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灵修之旅-第287天

经文:  耶稣出了圣殿,正走的时候,门徒进前来,把殿宇指给他看。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不是看见这殿宇吗?我实在告诉你们,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 马太福音 24: 1-2 马太写福音有一个重要的特徵,就是作者马太把耶稣的教训按照不同的主题,归纳成几个大类。在马太廿四章搜集了耶稣有关於将来之事的预言,他还在其中给予我们将来之事的异象,涵括了叁大主题: 耶路撒冷和圣殿的命运、 世界末了的预兆, 主耶稣的再来。 接下来我们逐一来读这些预言及异象。今天先从耶稣预言耶路撒冷的命运开始.今天的经文是耶稣对一连串灾难预言的开端。「耶稣出了圣殿,正走的时候,门徒进前来,把殿宇指给祂看。」(1节) 犹太人对他们的圣殿,正怀著极深的自豪。虽然所罗门时代的圣殿早已荡然无存,但当日希律王在锡安山山顶,挖掘成一片一千平方呎的高原,在其上重建圣殿,外观上甚至比所罗门时代的殿更见辉煌。它是用白色的大理石,贴上了金子建造的,在日光之下光彩夺目,使人无法正视。耶稣的门徒多半是加利利的乡下人,就好像乡巴佬进城,对於金碧辉煌的圣殿,目眩神迷不能自已,是很正常的。为什麽门徒们要指著圣殿给耶稣看呢?因为耶稣不久前曾说:「耶路撒冷阿……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只是你们不愿意。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路加福音 13:34-35,),可是当时的耶路撒冷毫无荒凉的迹象,因此门徒彷彿这样对主说,难道你说这殿将成为荒场?看看它有多美丽吧!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不是看见这殿宇麽?我实在告诉你们,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2节) 这明显是一个预言,约在一代之後,这预言完完全全的应验了。但当主耶稣说这话的时候,似乎绝无可能发生那样的事。但这是耶稣有感而发的一句话,祂早已看到万事的结局,圣地的荒凉已经定了。因为当年在所罗门建成圣殿,神向他显现的时候,曾亲自预言,倘若以色列人背弃祂的诚命律例,祂必将他们从祂所赐给他们的地上剪除,也必捨弃他们,不顾这圣殿 (列王记上9:1-9)。耶利米和但以理也曾预言这事,弥迦的预言中也说,锡安必被耕种,像一块田,耶路撒冷必变为乱堆,这殿的山必像丛林的高处 (耶利米书7:11-15,26:18;但以理书9:26;弥迦书3:12)。犹太人很不喜欢听这圣殿必致毁灭的话,但结果事实确是这样完全应验了. 主耶稣说这些话的时候,从犹太的政治上、圣殿的建築上,并罗马对於其附属国之宽容宗教政策上,决不能看出会有这样的结局。圣殿的高墙和华美的柱石,到如今仍有小部分存留,足以證明当日的荣美 (圣殿之外院的基墙上,有好些极大的石头到如今仍存在,犹太人经常到那基墙旁哀哭。这就是有名的犹太人的『哭墙』)。耶稣知道犹太人和圣殿将来的结局,是在乎他们接待或弃绝祂,正如各人将来的结局,是在乎各人接待或弃绝祂。而且,我们才刚看到耶稣称讚穷寡妇奉献她的一切所有 (参昨日经文),但现在我们却看到耶稣带著沉重哀伤的心情,道出圣城耶路撒冷将要遭逢的命运。在圣灵的感动下,路加福音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 (路加福音21:1-6),是要发出一个强烈的信息,是神要祂儿女们留意著听的:两个微不足道的小钱竟然被悦纳被纪念;而一座雄伟的圣殿竟不蒙祝福不被纪念!

