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灵修之旅-第120天

经文: 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马太福音 5:48 耶稣用一句话来总结祂对律法精神的诠释:「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完全』就是完美毫无瑕疵,按希腊文的意思,一件东西倘若完成了它被造的目的,就称为『完全』。 所以一个人倘若成全了他受造的目的,他就是『完全』。那麽,人受造的目的是甚麽呢?在圣经裏有明确的指示:「神说:『我们要照著我们的形像,按著我们的样式造人。』」(创世纪1:26)。人受造是为要有神的形像和样式,要具有神的一切美善,有慈爱、公义、圣洁的本质。这也是耶稣给我们行事为人所定的标准,是过去登山宝训的实现,也是我们一生所要追求的目标。我们可能无法达到完全的地步,但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在追求的路上? 回顾过去一週所读的经文,耶稣定义了什麽是「胜於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马太福音5:20)。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只是按著律法的明文规定行事的义,神的义却超乎这一切,因为神是鉴察人的内心 (参历代志上28:9;箴言16:2;路加福音16:15),连那些隐藏的不良的动机,在祂面前也无所遁形。这就是神所定的进天国的标準。 主耶稣对我们的要求多麽高,竟要我们的完全(完美)像天父的完全一样,我怎麽可能做得到?不必害怕,主既吩咐我们追求完全,就必定会帮助我们。主看重的是一颗「愿作的心」(哥林多後书8:12),只要我们愿意,祂会带领我们一生朝著「完全」的目标前进。 耶稣说祂靠著天父才能做事(参约翰福音5:19),这是主给我们的一条钥匙,可以开启活出「天国的义」的门,要诀就是「效法基督」(哥林多前书11:1)。我们要多多默想主耶稣的生平事蹟和言行,不断加深对耶稣的认识,并不断提高心灵品格完美的标準,让耶稣住在我们心裏,掌管我们的行事为人 (约翰福音15:5)。也就是说,凡主耶稣靠著神所能作到的,我们靠著主的帮助也同样能作到。 每一个信主悔改,蒙恩得救,获得属灵生命的神的儿女,都应该是开始追求完全的人。如果一个人不肯追求完全像天父完全一样,也就等於有罪不肯悔改一样。耶稣的要求固然极高,但是换个角度想,这岂不是说明主耶稣祂无限地爱我们、宝贵我们、看重我们吗?就是因为祂希望我们今生活得有意义,在将来还要带我们到天上去,在永生中和祂同享荣耀。祂是如此深爱我们,因此才对我们的心灵品格提出如此高的要求。祂对我们的要求越高,也就是祂越爱我们的明證!

365天灵修之旅-第119天

经文: “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吗?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吗? 马太福音 5:43-47 「天国的义」是远远地超越人的天然生命所能作的,所以对我们的老我来说,耶稣在「登山宝训」的教导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今天的经文又是一个例子,它可说是登山宝训的中心部分。耶稣说:「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44节)。爱那爱我们的人很容易,一般人都做得到;但要爱仇敌与逼迫我们的人,就必须要战胜人类的天性本能才行。谁能做到呢? 不要忘记:「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马太福音19:26)。主耶稣所说的话不是只给门徒的要求而已,而是祂用自己的生命,一一把天国的义活出来的见證:祂能体恤众人所认为不该怜惜的人;祂也能在十字架上为钉死祂的人求赦免。「爱你的仇敌,为逼迫你的祷告」是惟有耶稣基督住在我们心裏,才能做得到的,因为只有神可以把人从自私的本性中释放出来。若没有耶稣基督的帮肋,没有人可以根据这些原则而生活。  耶稣的这个教导,或说是命令,简而言之,就是「爱」与「饶恕」。这正是天父在我们这些罪人身上的作为:祂爱我,赦免了我的罪,所以我也应该以「爱」回应,毕竟,得罪神这样的大恶都能被赦免,人们得罪我的小恶岂不也该被饶恕?「爱」与「饶恕」不是选择性的,不是只饶恕自己所爱的人而已,「因为他(天父)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45节)。饶恕,不仅是一次的行动,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为的是要使我们进入基督的每一个应许里。 「饶恕」并不容易,「饶恕」不是要我们只提起情感去接纳别人,还要我们在道义上,从心底决定要除掉自己内心的憎恨。 饶恕别人正是我们经历神的饶恕的明證,是真正悔改的表现。我们若说是认罪悔改,却还抱有任何的不饶恕,那就是没有承认所有的罪。神的儿女们用「爱」与「饶恕」反映出天父的真实性情,我们行出爱与饶恕的时候,就是在向世人表明天父的本性,用行动来向他们述说:「神爱世人」(约翰福音3:16)。

