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灵修之旅-第262天

经文: 耶稣设一个比喻,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说:“某城里有一个官,不惧怕 神,也不尊重世人。那城里有个寡妇,常到他那里,说:‘我有一个对头,求你给我伸冤。’他多日不准,后来心里说:‘我虽不惧怕 神,也不尊重世人,只因这寡妇烦扰我,我就给她伸冤吧,免得她常来缠磨我!’”主说:“你们听这不义之官所说的话。 神的选民昼夜呼吁他,他纵然为他们忍了多时,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吗?我告诉你们,要快快地给他们伸冤了。然而,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吗?” 路加福音 18: 1-8. 在过去的经文中,耶稣讲到祂将要被这世代弃绝,接著离开这世界回父神那裏去,然後,还要再回来提接祂的选民,并审判世界。紧接著在今天的经文中,耶稣透过比喻的方式,教导神的选民:在祂离世之後,直到祂再来的这一段时间,我们留在世上,将会如同寡妇一样,受我们的对头 (就是这个世界的王撒但,以及属於牠的世界) 逼迫而遭遇许多的苦难。如果我们不因苦难退後,反而常常祷告不灰心,就必能经历神是公义的,必将患难报应那加患难给我们的人。使用一个负面的不义的官作比喻,更衬托出至善至美的神的可贵。恒心祈求,尚且能感动一个不义的官,何况神呢?这个比喻中有八个隐喻的强烈对比: 对比     明文                

Continue reading365天灵修之旅-第262天

365天灵修之旅-第261天

经文: 他又对门徒说:“日子将到,你们巴不得看见人子的一个日子,却不得看见。人将要对你们说:‘看哪,在那里!看哪,在这里!’你们不要出去,也不要跟随他们!因为人子在他降临的日子,好像闪电从天这边一闪直照到天那边。只是他必须先受许多苦,又被这世代弃绝。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样。那时候的人又吃又喝,又娶又嫁,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洪水就来,把他们全都灭了。又好像罗得的日子;人又吃又喝,又买又卖,又耕种又盖造。到罗得出所多玛的那日,就有火与硫磺从天上降下来,把他们全都灭了。人子显现的日子也要这样。当那日,人在房上,器具在屋里,不要下来拿;人在田里,也不要回家。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丧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我对你们说,当那一夜,两个人在一个床上,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两个女人一同推磨,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门徒说:“主啊,在哪里有这事呢?”耶稣说:“尸首在哪里,鹰也必聚在那里。” 路加福音 17:22-37 耶稣将神国的降临分成两个部分,昨天我们所读的,祂对法利赛人的回答是第一部分,即神国已在人间,因为耶稣道成肉身来到世人当中。「神的国就在你们心裏」(21节) 那裏有耶稣基督作主,那裏神的旨意实行,那裏就是神的国;那裏有人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为生命的主,那裏就是神的国。 回应了法利赛人提出的问题後,耶稣转向门徒说了这一番话。这段讲话预言了祂的再来。这是耶稣谈神国的第二部分,当祂再来时,神的国才要全备地实现。令人不甚明白的是,耶稣才刚对法利赛人说:「神的国就在你们心裏」(21节),怎麽转过头就说到将来「祂要再来」的事上了呢?祂甚且告诫门徒:祂再来的日子不会有预告,因此来不及作準备 (31节)。为什麽祂要对门徒说这些话呢?「祂将再来」又与法利赛人的问题:「神的国几时来到?」有何关连呢? 原来,耶稣是教训门徒,不可学法利赛人要看神国降临的兆头,而应该「随时都作好準备」,迎接神国的来临!祂提醒门徒,不要在眼见的範围中太过在意去找神的国,而要随时预备好自己,等候神的国的显现,免得迷失在世界里。主耶稣再来以前,人的心若迷失在世界中,他只会看见社会的生活一切如常,人又吃又喝,又买又卖,又嫁又娶,又建造房屋,又换新车子,又添置新发明的用具,世界并没有出现甚麽异样的事,外面的情形虽是如此,与实际的情形却全不一样,正像洪水来以前,也像所多玛被焚烧前一样,可是主耶稣突然就来了,灾难立刻就发生,不信的人和他们的所有,在转眼间就完了,因为主降临的时刻既快,又普及全地,像闪电一样 (24节)。 耶稣特别提及挪亚 (创6-8章) 与罗得 (创世纪19章) 这两个人的历史,说明神国的降临不是偶然的。人心里若是儆醒,一定能看见并领会主降临前的迹象。从挪亚来说,那是在救恩上的预备自己,趁著那日子来到以前,要解决自己得救的问题;而从罗得来说,那就是生命成长上的预备自己,生活上不追求得胜,将来见主面的时候,就只好像罗得一样,从似乎是丰富而变成一无所有,凄凄凉凉的仅仅得救而已 (亦参哥林多前书3:11-15)。主耶稣要我们丰丰富富的进入神的国,我们若不明白主的心意就不对了。因此,『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凡想保存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丧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32-33节),不要被属地的事物綑绑了我们的心,像罗得的妻子一样,虽然脱离了所多玛的毁灭,但仍旧是枯萎在神救恩的丰富以外。所以我们的心要多受天上事物的吸引,好好的预备自己,等到主降临的时候,我们仍是站在主的那一边。 『我对你们说,当那一 夜,两个人在一个床上,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两个女人一同推磨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34节),耶稣不是在这裏教导「被提」的事,这是一种修辞说法,即有人丧掉生命,有人得保存生命。谁是属主的,谁就被取去,主认得谁是真正属祂的人,没有人可以假冒的。每一个人只负个人的责任,不能带同别的人一起被取去,父母不能带儿女,丈夫也不能带妻子。主不会漏掉一个属祂的人,也不会错取了与祂的生命无份的人。这就是要在救恩的把握上预备等候迎见主的原因。 当门徒问在那裏有这事时 (37节,参23节),耶稣引用了当时的一句谚语:「屍首在那裏,鹰也必聚在那裏」,意思是:当看见圣经所豫言的末世各种异常景象,就知道主再来的日子近了;当各样条件都成熟的时候,事情便告发生。世界还是照常吃喝,嫁娶、买卖。但耶稣再来时,整个过程就要结束;一切犯罪的事都要告终,新的秩序将要建立起来。只有与神国相关的事物才能存留。值得注意的是,信主得救的人虽然有份被耶稣「取去」,若是我们没有追求过得胜的生活,就会像罗得的妻子一样,虽然脱离灾难,但在基督台前的审判中

