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灵修之旅-第39天

经文: 希律死了以后,有主的使者在埃及向约瑟梦中显现,说:“起来!带着小孩子和他母亲往以色列地去,因为要害小孩子性命的人已经死了。”约瑟就起来,把小孩子和他母亲带到以色列地去;只因听见亚基老接着他父亲希律作了犹太王,就怕往那里去,又在梦中被主指示,便往加利利境内去了,到了一座城,名叫拿撒勒,就住在那里。这是要应验先知所说,他将称为拿撒勒人的话了。 马太福音 2:19-23 希律死後,主的使者肯定地告诉约瑟,那时已安全了,可以归回本国。可是当他们到达以色列地,约瑟又听见希律的儿子亚基老继承了他父亲的王位,作了犹太王。亚基老是希律诸子中最残暴无道的一个,後被罗马皇帝於主後六年废掉。约瑟不愿回亚基老管治之地居住,是可以理解的。结果他在梦中被主指示,向北往加利利境内去,加利利由希律另一子希律安提帕治理,此人性情比较温和,故他们在拿撒勒定居。 拿撒勒是在北加利利的一个小村莊,是耶稣成长的地方在旧约及早期犹太文献中,拿撒勒是个名不见经传、住著外邦人的小城。那真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城,考古学家根据那时的坟墓估算出来,在主耶稣的当时只有120到150的人口。所以正统的犹太人根本瞧不起那裏的人,说:「拿撒勒还能出什麽好的吗?」 (参约翰福音1:46)。 在那时代,一个人常被以出生或居住的城市来识别。因此在新约裏,耶稣有十七次被称为「拿撒勒的耶稣」。马太说:『这是要应验先知所说,他将称为拿撒勒人的话了』(23节)。但旧约圣经里找不到这句话,这是新约的圣经难题之一. 可能的解释是: 一、这是先知“口头的预言”,不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预言。 按著当时犹太人拉比(律法教师)的解读旧约方式,马太将以下数段旧约预言的精意融合起来,再以综合的话写下。 马太福音书有个特别的目标,就是要向犹太人显明,主耶稣就是他们所期待的弥赛亚。马太引用许多旧约先知的预言来加以说明主耶稣一生的事蹟。这是马太福音第二章裏提到的第四个旧约预言的应验  「从耶西的本必发一条;从他根生的枝子必结果实。」 (以赛亚书11:1)「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於乾地。」(以赛亚书53:2上)「你必怀孕生一个儿子,不可用剃头刀剃他的头,因为这孩子一出胎就归神作『拿细耳人』。他必起首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的手。 」(士师记13:5) 马太福音第二章结束在耶稣是个「拿撒勒人」的卑微身分之下,这正是弥赛亚第一次到世上来所扮演的角色——出身卑微、被人藐视、掩面不看(以赛亚书53:3)。这全章是一个缩影,它描绘了主再来之前的各时代一切的光景,每个人都要因为耶稣的降生,无可回避的必须决定与祂的关系——是要像东方博士、或像希律、祭司长文士?这个决定也决定一个人永恒的归宿。第二章也预告了基督在世界中将要受到的待遇。马太提到耶稣的降生应验了四个旧约圣经的预言 (2:5,15,18,23节),预言的应验表明了耶稣基督降生後的一切情势和遭遇,都在神的预先安排之下。  资料来源:巜跟随耶稣每日灵修》