365天灵修之旅-第286天

经文: 耶稣抬头观看,见财主把捐项投在库里,又见一个穷寡妇投了两个小钱,就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所投的比众人还多;因为众人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捐项里,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 路加福音 21: 1-4 我们在前几天的经文看到,在圣殿的这一天,耶稣击败了来自犹太人官长的恶意诘难和攻击 (有关纳税和复活的问题),接著又提出一个问题,堵住了祂仇敌的口 (参昨日经文)。这真是漫长的一天。经历了那麽多的事情之後,福音书的作者记下了一个穷寡妇的故事。这件事在犹太人领袖与主耶稣激烈的争端之後,就更显出它的动人之处,好像一线曙光,射进了黑暗的日子,替耶稣那沉闷黯淡的一天,带来了荣耀和美丽。这个穷寡妇在财主之间,不卑不亢地怀著敬拜的心意,把一切养生的都投入银库裏,奉献给神。她的奉献使耶稣的心得到了满足,也带给我们一个美的无比的榜样,是每一个主的儿女都当学习效法的。 在圣殿的妇女院裏,设有13个状似喇叭的奉献箱。耶稣坐著观看众人怎样投钱入箱 (马可福音12:41)。有财主投入若干的钱,可能是叮叮噹噹响个不停,非常引人注目,但耶稣没有说话。而一个穷寡妇投下的两个小钱 (lepton 立盾,约为当时的工人一天工资的64分之一),却引起了主耶稣的注意。耶稣叫了门徒来,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所投的比众人还多」(3节),祂的意思不是说,她投的比任何人都多;祂是说,她投的比众人加起来的还多。为什麽?「因为众人都是自己有馀,拿出来投在捐项裏;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4节)。耶稣那天在圣殿中,看见了两种捐献的方式:拿出自己有馀的,和投上一切养生的。「有馀的」这个词,照字面讲就是拿出多馀的,那可能是笔可观的数目,但是不至於对捐献者产生太大的影响。然後是「牺牲的」捐项。穷寡妇处境维艰,亟需这两个小钱,她第二天的生活所需还得依赖这两个小钱,但她全部捐上了。她倾囊倒出,全给了神。 你若仔细思想这穷寡妇的作为,会更能体会她的可敬可爱之处。一个很现实的事立刻就要发生,穷寡妇既把她「一切养生」都投上去了,那麽她怎麽生活下去呢?至少是她当天怎麽生活呢?这是现实的生活问题,也是一个「信心」的问题。对神没有信心的人,只看见现实的生活需要;有信心的人,却看见神是他的父,是他的供应的源头。这穷寡妇的奉献,表明她看重神过於她自己,也强烈表明她相信神的信实作她的供应。有的信徒谦称,他捐的这一点点算不得甚麽,不过是寡妇的两个小钱而已。他本意虽是自谦,却把那穷寡妇的两个小钱低估了,因为它们在主的眼中看来,比所有人的捐款总和更多!此外,这穷寡妇一定是个甘心乐意奉献的人。何以见得?一个有保留的人,会留下一个小钱,只投入另一个小钱,但这寡妇却是把两个小钱都投入了。 这个小故事带给我们极为宝贵的功课。首先,「耶稣对银库坐著,看众人怎样投钱入库」你有没有想过,当我们敬拜,奉献,祷告,守圣餐时,主也在观看我们,看我们存怎样的「态度」?在诗篇五十篇中,神说:「树林中的百兽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山中的飞鸟,我都知道;野地的走兽也都属我。我若是饥饿,我不用告诉你,因为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都是我的」神岂真在乎我们奉献一元,或奉献一千万元呢?神不看我们奉献多少、祷告多长,祂在乎的是我们的态度和所存的心意。看到穷寡妇时,祂欣赏到了”完全奉献所有”者的美丽。寡妇的两个小钱在市场上的价值,与神眼光中的价值大不相同。神不会忽略一个真心奉献者,祂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 (马太福音6:6,18)。其次,奉献的价值取决於所作出的牺牲,真正的奉献不是行有馀力才做的,而是要付代价的。当你不想讚美但仍然讚美,当你疲惫不堪而仍然起床敬拜,当你筋疲力竭而仍然去帮助别人,当你手头拮挶却仍为神的国度捐献的时候,你是向神献上了牺牲的奉献,神悦纳这样的奉献。 神察看的是人内心的态度——是否渴望要讨祂的喜悦! 穷寡妇的心裏以神为大,先是神,然後才是人,这个次序在她里面是太美了,她可说是个深深被神得著的人。被神得著的人,心裏都有这个次序,也乐意照著这个次序去行。「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也是同一的次序问题。主耶稣自己是神所得著的人,祂也看的出谁是神所得著的人,祂要领著他们在这世界生活,却活出天上的原则,使荣耀都归给神。