Continue reading365天灵修之旅-第261天

365天灵修之旅-第260天

经文:  法利赛人问:“ 神的国几时来到?”耶稣回答说:“ 神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人也不得说:‘看哪,在这里!看哪,在那里!’因为 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 路加福音 17:20-21 法利赛人会问耶稣「神的国」这问题,是他们对这个问题特别有兴趣吗?倒不尽然。第一,他们根本不信耶稣是弥赛亚,所以,当这些法利赛人知道耶稣正要往耶路撒冷去,就问祂,「神的国几时来到?」意思说,「你既是弥赛亚,何时才设立神的国呢?」大概带有奚落讽刺耶稣的意思。当时人们普遍地相信,祂就要去建立神的国了,那是他们对於 「建立神国」的瞭解。我们的主在祂整个事工中,一直使祂感到为难的是,官长和百姓对神国都抱著错误的观念。他们只期待一个世上国度的建立。他们期待有一天罗马的势力崩溃,罗马的暴政告终,那时就有一个物质的国度被建立起来。耶稣在祂一切的教训中,始终极力抨击这种错误的、物质化的观念。 其次,因为法利赛人是宗教领袖,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他们相信自己可以藉著守律法规条得救。当我们瞭解这点,就能明白耶稣回答的意思。祂的回答包含二点消极、一点积极的因素。第一点消极的回答是:「神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耶稣所用的原文辞彙,是医生用来表示怀疑病人有某种病徵,而进行详察,细审,甚至窥探(在原文带有敌意)。因此我们的主宣告,因为神的国不是物质的,乃是属灵的,非人的肉眼所能看见,更非那些带有批评的眼光和带著敌意的人所能看见。第二点消极的回答是:「人也不得说:『看哪,在这裏!看哪,在那裏!』」意思是,神国来时绝不会只影响某一个地区,因此人们不能说,这裏是神国的中心,或说那裏是神国的枢纽。接著祂作了一个积极的宣告。祂说,「神的国就在你们心裏(心裏:或译中间)。」耶稣知道法利赛人内心最深的意念,祂多次责备他们假冒为善,外面看来乾凈,裏面却盛满污秽。神国的样子好像在他们中间,实际上神国的真谛却不在他们心裏。他们的心眼瞎了,自然认不出耶稣这位代表神国的人子,此刻就正在他们当中。 我们曾经研读过,「国」就是表明主权,「神的国」就是神的主权执行的範围 (马太福音6:10,5/4灵修),不单是在地上,也是在全宇宙中。纵览圣经的记载,人类历史重複著这样一个经历,那就是历史的的起伏,大至邦国,小至个人,是在乎神并祂的国。而神的国既不属於这世界,因此当耶稣说『神的国就在你们心裏』的时候,那意义是非常重大的。等於说,祂把祂的期望,祂的爱,祂的心意,祂造整个世界的目的,都放在我们信主的人里面了。祂给我们的託付是何等重大!但你可知?祂的权势固然高及诸天,远达穹苍,如诗人所说,『耶和华在天上,在地下,在海中,在一切的深处,都随自己的意旨而行』(诗篇135:6 ),但在人的心裏,祂却必须付出很大代价才能找到一片落脚之处。就算找著,很多时候祂仅能暂时居住,因为不知何时,我们又改变心意,把祂屏挡於心门之外。