365天灵修之旅-第38天

经文: 13他们去後,有主的使者向约瑟梦中显现,说:「起来!带著小孩子同他母亲逃往埃及,住在那裏,等我吩咐你;因为希律必寻找小孩子,要除灭他。」 14约瑟就起来,夜间带著小孩子和他母亲往埃及去, 15住在那裏,直到希律死了。这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说:「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 马太福音 2:13-15 从马太福音第二章13-23节,一共包含了叁个简短的故事。故事言简意赅,但通篇的焦点集中在旧约经文的应验上。昨天我们看了第二个故事及其旧约的应验,今天我们要回过头来看第一个故事。主的使者透过梦境的异象告诉约瑟,希律即将屠杀小孩子,要他们逃往埃及。昨天提到要注意马太说的顺序是「小孩子和母亲」,而不是「母亲和小孩子」,因为这小孩子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必须放在最前。 从这段经文的记载我们看到,我们的主在孩提时便已饱受死亡的威胁。固然祂的出生是为了救赎代死,不过要到命定的时间才会受死。祂的父母也跟著流亡他乡,事奉主不是条平坦的道路,但是神的保守看顾,正是在危难险阻当中显得可贵。神指示约瑟和马利亚趋吉避兇,虽在颠沛流离之中,相信他们的内心仍享有平安。 马太记载这件事,其作用仍是强调耶稣身世来历细节中的神的旨意。选择埃及为避难地是很自然的,在旧约时期 (如:列王记上11:40;列王记下25:26;耶利米书26:21) 及当时,埃及便一直是有政治问题的各种以色列人逃居之地。因此地不在希律管辖範围之内,是安全的. 马太藉此说明了另一个旧约预言真正的属灵意义,这是马太福音第二章裏提到的第二个旧约预言的应验。神曾经藉何西亚先知说:「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何西阿书11:1)。 按照原文,这是指以色列从埃及得拯救出来。可是,现在它有双重的意义──以色列就是神的子民,且耶稣是神的『独生子』(约翰福音1:18),弥赛亚的历史将会和以色列历史非常相似,基督从埃及回到以色列会使这个预言得到应验。这件事的真正属灵意义,就是神能够按祂的计划和祂的能力,把祂的百姓拯救出来,正是主耶稣基督到世上来所要做的。 那些熟悉有关摩西事蹟的犹太读者们,他们一眼便能看出,马太在书中一个隐藏的题目-『摩西之预表』 根据旧约出埃及记,埃及王命令以色列的收生婆杀了所有接生的以色列男孩,而摩西却被奇蹟似地保存下来 (参出埃及记1:15-2:10);而在这裏,耶稣一出生便受到死亡威胁却奇蹟般的逃生。又如今日经文第13-14节约瑟全家逃往埃及,影射的便是出埃及记二15,摩西为躲避法老的杀害而逃亡。第20-21节约瑟全家再回以色列地 (明日经文),影射的便是出埃及记四19-20,法老死後,神指示摩西回埃及去。虽然所涉及的并不是摩西的诞生,但这些影射,加上埃及对孩童的杀戮,就足以使读者们警觉了。俩人的对比,并不是逐条逐点相符相合,但是通篇一系列的相仿之处,便隐含耶稣就是第二个摩西之意。 表面上是躲避希律王的一场绝命逃亡,其实却是神为其子民所订之计划的鲜活例子。神指引耶稣及家人逃往埃及,再由埃及回到以色列,以实现旧约圣经的预言。祂跟几世纪前的摩西和以色列百姓一样由埃及出来,成为活生生的见證,提醒了耶稣的家人,过去神曾怎样拯救其百姓脱离枷锁、进入自由。神引导这场神圣之旅,要让世人看到,祂的儿子耶稣有一天将拯救百姓脱离罪恶的捆绑,进入自由之地。祂也确实这般地把犹太人拯救出来。 埃及在圣经中是罪的象征,世界的象征;进入了应许之地,是神同在的象征.我们每个基督徒都是被神从埃及带出来,进入祂应许,祝福之中的.今天愿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来敬拜祂。 资料来源:《跟随耶稣每日灵修》

365天灵修之旅-第37天

经文: 12博士因为在梦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见希律,就从别的路回本地去了。…  16希律见自己被博士愚弄,就大大发怒,差人将伯利恒城裏并四境所有的男孩,照著他向博士仔细查问的时候,凡两岁以裏的,都杀尽了。 17这就应了先知耶利米的话,说: 18在拉玛听见号咷大哭的声音,是拉结哭她儿女,不肯受安慰,因为他们都不在了。 马太福音 2:12,16-18 希律的出身并非犹太人。他本属以扫的後代,是以东人,又称以土买人(Idumean)。虽然他的前辈接受了犹太教,犹太人总对他另眼相待,称他为 “半犹太人”。 历史学家Josephus 编註:又称约瑟夫,为一世纪著名犹太史家)说,希律不单只在种族上是以土买人,在宗教上是犹太人,而且他在现实中是个异教徒,在性格上是个妖怪。他在其统治中,显明了自己的极端狡诈、妒忌、残忍,充满了抱负心。他作国王的脾性完全是一位暴君… 他娶了九个或十个妻子,但因起了一点疑心,便将他的爱妻玛丽颜妮(Mariamne 编註:又称米利暗) 和她两个儿子亚里士多布立斯(Aristobulus) 和亚历山大 (Alexander) 全都处死… 最後,在他临死前五天,他又将自己的儿子安提帕特 (Antipater) 处死了。难怪〔凯撒〕奥古斯丁说, “作希律的猪比作他的儿子还安全”… 〔亚当.可拉克博士 (Dr.