365天灵修之旅-第118天

经文: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 马太福音 5:38-42 在新约很少有经文所包含的基督教伦理,比这段经文更多。这是基督徒生活道德的特徵,它将基督徒与他人的行为分别出来。耶稣开始提到最古老的律法:『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又可称为「一报还一报」。这个律法是旧约时代道德的一部分 (出埃及记21:23-25;利未记24:17-20;申命记19:21),虽然乍看之下这好像是野蛮与残忍的法律,实际上却是恩典的萌芽,是出於爱怜的动机,因为: 它对报仇加以限制,伤害人的必定要受刑罚,但决不能超过受害者所受的伤害; 它决不是放纵个人,给予他们一报还一报的权利,而是给法官一条秉公审理的原则(参申命记19:18-19); 即使犹太人自己,也没有完全照字面执行,因为按字意的执行可能反而成为不公正,它很可能将一只坏的眼睛或一坏的牙齿,代替了好的眼睛或好的牙齿,因此他们也使用罚金抵偿所造成的伤害; 读圣经不可以偏概全,这一段绝不是旧约道德的「全部」,旧约中也有极丰富的怜悯,如利未记19:18; 箴言24:29, 25:21-22。(取材自《每日研经丛书》) 耶稣来了,祂将「律法的精义」向我们解开,祂告诉我们:不但不要冤冤相报,更不要与恶人作对 (39节)。这是祂这段话的中心思想。耶稣举了四个例子来说明这个原则。 第一个例子祂提到被人打右脸,就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人打 (39节),这裏的「打」是用手背打,是一种对被打者的侮辱。 第二个例子中,法庭只能取裏衣作保,外衣必须还给人作暖身之用,但耶稣却说连外衣也给他 (40节)。 第叁个例子乃指耶稣那时代,罗马帝国的军人常常骄傲地在其藩属国耀武扬威,他们有权当街强行抓伕,强迫非罗马公民替他们扛行李走一里路。一般人碰到这种事,都会愤愤不平,但是耶稣教训我们,碰上这种人,扛完一里路後,再主动替他们扛第二里路 (41节)。 第四个例子则要求我们,要情愿帮助别人的需要

Continue reading365天灵修之旅-第118天

365天灵修之旅-第117天

经文: “你们又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背誓,所起的誓总要向主谨守。’只是我告诉你们,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 神的座位;不可指着地起誓,因为地是他的脚凳;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又不可指着你的头起誓,因为你不能使一根头发变黑变白了。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 马太福音 5:33-37 至今为止,耶稣的登山宝训中所有的讲论,都是犹太人早已知道的事情,是他们从小到大所听的教训。为什麽耶稣要再次提醒他们呢?因为犹太人只明白律法条文的表面,那只能处理人的行为,无法处理人的心思;但耶稣却把律法的「真义」告诉他们,是神放在律法中的心意。 今天的经文谈到「起誓」,在一般人看,简单的起誓没甚麽错,何况旧约圣经也没有禁止起誓,这也是神的律法所要求的 (出埃及记22:11)。堕落了的人说话难取信於人,才需要指著比自己大的起誓 (希伯来书6:16)。神因为人的软弱不信,也曾指著自己起誓 (希伯来书6:13),因为神体恤人的软弱,只有指著自己来起誓。祂的应许本来坚定,添上起誓,双倍保證绝不更改 (希伯来书6:13-18)。(取材自《启导本圣经》)  那麽,为何耶稣却说「甚麽誓都不可起」(34节)呢?原来在耶稣的时代,「起誓」已发展出两种弊端:第一种是「滥用起誓」。人们常用最没有意义的方式,在不必要的时候起誓。比如说,许多人用『以你的生命』、或『以我的头』、或者『愿我永不见以色列受安慰』做他们话语的保證,他们口说神圣的言语,却毫无遵行誓言的诚意。第二种弊端是「虚假起誓」。犹太人若指著神的名起誓,就必须绝对的遵守 (民数记30:2);但若避免提及神的名所起的誓,比如说指天、指地、或耶路撒冷、或他的头起誓,就不一定要遵守。这是一种十足十的伪君子行为。耶稣禁止我们做这样的人。 耶稣不要我们藉著著一些东西起誓,其中原因有二:第一,你没有理由用一些东西起誓,因为它们根本不是你的。你不可以对神起誓,或是用自己或别人的生命起誓,「你不能使一根头髮变黑变白了」(36节),意思是你无法掌管自己的生命,因为这些都不是你的;第二,如果你用甚麽东西起誓,却又做不到你所保證的,那就羞辱了你藉以起誓的那样东西或那个人。人只有在自己的话不够好的时候才会起誓。因为在人的罪性面前,「起誓」已经变成一种工具。比如说,今天法庭上也要求人按手於圣经上发誓,这样就能保證他们一定说真话吗? 欲使誓言有效,先从自己的「心」开始吧!这也是耶稣在登山宝训中一再强调的重点。 耶稣说:「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37节),这才是起誓的真义:基督徒根本不需要起誓,他的品格应当使起誓成为完全不必要的,不用起誓来加强或保證他所说的是实在的。他本身是一个怎样的人,才是他的担保与證明。 “不可起誓”是一般原则,并非绝对原则.这裏并没有禁止在公堂上起誓。耶稣自己便曾在大祭司面前起誓,以證实祂的身分 (马太福音26:63-64)。保罗也曾起誓求神作證,證明他所写的是实话 (哥林多後书1:23;加拉太书1:20)。