365天灵修之旅-第259天

经文: ​ 耶稣说:“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那九个在哪里呢?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 神吗?”就对那人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路加福音 17:17-19 在福音书众多的神蹟故事中,这是最具感染力的其中一个,结构精鍊,字字珠矶,几乎每一句都涉及路加在他的福音书和使徒行传中所关注的一些大题目。骤看之下,这故事像是在谕人要作个感恩之人:人有需要来求主,然後经历需要的满足,而终於人感恩讚美的必要。但这只是一个「人本」的角度,只是表面的认识。更深入来看这神蹟故事的话,会发现它展示的,并非只是人的感恩讚美或忘恩负义那麽简单,而是耶稣所要表达的「神的心意」。即使耶稣数次惋惜世人的「小信 」(连使徒也不例外,见故事上文,路加福音17:5-10,9/9灵修),但最终的问题是人未认识神,也不明白祂的作为。这个故事在赤裸裸地暴露人性的同时,更清楚地展示「神的君尊的行径」和「耶稣中保的身分」。 首先,耶稣虽没有直接应许要医治他们,但这十个长大痲疯的人还是得了医治,并洁凈了。可是只有一个外族人回来谢谢耶稣。路加在这裏刻意突出这外族人的感恩之情,使得犹太人——所谓神的选民——相形之下更显得不义。这是一种「地位逆转 statu reversal」的写作表达法:原被视为不义的反成为义;原应为义的竟成了不义。反讽之情不言而喻。这故事之前的财主和拉撒路 (路加福音16:19-31),便是典型地位逆转的例子。这两个故事都表达出神的恩典是临到万邦的,并无偏待人之心。 再者,撒玛利亚人是在途中发现自己痊癒後,立刻折返的。他虽没有去见祭司,但耶稣宣告:「你的信救了你了」 (19节),为什麽只有他一个的「信」救了他?那九个人不是也得了医治吗?可见他回头到主前感恩时,耶稣又额外给他另一种恩典,这是「恩上加恩」 (约翰福音1:16),是其他九个得不著的——就是灵魂也得了拯救。耶稣的宣告无疑带著祭司的权柄,为求洁净之人完成赎罪。这是耶稣身份的张显。如此,耶稣就成就了比任何医生能给予的更大的医治,比任何祭司能成就更完全的救赎。 最後,神不偏待人,但却要在人身上得著荣耀。耶稣虽因著人的愚昧,和信心中的短视,心中有极大的叹息,但在祂的叹息中却表露了祂的心意:『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神麽?』(18节),耶稣的心所看重的,就是「神的荣耀」,祂在地上的生活,全是表明了这一个心意,祂自己是为此而活,也教导人该为此而活。人亏缺了神的荣耀,耶稣就来恢复神的荣耀,当人归荣耀给神时,耶稣的心就喜乐了,那怕只有一个人归荣耀给神,祂的心也感觉到舒畅。於人看来,感恩图报是件合宜不过的事,只是神不希冀人的报答,人亦无法报答神。但人若不能报答神,又能如何面对神的宏恩?这撒玛利亚人以「荣耀神」的行为和「感恩」的动作为回应。事实上,耶稣并不是由「人该作甚麽?」来看这件事。作为神恩典的出口与神人之间的中保,耶稣并不问:「其他九人岂不知他们理应回来荣耀神麽?」而是问:「其他九人岂不知神要求他们荣耀祂麽?」人的「理应」是出自神的「要求」。这里涉及的并非风俗习惯和良知常识,而是对神的本性和祂救恩行动的一种认知。 耶稣为撒玛利亚人预备的,是人的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恩典 (参哥林多前书2:9)。祂愿意洁净那些等候、寻找祂的人,和拯救回应祂的人。这正是福音,是真理之所在。而我们这些蒙恩的人应该明白,我们当作的,是「凡以感谢献上为祭的,便是荣耀我」(诗篇50:23),向神感恩,归荣耀给祂。

