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 神的恩在他身上。每年到逾越节,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当他十二岁的时候,他们按着节期的规矩上去。守满了节期,他们回去,孩童耶稣仍旧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并不知道,以为他在同行的人中间,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在亲族和熟识的人中找他,既找不着,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过了三天,就遇见他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凡听见他的,都希奇他的聪明和他的应对。他父母看见就很希奇。他母亲对他说:“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他所说的这话,他们不明白。他就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他母亲把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里。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 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
路加福音 2:40-52
四福音书记载主耶稣成长过程的地方并不多,事实上只有马太和路加两本福音书提到。路加福音只告诉我们,当耶稣生下来满了八天,按著律法受了割礼;以及马利亚满了洁净的日子,把耶稣带到圣殿献与神 ,这两件事。除此以外,路加福音再没有提到主耶稣童年时代的任何事蹟。事实上,路加连远来敬拜这小孩的博士都没有提及;路加也没有提到祂是如何给带去埃及及返回 (这些事只见於马太福音)。这一切路加都没有提到。路加福音二章叁十九节只提到他们办完了把孩子献给神的事後,就回到加利利,并在拿撒勒住下来。此外对主耶稣童年所发生的事,只用了这句话交代过去:「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神的恩在祂身上」(40节)。
我们都很希望多知道主耶稣童年的事蹟,但奇怪的是,这些其他事蹟都没有记载下来。难道神不重视耶稣的童年时期,所以没让福音书的作者多记些细节吗?当然不是!那麽,为甚麽主耶稣的童年没有详细记载在圣经裏呢?原因是:神要叫我们知道,主耶稣作孩童的时代,跟其他小孩一般正常地成长,毫无分别。我们以为祂既是神人,称为以马内利,是神成为人,因此祂的童年必定是与众不同。但是神要我们知道:我们的主身为人子,是个完完全全的人,与所有的人一样,从婴孩开始,渐渐长大;祂和我们一样也要吃饭睡觉,祂也需要学习—学习阅读,学习写字,很多的事是要经过了学习祂才能懂得。祂幼时是个正常的孩子,有正常的童年,过正常人的生活。简而言之,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因此根本没有什麽特别好记的。
那么耶稣时代的犹太孩子是怎样教育长大的呢?根据近年圣经考古学和历史研究成果﹐认为新约耶稣时代﹐犹太人虽然失去自己真正的圣殿﹐但犹太孩童的教育一直没有中断过。犹太著名拉比描述当时的教育的地点仍然在犹太圣殿﹐圣殿有敬拜和教育两大功能。一般犹太孩童﹐五岁学习手抄摩西五经﹐十岁学习摩西五经的解释﹐十叁岁开始学习圣殿礼仪和十条诫命的解释﹐预备侍奉圣殿﹐十五岁研习如何成为拉比作出决定﹐二十岁追求生命的丰富﹐叁十岁属灵生命达到强壮的高峰。
一般犹太孩童成长过程中需要无数次书写和背诵记忆熟读摩西五经﹐以致今天在以色列大街小巷可以找到孩童背诵摩西五经时的熟练程度。我们可以从上述参考内容看出﹐耶稣基督是道成肉身的人子﹐他经历孩童和人生﹐他一定和父亲约瑟一同学习木工手艺﹐孝敬父母﹐努力学习圣经话语﹐直到神预备的时间来到﹐然後他出来传福音。
但是主耶稣在一切的平凡之中,也显出祂的不平凡,这种不平凡就表现在今天的经文之中:这孩子在身体、智力(心理)、灵性上都强健起来 (40节),祂对神、对人的关係都美好 (52节)。这是普天下为人父母者教养儿女的完美榜样,是一个「全面」且「平衡」的成长过程。何以致之?四福音中给了我们不少的暗示,说我们的主从小就是明白圣经的。祂不论在家或是在会堂必定是勤读圣经、熟背圣经的。比如说,有一次祂到圣殿,有小孩子喊著:和撒那!和撒那!祂就马上引用了诗篇第八篇的话:「你从吃奶和婴孩的口中完全了讚美的话」(马太福音21:15-16)。若非熟背圣经,神的话怎能随兴出口?祂有一次到拿撒勒会堂,就读以赛亚书六十一章1-2节 (参路加福音4:16-22),这段话是预言弥赛亚的到来。我们的主当时从会堂拿到以赛亚书经卷是厚厚的皮卷,没有分章,没有分节,也没有标点,若非熟读圣经,怎能及时地在密密麻麻的经卷中找到这几节经文?我们的主无论到那裏,神的话都在祂的口中。
圣经中沉默的耶稣童年少年时代好像一面镜子﹐无声地教导今天的基督徒用谦卑受教的内心﹐接受属灵的装备﹐终有一日可以为神使用。反思今天基督徒的属灵生命学习神的话语是根本﹐孝敬父母﹐认真学习﹐按照规矩行﹐明白圣经的含义和属灵教导﹐学习侍奉的功课﹐熟悉侍奉规章﹐耶稣基督无私摆上的榜样值得我们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