365天灵修之旅-第285天

经文: 耶稣对他们说:“人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诗篇上大卫自己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众百姓听的时候,耶稣对门徒说:“你们要防备文士。他们好穿长衣游行,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他们安,又喜爱会堂里的高位,筵席上的首座;他们侵吞寡妇的家产,假意作很长的祷告。这些人要受更重的刑罚!” 路加福音 20:41-47 经过了几个回合的言词辩论,耶稣把犹太人的宗教领袖们辩得哑口无言。现在轮到耶稣问问题了,祂的问题一发出,这些自诩满腹经纶的宗教领袖们,没有一个答得上来,为什麽?因为他们缺乏「属灵的眼光」,对弥赛亚的错误认知与期待,杜绝了他们回答耶稣问题的可能。虽然在辩论中全军覆没,但他们还是不悔改,几天之後,他们采取行动,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以此来證明他们是「对的」:神的儿子怎麽会没有能力救自己呢? 耶稣问犹太人领袖:「人怎麽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诗篇上大卫自己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麽又是大卫的子孙呢?」(41-44节) 有关弥赛亚的称号,最常见的要算『大卫的子孙』。耶利哥城的瞎子,就是以这个名号来称呼耶稣 (参9/27灵修),而在耶稣进入耶路撒冷柄时候,群众亦是以这个名号称呼祂 (马太福音21:9)。在这裏耶稣似乎对这称号的妥当性提出了疑问。耶稣所引述的经文出自诗篇一一○篇一节,这是被公认为描述弥赛亚的一篇。在当中大卫述说他听见神对祂所膏立的王(弥赛亚)说话,告诉他(弥赛亚)坐在神的右边,直到他的仇敌成为他的脚凳。在诗篇裏面大卫称弥赛亚为『我主』,但弥赛亚怎麽会既是大卫的子孙,而同时又是大卫的主呢?这实在是个不可思议的问题。犹太人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他们仅能根据先知「字面上」的预言,知道那要来的『弥赛亚』(即「基督」的希伯来文,意为「受膏者」),是大卫的子孙,却对大卫被圣灵感动所写下的话的内涵意义,不求甚解,因为他们的灵裏闭塞了。「主对我主说,」第一个『主』是指耶和华神,第二个『主』是指弥赛亚。引文的要旨在於『我主』这话。「你坐在我的右边,」『坐』字表示工作已经完成;『右边』乃是尊贵的位置。全句意即:弥赛亚(暗示主耶稣自己)已经完成了神的旨意,在神面前得著尊贵的地位。 耶稣的这个问题显明了一个事实:犹太人虽读了圣经,却不懂圣经;他们对弥赛亚的解释只是靠自己的想像,而不是依靠圣经的教导。如果他们有属灵的悟性,不存偏见,就能够瞭解这个答案是非常简单的:大卫称他的子孙为主,因为祂仅按「肉体」说是他的子孙;按「灵」来说,祂是神,是以色列全家的主,藉肉身彰显出来。我们可以看出,耶稣藉这个问题,要极力使那些官长再多加思考他们所读的圣经。祂迫切想使他们由黑暗中回转,再一次好好思想,到底祂是不是大卫口中的那位「我主(弥赛亚)」? 此外,耶稣在这裏所作的,也是要纠正一般人对弥赛亚所抱的错误观念。犹太人普遍认为,大卫某一位伟大的子孙,会成为所向无敌的将领和君王。因此之故,「大卫的子孙」这个称号,代表一个政治霸权的幻梦。隐隐之中,耶稣也在责怪他们对神的无知。人总有一个倾向,就是要按著自己的心意形像来了解神,而结果却对神纯全的大能一无所知。因此耶稣也在教导他们,要修正对「大卫的子孙」这个名号的了解。世人必须抛弃对世界权势的幻梦,而应当把弥赛亚作为「心灵和生命」的主来看待。 儘管耶稣一再的明示暗示,祂自己就是那位「弥赛亚」,真正的「大卫的子孙」,但犹太人领袖就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们的心灵好比被帕子蒙住了(哥林多後书3:14-16),他们看人的外表,远重於心灵的虔敬。因此耶稣不止一次责备犹太人的领袖们,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们正是一群假冒为善的人,应当作敬虔榜样的人,却成了伪善的榜样;应当是教导百姓走义路的教师,竟成了行恶的急先锋!「好穿长衣遊行」(46节) 指的是这些文士平常没事时,还喜欢把执行宗教职务才穿的衣服,穿在身上到处遊行来显耀自己的身分,博取别人的讚美,其他类似的行为还有许多。对这样的人,耶稣给的评语是:他们要受「更重的刑罚」(47节)!

365天灵修之旅-第284天

经文: 撒都该人常说没有复活的事。有几个来问耶稣说:“夫子!摩西为我们写着说:‘人若有妻无子就死了,他兄弟当娶他的妻,为哥哥生子立后。’有弟兄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没有孩子死了;第二个、第三个也娶过她;那七个人都娶过她,没有留下孩子就死了。后来妇人也死了。这样,当复活的时候,她是哪一个的妻子呢?因为他们七个人都娶过她。”耶稣说:“这世界的人有娶有嫁;惟有算为配得那世界,与从死里复活的人也不娶也不嫁;因为他们不能再死,和天使一样;既是复活的人,就为 神的儿子。至于死人复活,摩西在荆棘篇上,称主是亚伯拉罕的 神,以撒的 神,雅各的 神,就指示明白了。 神原不是死人的 神,乃是活人的 神;因为在他那里,人都是活的。”有几个文士说:“夫子!你说得好。”以后他们不敢再问他什么。 路加福音 20:27-40 耶稣和犹太公会代表的这场辩论会经过了几个回合的短兵相接,耶稣使他们一一锻羽而归。上一回合的公会代表是由法利赛人和希律党人问纳税的问题 (参昨日经文),现在他们暂时退下,由撒都该人继续向耶稣挑战,他们整个问题主要落在两点: 第一、基於旧约圣经的婚姻规定 (申命记25:5)。根据此法,人死後无子嗣,他的弟兄必须娶那遗孀,生养儿女,以存宗嗣。只是在耶稣的时代,已不大可能还有人在遵守。但由於包括在摩西的律法之中,因此撒都该人仍然以它为有效。 第二、是基於撒都该人的信仰。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往往被相提并论,其实两者之间的信仰,却是大相迳庭。撒都该人是一群保守的宗教领袖,只接受摩西五经 (创世纪至申命记) 为圣经,不相信有死人复活、天使和灵魂的事;但法利赛人则相信有死人复活、天使和灵魂的事。 撒都该人带著这个问题来到耶稣面前,要弄清楚谁是这嫁过七次的妇人在天上的丈夫 (28-33节)。他们所问的这个问题,曾经叫法利赛人头痛万分。撒都该人认为这问题是他们手中的王牌,足以使死人复活这个信念,看起来荒谬无稽。而耶稣给他们的答案,却蕴含著万古常新,永恒不变的真理。祂告诉我们,千万不可拿今生来此拟来生,因为在那裏我们将会截然不同。假如我们停止对天堂作无谓的臆测,而让神的慈爱作主,这样便可避免许许多多错误的假象和失望。 撒都该人另一个对「复活」的尖锐质疑,是他们宣称,他们之所以不相信这一回事,乃是因为在摩西的律法书中,没有关於「复活」一事的记载,更不用说有甚麽凭證。一直以来,没有一位犹太拉比能够回答这样的质疑,但耶稣却做到了。既然撒都该人只承认摩西五经的权威,耶稣就根据他们敬重摩西的权威,来回答他们关於复活的真正意义,祂说:「至於死人复活,摩西在荆棘篇上,称主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就指示明白了。神原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因为在他那裏,人都是活的。」(37-38节) 耶稣指出摩西自己听到神说:『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出埃及记3:1-6) 而神不可能是死人的神。因此,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必然是仍然活著,所以「复活」这一件事是的的确确存在的。无怪乎文士对这个答案大为称道 (39节)。 「复活」是人类有限的头脑无法理解的事,因此历世历代以来都有不少人抱持著撒都该人的观点,认为死人复活是无稽之谈。「人死如灯灭」或「轮迴」成了他们对来生的理论。错误的观念,导致错误的行动,对「永生」所犯下的错误,是任何人都承担不起的,因为错了便再无弥补的机会。让我们仔细聆听耶稣这位创造的主对复活的说明,也让我们效法祂,用人所能了解的辞汇,将复活的真理介绍给更多的人。