365天灵修之旅-第258天

经文: 耶稣往耶路撒冷去,经过撒玛利亚和加利利。进入一个村子,有十个长大麻风的,迎面而来,远远地站着,高声说:“耶稣,夫子,可怜我们吧!”耶稣看见,就对他们说:“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他们去的时候就洁净了。内中有一个见自己已经好了,就回来大声归荣耀与 神,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这人是撒玛利亚人。耶稣说:“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那九个在哪里呢? 路加福音 17:11-16 按昨日经文,耶稣使拉撒路复活之後,因犹太人领袖阴谋要杀害祂,「就离开那裏往靠近旷野的地方去,到了一座城,名叫以法莲,就在那裏和门徒同住」(约翰福音11:54)。以法莲大概是在耶路撒冷北方山区靠近伯特利的一个小镇 (参右图)。现在,路加说祂「往耶路撒冷去,经过撒马利亚和加利利」(11节),这句话表面看来是矛盾的,因为按照地理位置,加利利和撒玛利亚在北,耶路撒冷在南,主耶稣若要往耶路撒冷去,照理应该往南走才是,怎会往北走呢?如果你已对耶稣有较多的认识,你当知道耶稣常常这样作,祂的心总是放在那些患难困苦中的人身上;在人的苦难面前,祂日夜奔走,夙夜匪懈。虽然祂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耶路撒冷,但在旅途中,祂却常常为了人的需要而改道 (参约翰福音4:3-30; 路加福音8:26-39)。今天,祂又再次专程前往北方,并不是顺道的。这一次祂要遇到什麽样的人呢? 耶稣走过撒玛利亚,遇见了十个麻疯病人,这十个长大麻疯的人,一定是听过耶稣所行的医治神迹 (马可福音1:40-45),才来寻找他。长麻疯病在当时是不治之症﹔患上此病的被人当作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谁都不愿靠近他们一步。根据律法,他们要把衣服撕裂,也要蓬头散髮,蒙著上唇,在街上喊叫说:「不洁净了!不洁净了!」(利未记13:45-46)。这是一个如此清楚而美丽的故事,几乎用不著甚麽解释。然而,我们也不妨稍停下来,强调其中的几件事。 第一、苦难使人谦卑。那十个人中间有一个是撒玛利亚人。「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约翰福音4:9),但我们看见那十个人因为同样的病而连结在一起了。在苦难的面前,一切的分歧似乎无关紧要了,人们会忘记他们以前所争论的,和引起他们分裂的事。问题在於一旦苦难过去,他们又都记起来了。很明显的,一旦麻疯得了医治,他们对耶稣的反应就开始不同。 第二、得医治的关键在信心。耶稣并未说要医治他们,只打发他们去给祭司察看。因此他们前去,乃是凭著信心去。显然的,他们一动身就得了洁净。这裏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圣经中有许多的应许都是带条件的,在我们方面必须先遵行这些条件,然後在神方面才实现祂的应许。我们开始顺服的时候,神就开始赐福给我们。就如这些痲疯病人,如果他们要先看见他们的身体洁净了,然後再去,那他们绝不会得到医治。神等待著洁净他们,只要他们的信心一开始活动,祝福就来了。 第叁、神是喜爱施恩的主(弥迦书7:18)。无论其他长大痲疯的是否会回来感恩,神都仍然施恩给他们,使他们同样获得洁净,无分彼此。 第四、不作忘恩负义的人。经文故意强调那得医治回来感谢耶稣的是「撒玛利亚人」,一个犹太人素来所鄙视的人。一个以「神的选民」自许的民族,在这件事所表现出来的,竟然连一个他们瞧不起的外邦人都不如!作者的批判彷彿跃然於纸上。也许在犹太人看来,他们得医治是理所当然,但在作者路加的眼中,只有这撒玛利亚人得医治是名至实归。其实,许多时候我们的确对神缺乏感恩,在困难之中,我们会极迫切的祈求;但困难一过去,我们也忘记了神。不少人甚至连谢饭功夫也省下了。神赐给我们祂的独生子,往往我们却没有一语的道谢。 第五、心诚意真的感恩。路加在14至15节之间省略了一件事,他并无交代那撒玛利亚人是否给祭司察看後始回来见耶稣?按照摩西律法 (利未记14章,撒玛利亚人只接受摩西律法),撒玛利亚人必须赴基利心山让他们的祭司察看,若定为洁净,需再等待七日,然後献上赎愆祭和素祭,这才完成了洁净的礼仪,也才能够重新被社会所接纳。换句话说,若他要在完成洁净条例後才找耶稣,则必然是七、八天後的事,那裏还找得到耶稣?因此,撒玛利亚人是在途中发现自己痊癒後,并没有等到祭司的确认,而立刻折返的。耶稣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远比他自己能被社会重新接纳还重要。他心中所重的只是主,他所要作的就是归荣耀给神,他把主耶稣心里最看重的给活了出来,而主就是要得著这样的人!