Continue reading365天灵修之旅-第37天

365天灵修之旅-第36天

经文: 11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 马太福音 2:11 博士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他们俯伏敬拜小孩子,并送上价值不菲的『黄金』、『乳香』和『没药』为礼物。注意他们看见耶稣和他母亲。一般来说,应该是先提到母亲,再提小孩子。可是,这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必须排在第一位.博士敬拜的是耶稣,而不是马利亚,也不是约瑟;这里甚至没提到约瑟;他稍後便完全没有在这福音书中出现。故此,值得我们敬拜和讚美的是耶稣基督,而不是马利亚或者约瑟。今天世界上有些宗教敬拜马利亚,是完全违背圣经指示的错谬行为。 博士们带了叁样礼物—黄金、乳香、没药,这是「敬拜神」的最好榜样,值得我们从中探讨何谓真实的敬拜。我们首先必须注意的是,博士们踏遍千山万水来寻访新生君王,所表现的那种惊人的信心,以及无比坚忍的态度,才使得他们所带来的礼物有意义。这些贵重的礼物,唯有在他们那颗「虔诚渴慕的心」之下才有意义。若没有一颗虔诚渴慕的心,无论他们带再贵重的礼物来敬拜,都是徒劳无功。这些是属於「内在的预备」,礼物只是外在的预备。先有内在的预备,外在的礼物才有价值,才有可能得到神的悦纳。这是每一个主的儿女读这段经文时当有的认识。 『黄金』在耶稣时代,除了皇室人员及极富有的人士,一般人没有能力拥有黄金。它也是古今君王头上冠冕的装饰。博士献黄金给耶稣,因为他们视耶稣为君王,表示向君王朝贡之意。『黄金』象徵『神的荣耀』,代表耶稣君王身份的尊贵。东方来的博士,真正尊崇新生的婴孩耶稣是王,而且不但是犹太人的王,也是他们的王。 『乳香』是一种乳香木的树脂,在燃烧时会散发香气。旧约时代祭司献祭时常用精选的乳香,皆因乳香是一种献祭的礼物,为要藉著香气讨神的喜悦。所以唯有神才配得这馨香之乳香为礼物。博士献乳香给耶稣,因为他们视耶稣为神,表示向神呈献礼物之意。这礼物也表示耶稣那圣洁纯凈、完全无罪的人生,流露著香气。 『没药』是一种没药树的树脂,它本身有香气,但带有苦味。可作防腐、医治及埋葬用途。从树上取脂液的过程是有受苦及牺牲的意味,因树皮要被刺透,让树身流出奶白色的树脂,该树脂在接触空气後会呈现红色,像流血的模样。博士献没药给耶稣,因为他们视耶稣为一位将要被钉受死的救世主。这礼物预表耶稣背负世人罪孽时的受苦与死亡。 从东方博士所献的礼物可看出,在他们的心目中,所敬拜的是一位身兼君王,祭司,以及救赎主叁重身份的主。这几位外邦人所带来的礼物,也可从以赛亚书60章6节中看到。以赛亚预言外邦人把礼物带给弥赛亚,但经文只提到『黄金』和『乳香』:「……要奉上黄金乳香,又要传说耶和华的讚美。」以赛亚为何省去了『没药』不提呢?因为以赛亚从神所受的默示,是讲述耶稣基督的『再来』──将来基督要满有能力、充满荣耀地再次来临地上。到那时祂是以荣耀君王的身份,为著审判世人而来;那时祂不再是受苦的羔羊,所以没有没药。马太福音提到『没药』,因为这是耶稣第一次降临,是为世人救赎代死而来。马太福音记述基督的受苦,以赛亚书则预告基督那将来的荣耀。 博士们献的『黄金、乳香、没药』对今天的基督徒有什么意义? 『黄金』代表最好、最尊贵的,把最好、最尊贵的献给主 『乳香』代表最纯净的,基督徒应心思意念完全不受世俗干扰,而只单单仰望主. 『没药』代表死亡,意思就是降服於神。到神面前的敬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降服」,降服在神面前,让自己的老我死去,让神来掌管,愿意顺著神的旨意而行. 资料来源:《跟随耶稣每日灵修》