365天灵修之旅-第283天

经文: 文士和祭司长看出这比喻是指着他们说的,当时就想要下手拿他,只是惧怕百姓。于是窥探耶稣,打发奸细装作好人,要在他的话上得把柄,好将他交在巡抚的政权之下。奸细就问耶稣说:“夫子,我们晓得你所讲所传都是正道,也不取人的外貌,乃是诚诚实实传 神的道。我们纳税给凯撒,可以不可以?”耶稣看出他们的诡诈,就对他们说:“拿一个银钱来给我看。这像和这号是谁的?”他们说:“是凯撒的。”耶稣说:“这样,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 神的物当归给 神。”他们当着百姓,在这话上得不着把柄,又希奇他的应对,就闭口无言了。 路加福音 20:19-26 前一个问题 (质问耶稣权柄何来?) 落於下风,因此祭司长与文士处心积虑,又再设计了一件违背圣经教导的事,差人去试探耶稣,主要目的在於抓耶稣话中把柄,好法办祂。这明显违反了十诫中的第九诫「不可作假见證害人」,文士正是教导别人这种道理的人,祭司是帮助人敬拜神的人,竟然这是两种人去做这种欺骗的事情。这件事在在叁本符类福音书裏都有记载,而路加福音的用字是最不留情的。他用”窥探”、”奸细”、”把柄” 将公会代表的邪恶描绘的最透彻。也只有路加把这些人的邪恶的目的写出来,就是「好将他交在巡抚的政权之下」(20节)。公会的代表知道,若要将耶稣致于死地,他们一定要把耶稣交给罗马巡抚,还要有令人信服的证据,才能按罗马的法律判他死刑。 当时犹太人在宗教上要交圣殿税,从十三岁开始交,至死为止;在政治上则要交罗马政府的税,从十三岁交到六十五岁,六十五岁後不需要交税。圣殿税的税负竟然比罗马的还要重!而他们却用这种问题来设计耶稣。要注意的是:犹太人交殿税必须用圣殿的钱,不可用罗马钱,通常犹太人会在圣殿外面兑换圣殿用的钱 (所以才有商人在圣殿外面设摊位专作兑换的生意,祭司们更与之勾结抽成。耶稣洁凈圣殿,挡了他们的财路);罗马政府并不承认圣殿的钱,所以交罗马政府的税必须用罗马的钱。 「是否该缴纳税给该撒(罗马政府)?」在巴勒斯坦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并且不止一 次引发暴乱。这个问题并不单纯是金钱方面;事实上,这则税项并没有对百姓构成沉重的负担。问题的中心乃是一些对宗教有著狂热的犹太人,宣称除了神以外,没有别的君主,除了神以外,不可向别的人上贡。由此可知,这一个问题乃是宗教问题,许多人为此而宁死不屈。基於这个缘故,这些犹太人公会的特使便想藉此而陷耶稣於两难之中。假若耶稣回答说不必向该撒上税,那麽他们便可以立即向罗马巡抚告发,肯定可以把耶稣拘捕入罪;假如耶稣回答是要缴税的话,祂的支持者许多都会疏远祂,特别是那些热烈拥戴祂的加利利人。 耶稣却巧妙地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一个政权有权发行货币,便自然有权徵收税项,因此耶稣说:「该撒的物当归给凯撒」。意思是:既然你们接纳和使用该撒的货币,你们也必须承认该撒有权徵收课税。但是,耶稣继续说:「神的物当归给神」,这是什麽意思呢?犹太人也好,基督徒也好,他们既然享受国家所给予的种种权利,就要遵守世俗的国家的法律,做个好公民,在国家的事业上奉献出一份力量。但有一个领域是在世上国家的权势之外,是完全属於神的。在属灵的神的国度裏,他们就要敬畏神,做个忠心的好管家,在一切事上为荣耀神而行。耶稣的回答向这些心怀不轨的人,表达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不要用任何政治的理由,来论你的信仰、使你拒绝交税。身为一个国民,交税是你的义务;同样地,身为一个神的子民,必须诚诚实实来敬拜神!愿你我时刻谨记这个原则,在生活上处处荣耀神!