365天灵修之旅-第257天

经文: 耶稣又心里悲叹,来到坟墓前;那坟墓是个洞,有一块石头挡着。耶稣说:“你们把石头挪开。”那死人的姐姐马大对他说:“主啊,他现在必是臭了,因为他死了已经四天了。”耶稣说:“我不是对你说过,你若信,就必看见 神的荣耀吗?”他们就把石头挪开。耶稣举目望天,说:“父啊,我感谢你,因为你已经听我。我也知道你常听我,但我说这话是为周围站着的众人,叫他们信是你差了我来。”说了这话,就大声呼叫说:“拉撒路出来!”那死人就出来了,手脚裹着布,脸上包着手巾。耶稣对他们说:“解开,叫他走!”那些来看马利亚的犹太人见了耶稣所做的事,就多有信他的;但其中也有去见法利赛人的,将耶稣所做的事告诉他们。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聚集公会,说:“这人行好些神迹,我们怎么办呢?若这样由着他,人人都要信他,罗马人也要来夺我们的地土和我们的百姓。”内中有一个人,名叫该亚法,本年作大祭司,对他们说:“你们不知道什么。独不想一个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国灭亡,就是你们的益处。”他这话不是出于自己,是因他本年作大祭司,所以预言耶稣将要替这一国死;也不但替这一国死,并要将 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从那日起,他们就商议要杀耶稣。所以,耶稣不再显然行在犹太人中间,就离开那里往靠近旷野的地方去,到了一座城,名叫以法莲,就在那里和门徒同住。 约翰福音11:38-54 在拉撒路死去的地方,耶稣启发众人,祂就是那位赐生命的主 (25-26节),现在是用事实来向众人展现祂神性的时候了。耶稣说:『你们把石头挪开。』祂有能力使人从死裏复活,难道不能吩咐石头挪开吗?这个命令的意义,在於後面祂与马大的对话:「那死人的姐姐马大对祂说:『主阿,他现在必是臭了,因为他死了已经四天了。』耶稣说:『我不是对你说过,你若信,就必看见神的荣耀麽?』」(39-40节)。犹太人相信,人死後灵魂会停留在身体附近叁天,故叁天之内,还有灵魂还壳复甦的希望;到了第四天,灵魂远离,身体开始腐坏,已全无复甦的可能。所以马大才反对耶稣这麽作。我们记忆犹新,耶稣不久前才对马大说:「你信这话麽?」马大说:「主阿,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神的儿子。」(27节)。很明显的,马大并不完全明白耶稣先前对她所说的话,因为她的信心仍停留在「眼见」之上。 世人都是先看见,然後相信;但我们信主的人乃是先相信,然後才看见。不在乎死亡的事实是如何确实,屍体朽坏的事实已经是人力无法挽回,但是,这些眼见的结局并不是真正的结局,问题是在人的信心有没有接上神所要作的工。人会被环境限制,神却超越一切的环境。只要人有「信心」,神的荣耀必定在人的眼前闪亮。没有甚麽大事是神解决不来的,人的信心一发出,神的荣耀也就立刻显出。而跨出信心的第一步,就是学习顺服主的话—众人果然把石头挪开 (41节)。当人有了信而顺服的反应,主耶稣就向父祷告。藉著这祷告,祂要叫众人知道,祂所显出的能力的源头是天上的父。让他们清楚知道,神的荣耀显出来,主要的目的不在叫拉撒路活过来,而是在證明主的身份:「父阿,我感谢你,因为你已经听我。我也知道你常听我,但我说这话,是为周围站著的人,叫他们信是你差了我来」(41-42节)。 接著,耶稣「就大声呼叫说,拉撒路出来!」(43节),有 人说,为甚麽耶稣必须大声喊呢?表面上好像是说祂必须大声呼喊,才能使拉撒路听见。但我们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往往在简单的事情裏面有深奥的道理。首先,耶稣扬声是为叫众人听见。祂刚才向父祷告,为要叫众人可以信;现在为了叫众人可以听见祂所作的,祂就扬起声音说话。但还有一点更重要的,乃是祂说话时是把已死的拉撒路当作能听见的人。马大和马利亚不会想到要呼唤拉撒路,她们也绝不会梦想到他能听见耶稣的呼唤。但耶稣好像是在对著一个能听见的人说话,因为在主的里面,没有死人, 只有活人! 约翰福音1-12章被称为「神蹟篇」,当中一共记载了七个神蹟;耶稣叫拉撒路复活也不是唯一使人从死裏复活的神蹟,祂曾经叫拿因城寡妇的独生子复活 (路加福音7:11-17),另外又叫睚鲁的独生女儿复活 (路加福音8:49-56; 马太福音9:23-26; 马可福音5:35-43)。但是耶稣叫拉撒路复活却是在耶稣所行的所有神蹟中,特别是使死人复活的神蹟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不单是因为用了整整一章(共57节)的经文来记述与描写此事,而且这是在约翰福音中耶稣受死之前最後一个公开的神蹟。正如其他神蹟一样,拉撒路复活的神蹟故然是椿惊人的神蹟,但我们不应只注重其”神蹟性”,更需注意其”神学性”,就是整件事件的”意义”。显而易见,在约翰福音中,拉撒路复活的神蹟是指向耶稣自己的复活,就是耶稣一生所行最大的神蹟。 约翰福音也记载了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的反应,他们的反应,正落实了耶稣以往的预言:他们不是真正亚伯拉罕的儿子 (约翰福音8:39),所以他们根本就不听摩西及众先知的话,就算是看到死人复活,他们也还是不信 (路加福音16:31)。请特别注意大祭司该亚法的话:「独不想一个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国灭亡,就是你们的益处」 (50节)——在所有的记载中,没有一样比他说的话更诡诈可恶!他不愿直接明白表达他的意思,却以漂亮的词句掩饰他那卑鄙的意念。可是请注意使徒约翰加进来的伟大註解,这句话按该亚法的观点而论,是如何的罪深恶极;但按另一个角度而言,却是光芒与美丽四射。约翰说该亚法所说的是他所不懂的,也超过他所盼望的:「『他这话不是出於自己』,是因他本年作大祭司,所以预言耶稣将要替这一国死。也不但替这一国死,并要将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51-52节)。该亚法所说的,本是一句最卑鄙的话,但是这一句最可恶的话,却被神掌握,把它扭转成为一个给与这将亡世界的福音与盼望! 连该亚法自己都不自觉的是,神透过他说出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关乎神的儿子「代罪而死」的预言。从这裏我们可以看到,圣经记载的不同人物的话语,往往有「超乎本文」的意思,是神加上去的「言外之意」,有更丰富的意思,是连说话者自己都不知道的