第十四课: 认识圣灵的工作-(2)

圣灵最大的工作,是把「道」从天上带到地上来。圣灵最重要的工作,是把带来的「道」,放在人的心里。圣灵最重要的工作,是用「道」使人产生信仰。因为信道是从听道来的(罗10:17)。圣灵最大的工作,产生信仰以后,产生真正的生命。 一. 圣灵的工作 我们需要圣灵在我们身上的工作 林前2:10-15只有神借着圣灵向我们显明了,因为圣灵参透万事,就是神深奥的事也参透了。除了在人里头的灵,谁知道人的事;像这样,除了神的灵,也没有人知道神的事。我们所领受的,并不是世上的灵,乃是从神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神开恩赐给我们的事。并且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或作:将属灵的事讲与属灵的人)。然而,属血气的人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 弗3:16 求他按着他丰盛的荣耀、借着他的灵、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 约6:63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 圣灵的工作 “祂永远与我们同在,住在我们里面” (约14:16-17) “圣灵将一切的事指教我们”(约14:26) “圣灵叫我们想起主耶稣对我们所说的话” 约14:26: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他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 “圣灵为主作见证” 约15:26:但我要从父那里差保惠师来,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他来了,就要为我作见证。 “圣灵叫世人自责” 约16:8他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 「责备」揭露,暴露,耻笑,驳斥,说服,宣判。意思是“严密询问见证人、询问被告、或询问辩论的对方”。它一方面指的是叫人省察后认淸自己所犯的错;一方面叫人承认自己理屈,同时承认对方有理。即包含『定罪』和『承认』两种意思。     「祂既来了」:『祂』指圣灵,就是保惠师(参7节)。

Continue reading第十四课: 认识圣灵的工作-(2)

365天灵修之旅-第35天

经文: 7当下,希律暗暗地召了博士来,细问那星是甚麽时候出现的, 8就差他们往伯利恒去,说:「你们去仔细寻访那小孩子,寻到了就来报信,我也好去拜他。」 9他们听见王的话就去了。在东方所看见的那星忽然在他们前头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头停住了。 10他们看见那星,就大大地欢喜. 马太福音 2: 7-10 希律王又召见博士们,差派他们去仔细寻找这个已经降生的小孩,他说他也愿意去朝拜祂 (8节),其实唯一的目的就是想谋杀这生来作君王的小孩。这是希律王所选择要走的道路,是一条「口是心非」的灭亡之路。我们不能不为希律王感到可惜,因为他是历史上最有机会朝见基督的王。耶稣生在伯利恒,离耶路撒冷的希律王王宫所在地不过五英里,伯利恒就在他的统治之下。如果他真想朝见耶稣,可说不费吹灰之力,但他却让那大好机会溜走了。 东方博士一行人经过几个月的奔波,终於来到耶路撒冷。到了距离耶稣诞生五英里的附近他们却失去了方向。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形之下,他们就近请教犹大地区的统治者希律王。这实在是一个很危险的举动;这些东方来的博士竟然向一个执政者请问将来要担任犹大人的王的去处。这种举动无疑是与虎谋皮。帝王会为了保住他的王位,动用一切合法或非法的方式来保护他既得的利益。希律王更是这种人。 从东方来的博士他们所面对的是如此残酷狡诈的君王,然而,他们还是毅然绝然的向他请问:『太 2: 2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那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博士的问话是那麽直接了当,他们来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敬拜那一位生下了作犹太人的王的那一位;至於,希律王会用什麽鬥争的方式对付他们,他们都不在意。圣经告诉我们当希律王听到这个问话之後,他心里极度的不安;整个事件的消息不但单单在王宫之中流传,也传到外面,结果也造成耶路撒冷城极度的不安。也许,这些博士是很有权势的人;但是在两千公里之外的国度,他们的影响力一点都没有用。他们的渊博学识也没有办法保护他们。但是,为了要朝见新生王耶稣的决心,就胜过了他们的恐惧。 在那些东方来的博士中,他们此刻生命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朝见耶稣. 耶稣才刚刚降生,人类与耶稣基督的关係就划分成叁种不同的类别,有人拥戴祂,也有人仇视祂。有人 (东方博士) 循引路之星的前导,不惜长途跋涉,在这位新生君王脚前俯伏,向这出自伯利恒小城的卑微君王献上他们的礼物;有人 (希律) 包藏祸心,阴谋杀害;其他人

