要求耶稣用神蹟来證明祂的权能。从这裏开始,我们看到耶稣与祭司们产生了衝突,引发了犹太领袖们对祂的敌意,揭开了十字架的序幕,这是祂在犹太人手上受苦之路的开始。 耶稣回答他们:「你们拆毁这殿,我叁日内要再建立起来」(19节),祂的回答指出了一个重大的真理,当时没有人听得懂,但後来却被犹太人恶意扭曲,作为定祂罪的假见證 (马太福音26:61) 及对门徒的控告 (使徒行传6:14)。约翰在後面加了一段解释:「耶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所以到他从死裏复活以後,门徒就想起他说过这话,便信了圣经和耶稣所说的」(21-22节)。这两节经文是使徒约翰亲眼见过耶稣复活,并经过六十年之久思想复活的主之後,很笃定地把这个解释写入福音书中。但耶稣「以祂的身体为殿」的意义究竟是什麽呢?耶稣是指祂来了会停止这一切人为的敬拜方法,而代之以「心灵的敬拜 」(约翰福音4:21-24);一切动物的献祭和祭司所行的礼仪都要停止,而代之以直接与神的灵交往,那是不需要人造的圣殿、烧香和祭品的,因为耶稣已经来到,祂带来一条进到神面前的路,而不需要这些人为的礼节。 圣殿里发生的事情必然会很快的传遍犹太人的世界。 耶稣在这一个时间,这一个地点,做了这一件事情,他的用意,显然是在向世人宣告一个重要的信息。 第一,耶稣要对当时以色列人的宗教领袖们宣告:圣殿的权柄不在他们的手上,而在神的的手上。 这些祭司们藉著他们在圣殿的职位而谋取利益,多少年以来的传统都是如此,从来没有人敢对他们的地位与作风提出质疑的,但是主耶稣直接对他们切身的利益与权力发出挑战。 第二,耶稣要对门徒宣告:耶稣与神的关係。 第叁,耶稣要向我们宣告:自从五旬节圣灵降临以後住在信徒的心中,如今我们的身体就是神的殿。 既然我们的身体是神的殿,那麽,在神的殿中自然要由耶稣来掌权。 若你真承认他是你的主,他进入你的心中以後,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洁净圣殿,也就是洁净我们的心。 

365天灵修之旅-第69天

经文: 这事以后,耶稣与他的母亲、弟兄,和门徒都下迦百农去,在那里住了不多几日。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看见殿里有卖牛、羊、鸽子的,并有兑换银钱的人坐在那里,耶稣就拿绳子做成鞭子,把牛羊都赶出殿去,倒出兑换银钱之人的银钱,推翻他们的桌子,又对卖鸽子的说:“把这些东西拿去!不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 约翰福音 2:12-16 之前我们看到了主行的头一件神蹟,是在迦拿的婚筵上。迦南婚筵上水变酒的神蹟的意义是在於显出耶稣如何使婚筵得以继续。 这神蹟启示了从伊甸园中就开始的永恒筵席,儘管因为罪而被迫中断,但最终还要继续。 耶稣的第一个神蹟指向了那个盛大的羔羊的婚筵。 现在我们又读到另一个神蹟,这次是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主耶稣也参加了。 他要做的事是去他父的殿,他的任务是使神的子民回归真正的敬拜。 圣殿在这敬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是神的殿,是全能的耶和华喜悦住在他子民中间的地方。 但主耶稣在圣殿中看到的情形却无法让他欣喜。 圣殿的院子看起来更像集市而不是一个敬拜和祷告场所的入口。 看到这些,耶稣的震怒和忌邪之情被点燃了,他把商贩和兑换银钱的全部赶走。 在福音书中,耶稣有两次洁净圣殿的记录。第一次发生在传道的初期,就是本处约翰福音书的记载;第二次记载在其他叁本福音书中:马太福音21:12-13、马可福音11:15-17、路加福音19:45-46,发生在传道的末期,光荣进入耶路撒冷城之後。我们今天要看的,是耶稣传道早期的洁净圣殿那件事。 逾越节是犹太人叁大节期之一,从各地来耶路撒冷朝圣的人不能用携来的货币在圣殿奉献,因为罗马的货币上铸有该撒或其他神祗的像,有渎圣所,必须兑换成供圣殿专用的货币。因此圣殿外院挤满了兑换银钱的人。献祭要用牛、羊及鸽子,贩卖这些祭物的人和牛、羊也塞满了外院,人声十分吵杂。因为牛羊要由祭司接纳是「无残疾的」才可作献祭用,作买卖的商人要经由祭司允许才可开业,因此祭司们公然与商人勾结,从买卖中渔利。 但是对远道而来的人,这种作法十分方便,使他们不必大老远地带牛羊而来;何况兑换银钱和卖牛羊鸽子的地方不是在圣殿中犹太人的院子裏,而是专为外邦人分别出来的院子裏。因此就算明知祭司会从中图利,当日也没多少人觉得这有甚麽不对。 然而我们看到,耶稣对这种情形愤怒到一个地步,甚至动起手来,推翻桌子、赶出牛羊。在福音书中,还真不常见耶稣有如此激烈的反应!为何耶稣有如此激烈的反应呢? 因为,第一、敬拜神只剩下了外表,失去了敬虔的实意。敬拜而没有敬虔是件可怕的事,它会使敬拜变成仪式化而勉强进行,祷告也会变成自言自语、索然无味;其次、犹太人的自私自利,使神的殿受了污辱。圣殿有几个院子,最外面是外邦人院,然後是妇女院、以色列院,然後是祭司院,最裏面是圣所、至圣所(参右上图)。所有的买卖都是在外邦人院进行,那是外邦人唯一可以进到圣殿的地方。神素来的心意乃是犹太人应该使万国蒙福,但现在他们只想到自己,以及在敬拜神的事上图方便与舒适,却以占用外邦人的院子,剥夺外邦人敬拜神的权利为代价。原意为让人悔改不致灭亡的圣殿当中,见它竟沦落到徒有敬虔的宗教形式,事实上却妨碍人真心悔改接近天父的地步,且利用一般人的敬虔来谋利,这是十分可耻的. 耶稣说“不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当中要突出的,不是“万国祷告的殿”而是“我父的殿”!二者并不矛盾,但重点有所不同。“万国祷告的殿”所突出的是上帝与万国/万族/万民的普世性关係。“我父的殿”所突显的是耶稣基督与父的关系,而这是约翰福音所要突显的是耶稣基督的身份. 为何讲“不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并且手段如此激烈,因为买卖的关係是交换的关係,讲条件、讲利益,与“父子”/“上帝与衪的儿子”的关係,根本是背道而驰,刚好相反,难以并存。