365天灵修之旅-第282天

经文: 有一天,耶稣在殿里教训百姓,讲福音的时候,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上前来,问他说:“你告诉我们,你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给你这权柄的是谁呢?”耶稣回答说:“我也要问你们一句话,你们且告诉我。约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是从人间来的呢?”他们彼此商议说:“我们若说‘从天上来’,他必说:‘你们为什么不信他呢?’若说‘从人间来’,百姓都要用石头打死我们,因为他们信约翰是先知。”于是回答说:“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耶稣说:“我也不告诉你们,我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耶稣就设比喻对百姓说:“有人栽了一个葡萄园,租给园户,就往外国去住了许久。到了时候,打发一个仆人到园户那里去,叫他们把园中当纳的果子交给他;园户竟打了他,叫他空手回去。又打发一个仆人去,他们也打了他,并且凌辱他,叫他空手回去。又打发第三个仆人去,他们也打伤了他,把他推出去了。园主说:‘我怎么办呢?我要打发我的爱子去,或者他们尊敬他。’不料,园户看见他,就彼此商量说:‘这是承受产业的,我们杀他吧,使产业归于我们!’于是把他推出葡萄园外,杀了。这样,葡萄园的主人要怎样处治他们呢?他要来除灭这些园户,将葡萄园转给别人。”听见的人说:“这是万不可的!”耶稣看着他们说:“经上记着: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什么意思呢?凡掉在那石头上的,必要跌碎;那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 路加福音 20: 1-18 受难周的星期二可说是”最长的一天”,又称”辩论日”。四本福音书很详细地记载了耶稣在这一天与犹太宗教领袖们的言语交锋。这一天裏,我们看见耶稣长期以来和犹太人领袖们的衝突达到了最後的阶段。他们一开始就反对祂,然後越演越烈。我们的主所要应付的是祂那个时代裏最聪明、最有权势的人。在这段记载中,我们看见耶稣和这些人面面相对,作最後一次的短兵相接。祭司长、法利赛人、文士、和撒都该人轮番上阵质疑耶稣,又设言词陷阱要陷害耶稣。但耶稣的回答充满智慧,辩得他们哑口无言,一一知难而退。「从那日以後,也没有人敢再问他什麽」(马太福音22:46)。接下来叁天的经文,我们要跟随耶稣的脚踪,欣赏这场二千年前精彩的辩论会。 首先,犹太人的领袖们对这位受百姓欢迎但威胁他们权威的耶稣,又怕又恨,就用第2节的问题:「权柄何来?」来找杀祂的把柄。他们问题的後面是,他们根本不愿相信耶稣有权柄。的确,从人的层面上看来,他们没有错。祂既不是祭司,也不是文士,更不是长老,而且祂在公会中末占一席之地,因此他们的问题在理智上是很有效的攻击。他们所期待的,就是要耶稣斩钉截铁的承认祂自己就是弥赛亚,神的儿子。这样,他们便好把一早预备好的亵渎的罪名加诸祂身上,可以当场把祂拘捕。 耶稣的回答很有智慧,祂要他们回答:「约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是从人间来的呢?」(4节) 这是反问他们,施洗约翰的权柄是那裏来的?要点在於,他们对这问题的答案,也正好回答了他们自己刚才提出的问题。众人都知道,约翰见證耶稣就是弥赛亚 (约翰福音1:29-37,参2/28灵修),也知道他承认自己是这位弥赛亚的先驱 (约翰福音1:24-28,参2/18灵修)。如果他们同意约翰的权柄来自神,他们就必须承认耶稣就是弥赛亚,因为约翰曾经这样说过;如果他们否认这说法,百姓便会起来反对他们,因为百姓都相信约翰是先知。耶稣所说的话和所行的事,足以證明祂是仗著神的权柄,尼哥底母已经看出这个道理 (约翰福音3:1-2,参3/13灵修),只是祭司长们故意不肯承认罢了。 接著,耶稣转向百姓,有感而发,一连讲了「两个儿子」、「兇恶园户」、「娶亲宴席」叁个比喻来责备他们 (记载在马太福音21:28 到 22:14)。路加福音只记录了一个「兇恶园户」的比喻 (9-18节) 。这比喻的意思是显而易见的。葡萄园代表以色列这个国家 (以赛亚书5:1-7)。园户则是以色列的统治者,而以色列便是委託在他们的手中;僕人代表被逼迫和杀害的先知;爱子乃是指耶稣自己。犹太人的领袖恶待神的先知,杀害祂的儿子 (10-15节)。因此在终局裏头,神要处置他们,连圣殿也要毁灭,把本归以色列的恩典给予外邦人的教会