365天灵修之旅-第116天

经文: “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下入地狱。” “又有话说:‘人若休妻,就当给她休书。’只是我告诉你们,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叫她作淫妇了;人若娶这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 马太福音 5:27-32 不可奸淫」是十诫中的第七诫(出埃及记20:14;申命记5:18),犯此诫的人可被处死刑(利未记20:10)。 但耶稣所写下的乃是在神看来,姦淫不但是指禁止的「行动」,也指禁止的「思想」。祂特别指出这是「心中的罪」,即使人没有实际触犯律法所禁止的罪行,但他若生了恶念,那就是罪。 耶稣说的这话是何等严厉!但祂乃是发自爱心,为要把这已被「罪」所扭曲的人心矫正回到正途。主耶稣从十诫中选了杀人(马太福音5:21-22)、奸淫这些基本的事来讲论,就是要刻意来说明什麽是那「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马太福音5:20)。在耶稣所诠释的标準之下,令人不禁要问:谁能达到这样的标准呢?然而,神的圣洁使祂毫不妥协, 十分坚定,这就是神的标準! 我们知道,撒但像射火箭一样,忽然间射进我们的心思里面,使我们产生一个污秽的意念,这个不是罪;但是甚麽时候你从心里喜欢这个提议并接受它,这就变成罪了。我们永远不可禁止鸟从我们头上飞过,但是我们绝对可以拒绝鸟在我们头上做窝。所以耶稣讲到这段话以後,立刻接著说:「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 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29-30节) 首先,圣经里没有一个思想,要我们当右眼犯罪了,真的把眼睛剜出来;这不是耶稣的意思。关於主的话语,我们一定要明白其精髓和涵意,不能把它纯字句化了。这段经文是要我们除去所有犯罪的机会。当罪来到门口的时候,人没有拒绝那个罪,若等到它进入了内室,就已经太晚了。所以主告诉我们,对於犯罪的机会,要当机立断地拒绝。 在摩西之前的时代,以色列人对婚姻的态度是随便的,妻子不能因任何的理由与丈夫离婚,而男人却可以「任何理由」与他的妻子离婚。因此摩西定了一个制度来保护女性,使负心的丈夫不能随随便就将妻子撵出家门,他必须正式写休书 (参申命记24:1)。在写休书这段时间里,或者他会意识到自己的愚昧而留下他的妻子。但是耶稣更进一步解释,丈夫没有道德权利来终结婚姻关係,祂说:「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32节),暗示不贞洁(而不是随便写封休书)才是惟一准许离婚的理由,因为任何一方不贞洁的行为,是破坏了夫妻一体的命令 (参马可福音10:7)。