Continue reading365天灵修之旅-第35天

365天灵修之旅-第34天

经文:马太福音2:4-6 4他就召齐了祭司长和民间的文士,问他们说:「基督当生在何处?」 5他们回答说:「在犹太的伯利恒。因为有先知记著,说: 6犹大地的伯利恒啊,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裏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 马太福音2:4-6 希律王召齐了祭司长和民间的文士,要知道基督当生在何处 (4节).在犹太人中,有两种专业宗教人:一种是主持宗教礼仪的祭司,他们宣称,藉着所献的祭物,人可以建立与神的关系,他们是当时宗教的贵族阶层,;另一种是管宗教经典的文士,他们抄写经典,研究经典,解释经典,他们称自己是可以明白神的话,知道如何照神的心意去作。. 大希律王召集了宗教的贵族阶层,与当时的神学学者,问他们按圣经记载,「基督当生在何处?」虽然东方博士们未曾指明他们找的是「基督」,但凡稍微懂得一点犹太知识的人,都知道东方博士所提「那生下来作犹太人的王」(2节),就是指著基督 (亦即弥赛亚) 说的。 这些祭司和文士不愧是通晓圣经的专家,他们立即引用弥迦书五章2节:「伯利恒的以法他啊,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裏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他们指出犹太地方的伯利恒是王的诞生地。巴勒斯坦有多个名为伯利恒的城,这里指的是以法他市内的伯利恒,位於耶路撒冷南方约10公里。这是马太福音第二章裏提到的第一个旧约预言的应验。 马太引用旧约经文时,与先知书的记载有稍许不同:「犹大地的伯利恒啊,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裏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6节) 他说伯利恒「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而先知书却说伯利恒「在犹大诸城中为小」;此外,「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成了「有一位君王…『牧养我以色列民』」,这句话实际上来自撒母耳记下五章1-2节,那里谈到「大卫」作为以色列民牧者的角色。马太这样引用旧约经文,并不是随意发挥,其目的是要清楚表达经文的应用与应验。 伯利恒是一座小城,它在犹大诸城中为小,从先知弥迦预言之日起到当时为止,从未有人认为,这麽小的乡城会有甚麽大人物兴起来。但在「犹大诸城」的後面,马太加了「因为」,说明他认为耶稣生在伯利恒,便赋予了该小城以重要意义,与弥迦时期该城的默默无闻形成对比,所以他才写下「并不是最小的」——当然是因为弥迦说伯利恒为小,但是现在它的地位有了重大改变,马太只不过将它点明罢了。而马太引用撒母耳记下五章二节的话,则使得耶稣是大卫的子孙这一身分更为清晰,祂生在大卫的城,祂将和大卫一样作神子民的君王。马太在圣灵的感动下,已经看到这又是另一段旧约经文的应验在主耶稣的身上,只不过他没有明说罢了。 犹太人的祭司长和民间的文士,引证了弥迦书5章2节说:『犹大地的伯利恒阿、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裏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他们熟悉经文、却不关心处境中的现况,完全忽视救主耶稣的诞生;只是每天忙著宗教上的仪式、律法的讨论。反而是靠著外邦人的星象家,来提醒世人:「救世主已经诞生了!」;这是历史的反讽,也是上帝的幽默! 祭司长和文士们以『脑』背颂圣经,博士们却以『心』寻找基督.愿这成为我们今天的借鉴.