Continue reading365天灵修之旅-第282天

365天灵修之旅-第281天

经文:  虽然如此,官长中却有好些信他的,只因法利赛人的缘故,就不承认,恐怕被赶出会堂。这是因他们爱人的荣耀过于爱 神的荣耀。耶稣大声说:“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来的。人看见我,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若有人听见我的话不遵守,我不审判他。我来本不是要审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弃绝我、不领受我话的人,有审判他的-就是我所讲的道在末日要审判他。因为我没有凭着自己讲,惟有差我来的父已经给我命令,叫我说什么,讲什么。我也知道他的命令就是永生。故此,我所讲的话正是照着父对我所说的。” 约翰福音 12:42-50 和合本 当时对主耶稣的反应有两种人,第一种是:虽然见过许多神蹟,却仍不肯相信的人。不肯相信的原因或许很多,但是可用「硬心」来形容 (参昨日经文)。今天不少人也是如此,即便见了神蹟,心眼还是蒙蔽,不肯相信。现在我们会看到另一种人——虽然信了耶稣,却不敢公开表明的人。在约翰的记录中,这种人以犹太人的官长居多 (42节)。这些人不是不想信,而是不敢信。他们的心思陷在极大的挣扎裏,想做一件两面讨好的事,就是「秘密的门徒」。因为他们恐怕一旦公开地作了耶稣的门徒,会遭致极大的损失。 人往往有一种矛盾的价值观念,这是很奇怪的,由於他们还有一些私心,因此往往不敢冒险。犹太人官长有一点像这个样子,他们明知耶稣是对的,也知道统治者同僚想除灭耶稣。然而他们不敢冒险公开承认祂。因为他们若这样做,很可能绝了他们自己的前途,像那个瞎子一样,给赶出会堂 (约翰福音9:34,参7/30灵修)。这个代价太高,他们自觉付不起。他们不甘心为著主耶稣的缘故失去今生的好处,就是落在「爱惜自己生命」的陷阱裏 (约翰福音12:25),因此不敢起来为真理说话,宁可过一种自欺欺人的信仰生活。「这是因他们爱人的荣耀过於爱神的荣耀」(43节),这句话是约翰对这种人的控诉。这种纯理智上的信心,事实上是最大的不信。他们宁愿失去神的荣耀而保留今生短暂的好处,这是最愚昧不过的。 从昨天及今天的经文,我们看到耶稣被犹太人官长们厌弃 (约翰福音中,”犹太人”特指官长及宗教领袖们),似乎不论祂行再多的神蹟、讲再多的教训,都无法挽回他们刚硬不信的心。接著我们又看到「耶稣大声说:」(44节),这不是第一次耶稣大声说话,但却是约翰福音记载的耶稣最後一次大声说话,显明主的心中焦急,因为祂知道再这样下去,毁灭将是他们不可逃避的命运。所以耶稣又强调:「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来的。人看见我,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44-45节)。人藉著耶稣和神相遇,信他的,就是信神;看见他的,就是看见神。此种相遇产生两种结果,各有不同的审判:「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裏。若有人听见我的话不遵守,我不审判他。我来本不是要审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弃绝我、不领受我话的人,有审判他的─就是我所讲的道在末日要审判他」(46-48节)。 这是约翰福音中再叁强调的真理——耶稣来世上的本意,不是要审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神差遣耶稣到人间来,不是为了生世人的气,乃是为了「爱」;不过耶稣既然来了,就牵涉到审判。这话怎麽说呢?比如说,我们若以完全无私的爱来对待一个人,而他却不领情,那麽我们的爱,对他来说就成为了审判。这是约翰福音经常强调的真理:由於爱,耶稣到世上来,但祂来却牵涉到审判。耶稣是神的试金石,一个人对耶稣抱甚麽样的态度,也就怎样审判了自己。 最後,耶稣说祂所有的言论都不是凭著自己讲的,而是差祂来的天父叫祂说什麽祂就说什麽,祂一切的作为都是秉承天父的旨意 (49-50节)。这一位记载这些事的,是一直与耶稣同在的门徒,当他写本书时,他是在回溯当年往事,他也知道事情结局如何。当耶稣该做的事做完了,该说的话也说尽了,面对硬心悖逆的犹太人,祂还能怎麽办呢?就这样,约翰完结了耶稣论自己向耶路撒冷犹太人所作的见證。耶稣要叫犹太人官长接待祂为弥赛亚,但他们选择拒绝相信,甚至议定要治死耶稣,耶稣只好尊重他们的选择。 约翰福音记载从此以後 (12章之後),耶稣就不再对犹太官长发出教导,但其他福音书记载,祂仍对百姓发出教导。这是约翰福音特别的安排,显示毁灭的结局已经定了,因为他们已选择不接受耶稣。耶稣转而将祂死前最後的教训、劝勉和安慰的话,只说给祂的门徒听。