365天灵修之旅-第115天

经文: 所以,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你同告你的对头还在路上,就赶紧与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给审判官,审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监里了。我实在告诉你,若有一文钱没有还清,你断不能从那里出来。” 马太福音 5:23-26 律法只能处理人的行为,却无法处理人的心思,就是在约束人的心思意念上也显得无能为力,因为它只有消极的追讨作用。但神是鉴察人心的神,祂看到人里面的隐情,祂也万不以有罪为无罪,所以人虽没有犯罪的行动,但是却有犯罪的心思,这样在神面前已经是给判定有罪了。天国是重看人心里面的光景,外面虽没有行动,可是心里有了倾向,就已经落在定罪里了。因此,耶稣接著针对犹太人的「献祭」,深入说明它的真实意义。 神对献祭的人,有甚麽要求呢?「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来献礼物」(23-24节)。耶稣说这番话,目的在提醒犹太人去回想一个他们早已知道,也永远不应该忘记的原则:「献祭」的意义原是十分单纯的——如果一个人做错了事,这行为破坏了神与他之间的关係,献祭是祈求神的饶恕并恢复彼此间的关係。但要使献祭有效果,必须包括「认罪」与「真实的悔改」,否则献上的祭物就完全没有用处。因此,若在献祭时想到了他与别的弟兄之间的嫌隙,即使他是被人得罪的一方,也必须主动去弥补那嫌隙,否则献祭是无效的。 耶稣很清楚的说明一个基本的事实──我们必须先与人和好,否则就不能说我们已与神和好。主仿佛是要引导我们进入他自己美好的经历,就要我们对神所爱的人付出爱心与同情﹔没有一件事比这种心胸更能让我们在祈祷中自由的亲近神,有信心的能力。 有时我们不懂为甚麽祷告没有效力?原因也许正是自己未能清除这个障碍。但是耶稣知道,人的本性是爱惜自己,那怕是叫别人受损害,也要考虑怎样去保护自己。每个人在神面前最难对付的就是「自己」。要一个人去主动和好已属不易,尤其自己是”受害人”时,更是难上加难。所以祂用另一个例子来说明不愿和好的後果(25-26节),叫我们掌握机会去「及时和好」。祂话说的很严肃:「若有一文钱没有还清,你断不能从那里出来」(26节)。这些话是很严厉,稍微顾惜自己多一点的人,甚至听不下去,更何况说要实际的去作。但耶稣已明明的说过,若不肯这样作,「献祭」就不会被神所接受,那结局就是永远不得见神的面。 神看中那些爱祂和遵行祂命令的人,也看中他们的供物。人不是因献祭而得神的喜悦,反而是因为人本身已得到神的喜悦,他的供物就得到神的悦纳。