365天灵修之旅-第33天

经文: 3 希律王听见了,就心裏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 马太福音2:3 大希律王听见博士们从东方来,寻找生来作犹太人君王的小孩子。任何君王听到一个将要篡夺他王位的小孩降生的消息,都会感到不安;大希律王对此事尤其忧虑,因为这个信息触动了他最敏感的神经——王位被篡夺。他是个猜忌多疑的人,毫无理性可言,年老时更变本加厉。假使他猜疑某人是篡他权位的敌手,他就立刻把这人消灭。 一———————— 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大希律王: 大希律王於公元前约73年出生於耶路撒冷,据说,他的名字的意思是“英雄世家”。他不是犹太人,而是有一半犹太人和一半以东人的血统,在当时被称为以土买人。  那是军事大国罗马帝国正处於鼎盛时期的年代,它统治著大片领土,四方小国都慑於它的威力而只能对它俯首称臣。相传大希律王曾救过凯撒大帝的命,所以,公元前40年时,经罗马帝国特准,大希律王终於如愿成为耶路撒冷圣地的统治者,被称作“犹太人的王”,足见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贵地位。他的妻子米利暗,则是前犹太王国马加比王朝的皇室後人。  儘管希律家族在以土买族里也称得上是显赫世家了,但是,很多历史参考书仍把大希律王轻蔑地称为“平民”,鄙视他的卑微出身,原因就是他根本没有犹太王室的血统,不过是藉助了罗马帝国强权的军事支持,才得以霸占了古以色列的王位。 儘管处於罗马人的铁掌之下,但大希律王执政时期,却并没有改变或尽可能多地保留了犹太人原有的规则与製度,他给予犹太人充足的利益,例如减少税收、划分田地等。他大兴土木促进了城市建设,完成了众多的农业建设项目,他修建的从迦密山到该撒利亚海湾的一种双导水管系统至今仍完好地保留著。 大希律王在位的34年间,犹太国一派繁荣,犹太人丰衣足食。他是一个被公认的铁腕人物,也是一个有能力、有魄力和有远见的统治者。  为了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稳固而长久,大希律王与罗马帝国保持著异常亲密的从属关係,因此被称为极度亲罗马派。但这绝不表明他没有野心。他曾两次扩大了犹太国的领地,致使他的国土後来不仅包括了巴勒斯坦,还包括了约旦河东岸地区、黎巴嫩和叙利亚南部的一些地区。  他还是一个极为伟大和优秀的建築师。他在位时,为犹太人建造了许多超一流的建築和设施,而最让他名留青史的一件事,就是他重建了耶路撒冷圣殿。 圣殿的建成再次成为凝聚犹太人的精神支柱,让犹太人流浪了几个世纪的灵魂得以回归。据称,新建後的圣殿占地35英亩,精美华丽,慑人心魄,甚至比所罗门王的第一圣殿更加辉煌壮观。  这座重建的圣殿被命名为“第二圣殿”,大希律王统治时期也因此被称为“第二圣殿时期”。 儘管拥有如此成就,大希律王在历史上仍然以残暴无度而臭名远扬。  他一生暴戾多疑,最大的担心就是会被人篡权夺位。为了保住王位,他甚至六亲不认,嗜杀成性。  史料认为,他不仅以无中生有的“通姦罪”为名处死了自己的妻子米利暗,还亲自下令杀死了他的叁个儿子。为此,罗马皇帝亚古士督曾尖酸刻薄地嘲笑说:“做希律的猪也比做他的儿子好得多。”  大希律王死於公元前4年。