Continue reading365天灵修之旅-第257天

365天灵修之旅-第256天

经文: 马大说了这话,就回去暗暗地叫她妹子马利亚,说:“夫子来了,叫你。”马利亚听见了,就急忙起来,到耶稣那里去。那时,耶稣还没有进村子,仍在马大迎接他的地方。那些同马利亚在家里安慰她的犹太人,见她急忙起来出去,就跟着她,以为她要往坟墓那里去哭。马利亚到了耶稣那里,看见他,就俯伏在他脚前,说:“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耶稣看见她哭,并看见与她同来的犹太人也哭,就心里悲叹,又甚忧愁,便说:“你们把他安放在哪里?”他们回答说:“请主来看。”耶稣哭了。犹太人就说:“你看他爱这人是何等恳切。”其中有人说:“他既然开了瞎子的眼睛,岂不能叫这人不死吗?” 约翰福音11:28-37 在复活的神蹟尚未进行之前,我们看儿了一幅耶稣和马利亚在一起的最美丽图画。马利亚见到耶稣时,说了和马大完全相同的话:「主啊,你若早在这裏,我兄弟必不死」(32节,比较21节)。但是很显然的,马利亚的语气和马大不同。马大的意思大概是:当我们请你来的时候,你为甚麽不快一点来?而马利亚的意思则是:但愿你能早在这裏。话语是一样的,但是心中的意念却是不同。这由她们见到耶稣的表现可略窥一二,马利亚一到达,「就俯伏在他脚前」(32节),而马大却没有。在福音书中,我们总是看到马利亚以「敬拜」和「学习」的态度俯伏在耶稣的脚前。这位小女子实在可说是所有渴慕耶稣之人的代表。 耶稣看见马利亚哀泣,并看见与她同来的犹太人也哭,「就心裏悲歎,又甚忧愁」(33节)。这句话的原文直译是:「…就灵裏受义愤激动,自己难受起来。」表示情绪上极度的波动,并且似乎含有不悦甚或悲忿的成分。耶稣心裏自然想到因为人的「罪恶」,世上添了多少忧伤、苦难、死亡。这些都使祂内心痛楚。耶稣的感情是很丰富的,祂对人的体恤也是无以复加,祂岂会甘心看到拉撒路的死亡呢?祂一再为著人的结局与无知悲歎 (参33,38节)。祂看到人仍然在死的权下,活著没有指望,死亡的阴影笼罩著祂所看见的每一个人。祂想起了每一位患了”不至於死之病” (4节) 但最终却被死吞灭的人,更且看见人的顽逆不信,神一切的忿怒在祂裏面起伏著,使祂为之伤痛。祂感到激愤,「又甚忧愁」。祂把所有的痛苦都放在心中,这是祂何以感到激愤的原因。祂在自己身上承当一切从「罪」而来的悲哀。这是祂自动与忧愁联合,而这忧愁乃是因人的「罪」而产生的。这也是祂对引致忧愁的罪之义怒,这是对耶稣心肠之最奇妙的揭露。 接著「耶稣哭了」(35节)。这是新约中最短的一句。此处的『哭』指「流泪」,有别於33节的嚎啕大哭。对於「耶稣哭了」这个简单的句子已有不少的论著,我们当如何领会它呢?在这裏必然是指耶稣心裏激动不禁深深感叹。这是福音书裏最珍贵的事之一。当时的情况乃是祂面对著人的死亡,而且旁边的犹太人还对祂说:『你看他爱这人何等恳切。其中有人说,他既然开了瞎子的眼睛,岂不能叫这人不死麽?』(36-37节),这不是奉承的话,而是嘲笑的话。那人不相信耶稣,他们认为即使耶稣早一点来也没有用。这不禁令人思想,世人的顽逆不信,直奔死路,是否也是耶稣哭泣的原因之一呢? 有人对「耶稣哭了」这最短的一节经文,大惑不解。他们认为这是奇异故事裏的奇异行为。新约共记载主耶稣叁次哭泣:(1) 约翰福音11:35 (今日经文);(2) 为耶路撒冷哀哭 (路加福音19:41);(3) 在客西马尼园大声哀哭 (马太福音26:37, 希伯来书5:7)。新约中没有一次记载主耶稣笑,只有一次记载主耶稣欢乐 (路加福音10:21),正应验了旧约以赛亚书53:3的预言:「 他…多受痛苦,常经忧患 」。这些经文引起许多人纳闷,神的儿子会哭?简直是不可思议,也难以相信的事。既然神是无所不能,没有人的能力比得上神,因此神应该不会受任何感情因素的影嚮。他们认为神是不需要有情感的,不会怜悯人的,因为神太伟大了,没有做不到的事,祂根本没有理由来搭理渺小的人。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