365天灵修之旅-第114天

经文: “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做,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我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 “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断;凡骂弟兄是拉加的,难免公会的审断;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 马太福音 5:17-22 一一一一一一一 耶稣在今天这段言论中要纠正犹太人对祂所持的错误观念,他们以为祂要来废除旧约的律法,以另一种新的宗教规条来代替,但祂却斩钉截铁地重申律法的权威。祂论到律法时那敬虔的态度,连犹太拉比和法利赛人都比不上。耶稣说的『一点』(18节),在形式上正如符号『,』,意思就是比一点稍大一些的字母都不能废去。字母中最小的部分为『一画』,就是我们所谓的衬线(serif),即在字母下的突出部分。例如英文字母’I’的上下两諯的细线。耶稣的意思是说:律法是如此之神圣,任何最细节的部分,也不许将它抹煞。 那麽问题在那裏呢?为什麽後来犹太人以耶稣破坏律法的缘故而致祂於死地呢?原来主耶稣不是说律法和先知错了,而是说「使用」律法和先知的人错了。犹太的文士和法利赛人从旧约律法(神颁布的)原则中,又自行(不是神指示的)推论出成千上万的规则和条例来。比如说,律法说:「当遵安息日为圣,这一日不可工作」,他们就问:什麽叫做工作?然後定义一大串琐碎的规则条例,要求犹太人遵守。我们从第叁世纪的一本犹太律法摘要书——米示拿(Mishnah) 就看得出它是何等琐碎冗长:包括了六十三种不同法律,英文就有八百页之多。 犹太公会或长老执法时,注意的只是外面可以看到的违规行为,他们完全不在意人的「心思意念」如何。说实话,若要比「外表的敬虔」,没有人能够赢得过文士和法利赛人,所以耶稣才会说:「你们的义、若不胜於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20节)。但文士和法利赛人并不能真的进天国,因为耶稣来,亲自将律法的真义向他们解开,祂把律法由「外在的行为」,剖析到「内在的意念」。如今日经文说,第六条诫命”不可杀人”(21节),祂的解释是:「凡骂弟兄是拉加(废物)的,难免公会的审断,凡骂弟兄是魔利(笨蛋)的,难免地狱的火」(22节)。耶稣对律法的诠释与扩张,达到了极致。将这原已难以落实的律法,再增加了无限的难度,使渺小无力的人,只能对律法作高山仰止的敬畏,与不可企及的完全绝望。 律法并不因为人做不到就被废弃,这是神给进天国的人所定的标准,是不能降低的,因为神是圣洁和公义的。神知道人靠自己绝对无法达到律法的要求,於是差遣独生子耶稣基督到世上来,藉著祂的死以满足律法的要求,使那些信祂的都被神算为义 (无瑕疵, 罗马书4:4-5)。这就是为什麽耶稣说他来是要「成全律法」(17节),而不是废掉律法。若是废掉律法,祂就不用死在十字架上了! 就在人对於律法严格的要求感到完全绝望的时候,藉著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凡信祂的人竟然就可以满足律法的要求!耶稣为人类开拓了一片崭新的契机,使这令人心生畏惧的、冰冷的、人类无论在外表的行为或内心的意念都无法落实的律法,透过十字架的救赎,竟然一变成为新的温暖的爱的律法。这是神奥秘的智慧,也是神的爱,是我们有限的人永远也无法测透的。

365天灵修之旅-第113天

经文: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马太福音 5:13-16 一一一一一 我们已经查考了耶稣「登山宝训」的「八福」。其实,耶稣说的八福,就等於是叫人成为祂的门徒,只是祂没有明说罢了。知道了「八福」之後,接下去要怎麽做呢?这就是今天起要学的功课。现在耶稣明白地指出,实现这些品格的目的,就是要祂的门徒们产生「影响力」,去影响那些还在天国门外的人,他们必须『是』「世上的盐」(13节)、「世上的光」(14节),为天国的扩展起积极的作用。 注意耶稣不是叫我们「『作』世上的盐、世上的光」,而是说我们「『是』世上的盐、世上的光」。这不是行为的要求,而是「生命本质」的要求。用『盐』来比喻是什麽意思呢?『盐』有属灵的涵义:它有调味的作用,有医治(杀菌)的功能,有防腐的作用,更有立约的用意,表明永久。也就是说,耶稣要我们身体力行祂的教训,服务人群,仗义执言,像盐一样让世上的人领会天国生活的甘美,使人的生命风味美好,因为无论你上哪裏去,都把耶稣一併带去了。 耶稣又用『光』来比喻,如同人点灯就是要发光,灯就是要装在灯臺上的,灯不需要上什麽特别的课程,它就是被设计成发光的。「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14节)。这段话我们听来也许没有太多的感觉,但是犹太人一听就懂了,因为他们每年都要上到耶路撒冷去朝圣,而圣城是明显可见的。基督徒也是被设计来发光的,要在黑暗的世界裏发出光来,使人明显易见。所有这一切的目的,就是「荣耀神」(16节)!耶稣是这样生活的,我们也应当这样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叫人看见神,在我们的行为上叫人遇见神,这是天国子民的生活态度,我们不是为自己活,乃是为了彰显神的荣耀而活。  不要以为只有神蹟方能「显出神的作为」。主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没从十字架上下来——没有我们所定义的「神蹟」出现,但是,十字架却是神的大能、神的智慧 (哥林多前书1:18-22)。神拯救世人的大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5:8)。神怎样在我们身上得荣耀?不是藉我们光宗耀祖,出人头地,也不一定需有人所定义的「神蹟」,而是「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16节)。