Continue reading365天灵修之旅-第33天

365天灵修之旅-第32天

经文: 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说: 2 「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裏?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 马太福音:2:1-2 经文一开始就很清楚告诉我们,耶稣基督在希律王执政掌权的时候,出生於伯利恒。这位希律王被称为大希律,他是一个以东人,为人奢华挥霍,残暴多疑,曾杀了自己的岳母、妻子和叁个儿子。接著马太记录了东方博士(或译智者,wise men)的故事,来说明耶稣的出生对人的意义,以及如何应验了先知的预言 (6, 15, 18, 23节)。耶稣降生当晚,天使向犹太牧羊人传达信息;现在,神又安排住在外邦的东方博士,将这信息带入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世界。 这些博士从那裏来?为什麽他们知道关於「犹太人的王」的事?「他的星」(2节)是什麽星?马太并没有明确交代。据圣经学者考證,「博士」的希腊原文 magoi 为古波斯字,指懂得星象的人,他们可能来自波斯或玛代。主前587年,犹太国被巴比伦所灭,大多数犹太人都被掳至巴比伦(巴比伦後为波斯所灭),这些博士应该是留在巴比伦的犹太人的後代子孙,他们记得先知巴兰在旧约圣经民数记24章17节的预言:『…有星要出於雅各,有杖要兴於以色列。』意思是将有一颗星从以色列升起,成为万国之君。这颗「星」,就是历史上的基督。这些博士应该是基於这个旧约预言,就一直在等候寻找那颗星。他们一定热切盼望,能够在有生之年亲眼看到这位「犹太人的王」,而神也满足了他们的愿望,让他们在东方看见一颗明亮的星,是过去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一看见那颗星出现,立刻激发了他们的盼望,所以预备了贵重的礼物,千里迢迢地来到犹太地寻找新生王。 东方来的博士,他们看见了祂的星,跋涉千里前来朝觐这位人类的君王;因为他们知道人类的救主降生了。他们大概走了一年的光景。我们比较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记载的不同之处:马太所记,那时主耶稣已不是婴孩了;路加则是讲到主耶稣刚刚降生时候的光景,所以称祂为婴孩。在希腊文中, 「婴孩」和「小孩」这两个字是不一样的。马太福音讲到几个博士来朝见主耶稣,那个时候主耶稣已经不是刚刚生下来的婴孩而是小孩子了。如果主耶稣刚刚生下,那麽希律要杀害那个婴孩的话,他可以说所有在一个月内的婴儿都杀掉,为什麽要说两岁以里呢?根据希律王的推测,这个小孩子大概快到两岁,所以如此决定。由此我们知道,在所谓的圣诞节演出的话剧:主在马槽里,天使报佳音,牧羊人在旁边,叁个博士也同时在那个舞臺上,一个拿著黄金、一个拿著乳香、一个拿著没药,….等等情节,虽很动人;却不準确。 博士们当时要去寻找这位刚诞生的婴孩基督是很不容易的。首先距离遥远,路途也不熟悉,他们必须进行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多的漫长旅行,才能到达犹太地区;此外,为了看到星光的指引,他们必须常在夜间行路、在白天休息;路上还要冒著盗贼和野兽伤害的危险。但他们因为心中充满了渴慕追求的心,就甘愿风餐露宿,付出生命危险的代价来朝见耶稣。 求神帮助我们也像东方博士一样,渴慕见到神,热切寻求神! 资料来源:《跟随耶稣每日灵修》