Continue reading365天灵修之旅-第69天

365天灵修之旅-第68天

经文: 这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显出他的荣耀来;他的门徒就信他了。 约翰福音 2:11 主耶稣使用这些佣人服事了所有的人,但祂却没有张扬,除了少数人 (马利亚、门徒及佣人) 之外,婚筵中没有甚麽人晓得这一件神蹟的发生。这样说来,「祂的荣耀」(11节) 在那里呢?「祂的荣耀」乃就著祂的门徒而言,是他们相信了祂 (11节)。当这少数的门徒受耶稣呼召跟随祂时,他们是相信祂的,可是他们现在所看到的,把他们的信心再向前带一步,在那时刻之前,他们从未如此看见祂的荣耀,因此他们「就信祂了」(11节)。 耶稣在迦南婚宴中将水变为酒虽然是一个美丽的神蹟, 但是否有一点“大材小用”? 因为婚宴中酒用光了的确是一椿扫兴的事, 但相比於其他医疗性的神蹟, 如耶稣医治生来瞎眼或瘸腿的人, 则耶稣变水为酒似乎不是一种急切的神蹟。究竟耶稣为何要行此神蹟? 从神蹟的比较来看, 迦南婚宴的神蹟是一种“非医疗性”的神蹟, 但正因此迫使我们可以深思神蹟的意义。神蹟的产生故然是解决人间的疾苦, 但如果这是神蹟唯一的作用, 那我们就很难解释迦南婚宴神蹟的意义。并且我们亦很难解释2:11的经文:

Continue reading365天灵修之旅-第68天

365天灵修之旅-第67天

经文: 管筵席的尝了那水变的酒,并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来,对他说:“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约翰福音 2: 9-10 奇妙的事发生了!那些水已经变成酒,人的难处全然解决了!在这个故事裏,我们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就是「顺服耶稣的吩咐」。首先,耶稣的母亲对用人说:「他告诉你们甚麽,你们就做甚麽」(5节),这就是『顺服』。接著,「耶稣对用人说:把缸倒满了水。他们就倒满了,直到缸口」(7节),这又是『顺服』!最後,耶稣又说:「现在可以舀出来,送给管筵席的」(8节),请注意:这是「洗手水」,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看了,都不可能相信酒会从这些混浊的「洗手水」而出,但是用人仍是送了去 (8节),这还是『顺服』!因此,在整个「水变酒」神蹟发生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一连串的「顺服」。顺服的背後就是「相信」,因著信心,人才能经历耶稣的神蹟。 管筵席的一席话,道出了主耶稣处事与一般人的分别:「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10节),作者约翰写这段文字时,其佈局的巧妙转折,真叫人感触良多。借古喻今,这段经文要我们看见的,不是耶稣有一天「曾」把水缸的水变成酒,而是要我们看见耶稣「一直」到今天都仍在做的:什麽时候耶稣进入人的生命,什麽时候生命就有一种新的品质像水变酒一般转变过来。没有耶稣,生命是暗淡的,有了耶稣,生命就变得香醇丰盛、多姿多彩而充满喜乐 (约翰福音10:10)。 祂能变水为酒,将我们的生命注入新的活力,使我们的人生真正甘美,祂就是主耶稣。那天晚上,主耶稣在那个『酒用尽了』的筵席中,把水变为酒。今天祂也要在你我人生的筵席上,将我们身上的死亡变为生命。不仅如此,这个新的生命和那天晚间的新酒一样,要为你、为我带来更美好、更丰富、更实际的享受。因为,凡喝过那『水变为酒』的,都同意那天晚上管筵席的看法。 他说:『好酒。』不仅如此,还是『不尽的好酒』。 请注意:约翰是在主耶稣被钉六十年後才写这本福音书的,六十年来他在回忆中沉思默想,以致他终於见到当时未曾见到的意义——「好酒留到如今!」他好像在对我们说:如果你想要喜乐丰满的生命,记得邀请耶稣基督进入你的生命,你的生命将会改变,像水变成好酒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