365天灵修之旅-第280天

经文: 他虽然在他们面前行了许多神迹,他们还是不信他。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主啊,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主的膀臂向谁显露呢?他们所以不能信,因为以赛亚又说:主叫他们瞎了眼,硬了心,免得他们眼睛看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以赛亚因为看见他的荣耀,就指着他说这话。 约翰福音 12:37-41 主耶稣在祂的作为中,有一些奇妙的證据,證明神是藉著祂工作;从祂口中出来的话中,也有一些奇妙的證据,證明祂就是神。祂行了许许多多的神蹟,「他们还是不信祂」 (37节)。即使證据确凿,当时的人就跟数百年前,旧约先知以赛亚那个年代的人一样,仍然不肯相信。为什麽犹太国的领袖们明明亲眼见到耶稣的神蹟、也亲耳听了耶稣的见證,他们却仍然不信耶稣呢?这是圣经中一个难解的问题。约翰在这裏的回答是说这正好应验圣经的话:「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主啊,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主的膀臂向谁显露呢?」(38节) 约翰好像在说:这个不足为奇,这正是预言的应验!从前先知的话早就说到这种情形了。这是对旧约预言最有意思的註释。以赛亚说的这段话,当然有其当时代的应用,但是先知的话也有其永存不变的原则。在先知时代所显明的人心悖逆的原则——「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如今在耶稣的工作中完成其最终的应验! 约翰接著解释他们不信的原因。「他们所以不能信,因为以赛亚又说:主叫他们瞎了眼,硬了心,免得他们眼睛看见,心裏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39-40节) 根据这段经文,乍看之下好像是神故意弄瞎他们属灵的眼睛,免得他们看见了神蹟,而且用心领悟了,就回头过来,还要大费周章的去医治他们。事实上并不是这麽一回事,我们必须记得,除非一个人先存心刚硬,否则神绝不会使人硬著心。因为神的心意是「他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提摩太前书2:4);「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得後书3:9) 神并非故意不让这些人相信祂,而是这些人已「选择」了一辈子对抗神,甚至固执到不肯尝试了解祂的信息,这些人的心变得越来越刚硬,就不能归向神了。对这样的人,神并没有强迫他们相信,只有任凭他们罢了。虽然神蹟能證明行神蹟者是出於神,仍不能叫不愿意信的人相信,因为这等人不是缺少證据,而是缺少「愿意接受證据」的心! 神不会阻止人相信,祂准许人所作的决定。如果在那麽多神蹟面前,人们还是拒绝它们所作的證明,有一天这样的选择只好被神所准许,那时他们就要开始瞎眼了。这种不信的原因以赛亚早已预言了。神会准许人的某种决定和态度,因为人自己「已经」作了这样的选择。当留意的是,这个原则也适用在主的门徒身上。多少时候,我们就是没来由地固执到一个地步,完全不肯顺服圣灵的感动,硬著心非要偏行己路不可。圣灵轻声的呼唤,神话语的感动,硬是被我们置之不理,抛诸九霄云外。 除非一个人先存心刚硬,否则神绝不会使人硬著心。愿主的话提醒我们,留意圣灵微小的声音 (列王记上19:12),常使自己的心柔软,好让主作工在其中!阿们。

365天灵修之旅-第279天

经文: 耶稣说:“这声音不是为我,是为你们来的。现在这世界受审判,这世界的王要被赶出去。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耶稣这话原是指着自己将要怎样死说的。众人回答说:“我们听见律法上有话说,基督是永存的,你怎么说‘人子必须被举起来’呢?这人子是谁呢?”耶稣对他们说:“光在你们中间还有不多的时候,应当趁着有光行走,免得黑暗临到你们;那在黑暗里行走的,不知道往何处去。你们应当趁着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 约翰福音 12:30-36 为甚麽天上要打破沉寂而发声说话呢 (28节)?请先注意耶稣身边的人的不同反应。有人说,打雷了;其他的人说,有天使对祂说话 (29节)。然而耶稣却说:「这声音不是为我,是为你们来的」(30节) 对那个突来的声音,虽然他们听不出其内容,也不明白其意思,它却是一个超自然的显现,要重新引起他们的注意。这声音不是为了叫耶稣知道祂的祷告已蒙应允,而是为了试验并坚固听众的信心。这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说出人们往往按著各人心裏的光景,对於神的话,有不同的领会。神的话一出来,立刻显出人们心裏的光景如何。儘管从天上而来的信息是为他们发出,启迪耶稣的身份和工作,群众却听得走了样,而成为雷声或天使的声音。 接著那个声音之後,耶稣继续启示祂最後得荣耀的真理:「现在这世界受审判,这世界的王要被赶出去。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31-32节)。对拒绝基督的人来说,基督替他们受死牺牲的十字架,成了他们被定罪的證据,也可说是一种审判;但主耶稣在这审判中承担了信徒的罪 (因十字架上的牺牲),信徒因此不再被定罪 (约翰福音3:17-18,参3/16灵修)。「世界的王」指的是魔鬼撒但,当始祖犯罪被逐出伊甸园之後,从此与圣洁的神隔绝,而落在魔鬼的权势掌控之下。你也许会说:我怎麽没有感觉正被魔鬼控制呢?但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不是凭你我的感觉来决定的。一个人若不是属神的,就一定是属魔鬼的,没有中立地带 (参罗马书6:16)。现在的世界是给撒但霸占的,但神从来没有把地放弃,神一定要收回这地。耶稣就一再的宣告,神的国要在地上建立,神的权柄必要在地上通行如同在天上通行一样! 当我们读福音书时,是否看见祂是在和人背後的恶魔争战?祂与撒旦争战,为要将我们从它的权势中拯救出来。这个争战在十字架上得到最後完全的胜利:「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32节)。虽然耶稣说这话是指著祂要怎样死去,但是祂也说出了祂这样死去的结果。从原文看「被举起来」有两种涵义,一为在钉十字架时,被从地上举起来,因而钉十字架是福音的中心;但它也有「被尊崇」的意思,意为:我们尊崇耶稣基督就可将各种人引向祂。 众人不明白耶稣所说,要被举起来有何意思。他们大惑不解。他们虽然知道耶稣自认是弥赛亚,但他们根据对旧约圣经的了解,认为弥赛亚会永远活著 (参以赛亚书9:7;诗篇89:36;诗篇110:4;但以理书7:14;弥迦书4:7),因此他们不能接受弥赛亚会死的说法 (34节)。儘管耶稣的神蹟和教导如何表明祂的身份,但犹太人仍然固执於他们的「永存的基督」,却不知道没有十字架就显不出基督来。十字架带进了「死而复活」的事实。这是众人认为愚拙的时,却是神那深不可测的智慧 (参哥林多前书1:18-29)! 当犹太人还在「人子」这个词上绕圈子的时候 (34节下), 耶稣并没有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要他们注意的是「光」(参1:9,3:21,8:12),是认光,不是认人。祂说:「光在你们中间,还有不多的时候,」他们想要撲灭这光,不久後就要把祂置之死地。因此祂说:「应当趁著有光行走,免得黑暗临到你们。那在黑暗裏行走的,不知道往何处去。你们应当趁著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35-36节)。犹太人问人子是谁?耶稣说,「人子」就是「光」,是叫人脱离黑暗而为「光明之子」的那位,也就是耶稣自己。