365天灵修之旅-第31天

经文: 34-35西面给他们祝福,又对孩子的母亲马利亚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作毁谤的话柄,叫许多人心裏的意念显露出来;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 36又有女先知,名叫亚拿,是亚设支派法内力的女儿,年纪已经老迈,从作童女出嫁的时候,同丈夫住了七年就寡居了, 37现在已经八十四岁(或译:就寡居了八十四年),并不离开圣殿,禁食祈求,昼夜事奉 神。 38正当那时,她进前来称谢 神,将孩子的事对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赎的人讲说。39约瑟和马利亚照主的律法办完了一切的事,就回加利利,到自己的城拿撒勒去了。40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 神的恩在他身上。  路加福音 2:34-40 西面对婴孩耶稣说完了颂讚的话之後,「给他们祝福」(34-35节上),注意西面是给耶稣的父母亲祝福,不是给耶稣祝福,因为从来都是位分大的给位分小的祝福 (参希伯来书7:7)。他接著又对马利亚说了一番话。这里他是对马利亚,而不是对约瑟说这段话,可见他是在圣灵的感动下说的。圣灵藉著西面预言了耶稣将要在世界上所施行的工作:「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作毁谤的话柄,叫许多人心裏的意念显露出来;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34-35节)。耶稣来世的目的,使命和救恩启示,影响了许多人心里的意念和话语。但那婴儿也为马利亚带来痛苦,危难和挣扎,因为婴孩将来要面临反对,被人拒绝,并把他处死的结局。这预言也巧妙地将旧约与新约联合起来。现在让我们看看这预言的内容: 使人跌倒:他会导致许多人跌倒。这句说话听来有点奇怪并带著 一点冷酷,但却是实情。实际上并不是神审判人,而是人审判自己。面对著耶稣基督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有所抉择,或是对他降服,或是与他对立,当中并无中立的可能。人跌倒或兴起,取决於信或不信耶稣。对於不相信他的人,基督乃是绊跌人的石头,叫人因他而跌倒 (罗马书9:32)。 使人兴起:人类无法靠自己而得救,唯独靠救恩才能得救。有许多人则因主的话而「兴起」。对於相信基督的人,他要将人从旧生命当中提昇到新的生命,从罪恶进入善良,从耻辱进入荣耀。 十字架的受苦:因基督耶稣的见證,叫只看见律法的字句而看不见律法精意的人受不了,以为他是破坏传统而反对并攻击他。又因他的作为把人的「本相」显露了出来,众人也群起反对他,最後甚至杀了他,而叫他肉身的母亲马利亚心里像被刀刺透般地痛苦。主的道路是十字架的道路,但十字架虽然是苦难的记号,它的果效却是神的荣耀。因著十字架,外邦人有了光;因著十字架,以色列的荣耀得恢复。叫人有路进到神的荣耀里,叫失落的人重新归回神的丰富里。 路加接著又提到了另一位小人物:女先知亚拿。西面和亚拿这两位老人家,都看见了一般人所看不见的,也都为主作了见證,向人宣告了神的心意。亚拿也是一个「地上的沉默者」,除了经文的有关记载,我们对她所知不多。亚拿是一个满有信心与盼望的女人,她已经八十四岁,年纪老迈,但是她的盼望从来没有休止,因她「不离开圣殿,禁食祈求,昼夜事奉神」(37节)。她从来没有停止敬拜神。没有停止祷告,没有停止事奉神。岁月可以夺去她的青春和体力,但却永不能夺去她对神的盼望。 耶稣诞生的故事中这两个值得我们称许的人,就是西面和亚拿,虽然他们都是年纪老迈的人,但他们却没有放弃对神的盼望。他们忍耐地期待著弥赛亚的出现,他们敬虔地委身於神,专一地事奉祂。他们对神的盼望最终都没有落空;因为,在他们有生之年,确实亲眼看到耶稣的父母来到耶路撒冷,进入圣殿并为孩子行割礼与洁净,把他献与主。 西面给了耶稣的父母一个真诚的祝福,一个宝贵的劝勉,和一个诚实忠告。约瑟和玛利亚是一对需要劝勉和关怀的年轻夫妇,他们经历了许多的事情。例如:订婚,怀孕、结婚……,从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去到犹太的城伯利恒,现在小孩满了八天就要到耶路撒冷。此外,他们没有多馀的钱,或丰富的经验。故西面的话对他们来说,是多麽的有意义,他是神对他们的声音.年长的西面的出现和安慰的话,表示神已经接纳了那对新婚夫妇的奉献。 医生路加作为一个生命的观察者,在他的笔下,有一群小人物,就是过去一个月我们所看到的,那些旧制度的代表人物:撒迦利亚,一位祭司;以利沙伯,亚伦的後裔;约瑟、马利亚,大卫的後裔;牧羊人,平民百姓;西面,公义又虔诚的人;亚拿,在圣殿事奉的人;施洗约翰,弥赛亚的开路先锋。这是一群多麽平凡却又美妙的人!在路加的笔下,他们彷彿围绕在婴孩耶稣的周围,如众星拱月,衬托出耶稣的奇妙与独特——祂是希伯来(以色列)一切制度中最後绽放的花朵和果实。神安排这一小群忠信的人围绕在祂左右,奇妙地结束了旧时代,而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资料来源:《跟随耶稣每日灵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