Continue reading365天灵修之旅-第256天

365天灵修之旅-第255天

经文:  耶稣到了,就知道拉撒路在坟墓里已经四天了。伯大尼离耶路撒冷不远,约有六里路。有好些犹太人来看马大和马利亚,要为她们的兄弟安慰她们。马大听见耶稣来了,就出去迎接他;马利亚却仍然坐在家里。马大对耶稣说:“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就是现在,我也知道,你无论向 神求什么, 神也必赐给你。”耶稣说:“你兄弟必然复活。”马大说:“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耶稣对她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你信这话吗?”马大说:“主啊,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 神的儿子,就是那要临到世界的。” 约翰福音11:17-27 耶稣到了的时候,「拉撒路在坟墓裏已经四天了」(17节),耶稣刻意选在这个时刻才到,是因为犹太人相信,人死了四天後,灵魂才离开人体,然後身体开始腐烂,难以辨认。福音书并没有对马大和马利亚姊妹的心境著墨太多,但我们可以尝试设身处地想:她们可说是耶稣最亲密的朋友 (约翰福音11:5),当弟弟病重时,她们紧急地送信给耶稣,告诉祂:「主啊,你所爱的人病了」,他们有绝对的理由相信主会有所回应。但是她们焦虑的等呀等的,都看不到耶稣的影子。这时耶稣到底在那里?祂收到消息了吗?祂不知道这病的严重性吗?难道祂不关心吗?最後,拉撒路竟然死了,而耶稣仍不见踪影!两姊妹心中充满悲伤的同时,也必定对耶稣的行为感到十分挫折与无法理解。换作是你,当耶稣终於出现时,你会对耶稣说什麽呢? 马大见到耶稣时所说的话,似乎含有坦诚的抗议与失望的意味:「主啊,你若早在这裏,我兄弟必不死」(21节)。她好像在埋怨,你为甚麽不早一点来?马大的话是圣经中最合乎人情的言语之一,她不由自主地责怪耶稣,因她想不通的是:耶稣能在某处为完全不认识的人施行神蹟,开瞎子的眼、医治瘸子的腿,然而祂所爱的人在这里急切地需要祂的援手时,祂却不能即时来到!这是否你的经验呢?若耶稣能常常「準时」抵达的话,我们就可少受些折磨,不是吗?在一个步调很快的世界,我们已经习惯於期待每个意愿或需要,都有快速的回应,这几乎变成了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权利了。但神的作法却非如此,祂从不急促,有时在解决我们交託给祂的问题时,祂的动作会慢到令人无法忍受。而摧毁信心最剧烈的因素之一,便是「久候」,在长期等候当中,足以让一个没耐心的基督徒放弃,另寻它途。如果这正是你的情形,在放弃之前,请先好好地读完这个故事,耐心思想,你看到耶稣透过这个故事,要告诉你什麽信息吗? 马大虽然有不解与埋怨,但她同时又表示出对耶稣无法动摇的信心:「就是现在,我也知道,你无论向神求甚麽,神也必赐给你」(22节)。事实上,她的信心并不真是那麽一回事。她自以为有信心,可是她并不预期她的兄弟会再活过来。所以耶稣开始了这段对话:「你兄弟必然复活。」马大则回说:「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马大能够这样说是不容易的。因为犹太人相信人不分好坏,灵魂都会进到「阴间」去。阴间 (Sheol) 与地狱 (Hell) 不同,阴间并不是一个刑罚的地方,而只是一个阴暗的所在;所有的人都必须到阴间过模糊、阴暗、无力、没有生气仿若鬼所过的生活。这也是旧约圣经的共通的观念,请参阅诗篇6:5; 30:9; 88:5,10-12; 115:17; 传道书9:10; 以赛亚书38:18。 马大这段话说出犹太人对「来世」的信仰,但耶稣却为这个信仰加上活泼生动的新色彩:「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25-26节)。这是一个伟大的宣告!是约翰所记载耶稣的第五个「我是」:「我就是复活,我就是生命。(I am the resurrection

Continue reading365天灵修之旅-第255天

365天灵修之旅-第254天

经文: ​ 门徒说:“拉比,犹太人近来要拿石头打你,你还往那里去吗?”耶稣回答说:“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时吗?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至跌倒,因为看见这世上的光。若在黑夜走路,就必跌倒,因为他没有光。”耶稣说了这话,随后对他们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门徒说:“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耶稣这话是指着他死说的,他们却以为是说照常睡了。耶稣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我没有在那里就欢喜,这是为你们的缘故,好叫你们相信。如今我们可以往他那里去吧。”多马,又称为低土马,就对那同作门徒的说:“我们也去和他同死吧。” 约翰福音11: 8-16. 两天後,耶稣宣布他要去犹太 (7节),门徒都十分惊讶,他们记得前次犹太人要拿石头打耶稣 (约翰福音10:31,39)。现在到犹太去,从人的观点来说,无异是自杀。耶稣的回答不太好懂,但蕴含著伟大而永恒的真理。祂说:「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时麽?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至跌倒,因为看见这世上的光。 若在黑夜走路,就必跌倒,因为他没有光」(9-10节)。这是什麽意思呢?耶稣的意思是:你们所害怕的黑暗还没有到!就像白昼有十二小时,这十二小时过後,黑夜才来到,同样地,祂的生命也有定时,在父神所定规的时日未结束以前,祂乃是这世上的光,虽然黑暗必定来到,此时却仍属白昼,所以必须作父神所差派的工。耶稣告诉门徒们,祂遵行神的旨意,绝对顺服,故此祂不会在命定的时间前被杀害。祂在完成工作前,定会安然无恙。每个信徒也是如此。若我们与主同行,作祂所吩咐的事,世上便没有任何势力能在神所定的时候之先伤害我们。 耶稣以『白日』譬喻父神指派祂在世工作的时日 (参约翰福音9:4)。祂的回答有著属灵的意义,祂要门徒明白叁个要理: (1) 主的工若未完成,没有人能害祂; (2) 主既与门徒同在,也没有人能害他们; (3) 人若遵行神的旨意,就不至於在黑暗裏冒险行走。 对後代的信徒来说,这个真理仍然适用。白日必须过完十二小时,才能结束。白天的时间是一定的,不能缩减,也不能延长。在神的安排下,每个人的时间不论长短,都有他们的白天;而且白天既然有十二小时,那麽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时间去做他该做的事,没有人有藉口说他没有时间作主的工;更重要的,如果白日有十二小时,且只有十二小时,不可能延长,因此,时间绝对不可任意浪费。我们虽然有充分的时间,可是并不太多,所以必须加以充分运用,不可閒懒度日。 约翰笔下所记耶稣与人的对话,常像本段这类典型。耶稣先说一些听起来很浅显的话。继而引起别人的误解,然後耶稣作补充说明,使大家正确了解祂所说的。他告诉尼哥厎母必须重生的方式是如此 (约翰福音3:3-8)。他对井边的女人谈论生命的活水的方式也是如此 (约翰福音4:10-15)。耶稣先是说「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