Continue reading365天灵修之旅-第279天

365天灵修之旅-第278天

经文: “我现在心里忧愁,我说什么才好呢?父啊,救我脱离这时候;但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名!”当时就有声音从天上来,说:“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还要再荣耀。”站在旁边的众人听见,就说:“打雷了。”还有人说:“有天使对他说话。” 约翰福音 12:27-29 主耶稣想到那即将发生在祂身上的事,想到十字架,想到祂孤单一人要背负全人类的罪,并与神隔绝,承受神为罪所发的震怒的时候,祂的心都碎了。祂心裏就忧愁起来,说:「我现在心裏忧愁,我说甚麽才好呢?」(27节上) 这时祂该怎样祷告神呢?应否求父神救祂脱离这时候呢? 使徒约翰在本段经文记录了耶稣的「挣扎」,和祂的「胜利」。他也透过经文告诉我们,甚麽因素使耶稣的挣扎变为祂的胜利。耶稣的人性鼓励祂逃避十字架,在忧伤之中,祂转向父神祷告说:「父啊!救我脱离这时候」(27节中)。耶稣说这些话,乃是站在人子的地位,说出人性在十字架面前的软弱。没有人愿意在卅叁岁就死,也没有人希望死在十字架上 (犹太人认为那是一种咒诅,参加拉太书3:13; 申命记21:23)。这是祂的为难,也是祂的挑战。这是人性面临危难时所必然的反应;主耶稣是神也是人,祂在人性裏,与我们是一样性情的人 (希伯来书5:7;雅各书5:17),所以祂也会哭,也会忧伤难过 (约翰福音11:33,35)。 不过,耶稣在此所忧伤难过的,并不是怕死,而是怕因担世人的罪而被父神离弃 (马太福音27:46)。但很快的,祂又顺服地祷告说:「但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27节下)。显然,面对十字苦架,主耶稣虽有挣扎,最後却是顺服的。耶稣若不用付上代价,过得舒舒服服的,那麽祂能顺服神,倒也没有甚麽可誇的。真正的顺服不是发生在平安稳妥中,真正的顺服是心裏极端害怕,却仍然遵行神的旨意。这正是耶稣所表现的顺服。 让我们注意接下来耶稣说的话以及所发生的事。耶稣说:「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名!」(28节上),主耶稣并没有求要脱离十字架的使命,祂只希望父的名能得荣耀。祂关心神能得到荣耀,轻看自己的安全享乐。因为神爱世人,祂晓得人子耶稣的心灵感受,就有声音从天上出来,说:「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还要再荣耀」(28节下),作为对耶稣祷告的回答,人类历史中已经成为过去的一切,特别是在神的儿子耶稣的传道工作上,在祂所启示的人性的意义上,以及在祂以言语作为所启示出神心意的事上,这一切都包括在这一句话裏面了。耶稣传道的生涯中,已荣耀了神的名。救主叁十年在拿撒勒默默度过的光阴,叁年传道工作中所行所说的神蹟与教导,都大大荣耀了天父的名,但神将会因著基督的受死、埋葬、复活与升天,受到更大的荣耀! 神为什麽在此时说话呢?在神的声音背後,有一些深远的意义。这是神直接的声音,是很重要的真理。我们注意到耶稣在其一生当中的重要时刻,都听到神的声音:祂在受洗之後开始去做神所託付的工作时,曾听到神的声音 (马太福音3:16-17,参2/20灵修);祂在变貌的山上,决定走向耶路撒冷十字架的道路时,也听到了神的声音 (路加福音9:34-36,参7/7灵修);现在祂预备走上十字架时,又听到了神的声音。 神对耶稣这样行,也会对我们每一个人这样行。神若差派我们行走一条道路时,祂不会不给我们指示或方向。祂託付我们一项任务时,不会让我们凭著自己薄弱的力量去做。神不是沉默的,在我们遭遇太多困难的时候,若留心听,神总会对我们说话,使我们满有能力去应付一切的难题。所以,问题不在於神不说话,乃在於我们不留心听,就像旁观众人所表现的一样。 如果我们的馀生要像耶稣一样,为荣耀神而活,就必须在优先次序、人际关係及其他一切事情上有所改变。有时候,这意味著选择一条难走的道路。即使耶稣也曾经历过这挣扎。当耶稣面临叉路时,祂究竟选荣耀神、成就神旨意的路,还是选择自己过舒适生活的路呢?我们也面对同样的抉择,到底要为自己的目标、舒适、快乐而活,还是为那爱我的神的荣耀而活呢?「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25节,10/3灵修)。神正邀请我们,以我们的生命来荣耀祂。这实在是生活的唯一道路,除此以外都只能算是生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