365天灵修之旅-第112天

经文: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 马太福音 5:10-11 一一一一一一 耶稣说:「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这是八福之八。耶稣从不讳言,假使有人选择跟从祂,便会遭受逼迫困苦,早期基督徒们所忍受的逼迫痛苦,就是最好的證明,也是今日的我们难以体会的。第八福,是针对为义受逼迫的人所发出的特别的、有福的应许。 凡是「 虚心」、「哀恸」、「温柔」、「饥渴慕义」、「怜恤」、「清心」、「使人和睦」,即效法基督的人,不是这个世界可以接受和理解的,所以,他们也必会像基督一样,因而走上被这个世界譭谤、排斥、逼迫、驱逐、甚至钉上十字架上的不归路。 使徒保罗说︰「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摩太後书3:12)。这种逼迫在不同情况下,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有时来自国家,如古时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逼迫;有时这种逼迫来自其他宗教或教派,如犹太教对早期基督教会的逼迫,以及罗马天主教会在中古时期对持守圣经纯正信仰的基督徒长达一千二百六十年的逼迫;有时这种逼迫可能来自家庭,如主耶稣指出的︰「父亲和儿子相争,儿子和父亲相争;母亲和女儿相争,女儿和母亲相争;婆婆和媳妇相争,媳妇和婆婆相争」(路加福音12:53);「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马太福音10:36)。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当认识到,一切逼迫的临到,最终也是要通过主的许可。若是主不许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临到我们。 为义受逼迫」似乎是种基督徒独有的命运,但奇妙的是,在耶稣的口中,这种本来痛苦的「命运」,竟然成为他们最後「有福了」的根据!善於扭转命运的神,在这裏又再次颠覆了世人对福气的看法,「为义受逼迫」乍看之下令人害怕退缩,但耶稣却告诉我们,这是神赐给我们的「福气」。 「福」在何处呢?耶稣调校我们的「眼光」,叫我们从今生短暂空虚的事物移开,转而聚焦在那『永恒』的神国之上:「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12节)。祂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份繫于永恒,世界不是我们最终的家乡,我们的家乡是天堂。把我们属灵的眼光放大放远,尽管在世上要经历许多困难、忧伤与逼迫,尽管一些神的应许似乎未曾兑现,一些祈求似乎未得应允,一些情况似乎很不公平,这是因为还不到故事的结局! 我们在世的时间并不是我们生命经历的全部,必须等待到达天堂时,後半部的经历才会揭晓。故此,我们要靠「信心」才能在世上过客旅的生活。事实證明,历世历代对基督教会的逼迫苦害及众多基督徒的殉道,不但没有消灭教会,反而产生了石破天惊般的震撼力,让世人看到天国存在的可信性,从而嚮往天国,并最终归向真神。 人生在世是一项暂时性的任务。要善用我们的人生,必须不忘两个事实:第一,和永恒相比,人生极其短暂;第二,尘世只是暂时的居所,我们不会在这裏停留很久,所以不必太过依恋。求神帮助我们学习从他的眼光去看人生。大卫祷告说:“主啊,求你使我明白我在世的年日何其短暂,让我瞭解我在这裏只能再留片刻。”

365天灵修之旅-第111天

经文: 太5:9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 神的儿子。 马太福音 5: 9 耶稣说:「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这是八福之七。「…的儿子」是标準的希伯来语法,是希伯来文中描述一个人的品格或工作的用语。比如说,「和平的儿子」意思是带来和平的人,「劝慰子」是指能够劝勉安慰人的人。使人和睦的人”按原文字义也可译为”使人得平安的人”,因为”和睦”这一字根也含有和平或平安的意思。 因此,耶稣说的这一福,实际上就是说: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他们是作了神所做的工作。促进和睦的人,就是加入了和平的神所作的工作 (罗马书15:33;哥林多後书13:11;帖撒罗尼迦前书5:23;希伯来书13:20)。「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因为他们彰显了天父的性情,而最足以彰显天父之形像的一点,乃是将平安带到人间,即耶稣在世上所作的。 生命就是学习如何去「彼此相爱」,神要我们珍惜关係,即使有裂痕或衝突,仍然努力去弥补维繫。神赋予了我们重建关係的使命 (参罗马书12:17-18;哥林多後书5:18-19),因此,新约圣经很强调与人相处的教导 (参腓立比书2:1-2;哥林多前书1:10,6:5)。懂得与人和睦相处,是灵命成熟的标记。假如你要神赐福你,你就要成为「使人和睦的人」,努力去解决纷争,因为神的旨意是要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神之间建立和平。使人分离的人是作撒但的工作,使人和睦就是作了神所悦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