Continue reading365天灵修之旅-第254天

365天灵修之旅-第253天

经文:  有一个患病的人,名叫拉撒路,住在伯大尼,就是马利亚和她姐姐马大的村庄。这马利亚就是那用香膏抹主,又用头发擦他脚的;患病的拉撒路是她的兄弟。她姐妹两个就打发人去见耶稣,说:“主啊,你所爱的人病了。”耶稣听见,就说:“这病不至于死,乃是为 神的荣耀,叫 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耶稣素来爱马大和她妹子并拉撒路。听见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两天。然后对门徒说:“我们再往犹太去吧。” 约翰福音11: 1- 7 接下来几天,我们要研读耶稣使「拉撒路死而复活」的神蹟故事。一般都承认,约翰福音十一章的这一段故事是有关主耶稣工作的记载中,最奇妙的一段。它多采多姿,满有生命,充满行动。其中奇妙的把悽恻和能力揉和在一起。它是一首愁怅的哀歌,又是一首得胜的凯歌。故事中显露出人类基本的光景,和主耶稣的能力与荣耀。在耶稣受难的巨幅图画展开以前,约翰记下这个动人心弦的故事,透过耶稣叫死了的拉撒路复活,證明「生命」与「复活」的权柄都在耶稣手中 (25节)。祂能赐人生命,叫人复活;祂自己当然可以战胜死亡,从死裏复活,成为荣耀的主! 在耶稣所行的所有神蹟中,这个神蹟具有独特的地位,因为约翰福音用了整整一章 (共57节) 的经文来记述与描写此事。正如其他神蹟一样,拉撒路复活的神蹟固然是椿惊人的神蹟,但我们不应只注重其「神蹟性」,更需注意其「神学性」,就是整件事件的意义。这亦是为什麽约翰福音一贯地称呼主耶稣行的「神蹟」为「记号 sign」,因为记号的作用乃像个「指路牌」,引导人通向这位生命的主宰。 在路加福音10:38-42 ,我们已经认识了马大和马利亚,拉撒路是她们的弟弟。这一家人是耶稣所爱的,祂最後数月在犹太及比利亚地方工作时,常到他们家借宿。在叙述整个故事之前,约翰特别提起马利亚用香膏抹主的事 (2节),那事记载在约翰福音12:1-8 。使徒约翰是在事情过後约六十年之久才写这本福音书的,但他心中仍然记得那件事,那事使马利亚显得突出,也使她在十二个门徒中间特别被纪念。 马大和马利亚为著她们弟弟拉撒路的病,『打发人去见耶稣,说:「主啊,你所爱的人病了」』(3节)。这姊妹两人可爱的地方是,她们的报信并没有要求耶稣到伯大尼来。她们知道这是不必要的,她们相信耶稣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来看他们。耶稣听到消息後说,「这病不至於死,乃是为神的荣耀,叫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4节),「这病不至於死」这句话不是指拉撒路不会死,事实上当报信的人到达时,拉撒路已经死了。因为伯大尼和耶稣所在的地方之间有一天的路程;耶稣在那裏仍然停留了两天 (6节)。然後祂又走了一天的路程到伯大尼。这样总共花了四天。後来马大说,「他死了已经四天了」(约翰福音11:39),所以往回推测,当报信的人到达时,拉撒路已经死了。但是主却说:「这病不至於死」。死亡并不是这件事最後的结局,不错,拉撒路是死了,但这事实乃是为著彰显神的荣耀,创造一个机会,叫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 约翰这样记载的理由,是要告诉我们,耶稣做事一向是照著神的计划和时间,而非受到人的劝服。特别是他在这裏加进了一句话:「『耶稣素来爱马大和她妹子并拉撒路』。听见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两天」(5-6节)。耶稣之所以停留两天,是因为祂「爱」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祂让足够的时间消逝,为要使人对於祂所要彰显的能力没有任何的怀疑。容许我们这样说,发生在拉撒路身上的事件,正是基督徒生活的特徵——耶稣常延到大约四天後才出现。祂常在我们哭泣、担忧、和不知所措後才会出现。若祂能準时抵达的话,我们就可少受些因祂的缺席所产生的压力。然而明瞭祂从未迟延,祂采取行动的时间表总是和我们的截然不同,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显然在神的计划和安排中,并没有所谓「紧急必办」的事,祂按著自己既定的时间表行事。连耶稣自己也是如此,祂在世上三十三年的日子,花在真正的服事上却只有叁年!想想在另一个十年、二十年里,祂可以医好多少人、传讲多少真理!因此我们必须凭著信心相信,「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八28)。 神不会向人类解释自己的行为,我们必须凭著对祂的信心,相信即使祂的目的和计划与我们十分不同,祂仍绝对公义,并且祂的时刻总是最好。为著我们至终的益处,祂在合适的时候才伸手干预。追问祂为何拖延的原因,并非必要的事。只要我知道祂爱我,且绝不会犯错,我何不满足地安息在祂的保护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