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一一一一一一
今天读的经文,是所谓「故事中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耶稣前去医治管会堂睚鲁的女儿 ,而在途中发生了第二个故事:祂医治了一个患有十二年血漏的女人。两个故事都与「信心」有关,而这血漏女人更是鲜明的把「信心」表达的淋漓尽致。
按照犹太人的礼仪律,一个患血漏病的妇人是不洁净的 (利未记15:25-33)。她所摸到的每 一件东西和每一个人,都要成为不洁净,所以她绝对不可以敬拜神,更要远避公众场所,不许与其他人有来往。这女人甚至不该站在围绕耶稣的群众之中,因为他们会受到她的不洁净所感染。这女人极其迫切的想要用一切方法,去摆脱那隔绝与羞辱的生活,是不足为奇的。
在摩西年间,神曾吩咐以色列人,在他们的外衣上作「繸子」,为要叫他们看见,便谨记遵行耶和华一切的命令 (参民数记15:37-41)。(当时的法利赛人将这些繸子作长了,是要彰显自己的虔诚)。这外衣大概是一块长方布,批搭在肩膀上,「繸子」在外衣的四角上。这妇人所摸的,就是这繸子。
若说睚鲁为女儿的悲伤是深沉的,那麽,这个女人的伤痛更深,因为她是当事人,且花了一切养生的,却不得医治,病势反倒更重(马可福音5:26)。她之所以杂在众人之间,从後头来摸耶稣的衣裳缒子,是因为她不敢抛头露面。对她来说,她的绝望与无助已经到了一个地步,只要有一线生机,她什麽都敢做。
这段经文中提到那个摸耶稣的女人时,出现了好几次的「摸」字,是整个故事的关键字眼。 原文字典指出,这个「摸」字的字源是出自「系紧」。换句话说,别看这个女人只是轻轻地摸了耶稣一下,实际上她已经和主「系紧」在一起了。 反过来,拥挤耶稣的人一大堆,拥拥挤挤紧靠著主 (路加福音8:45),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能够与耶稣「系紧」。这当中的关键就是「信心」。
「你们用甚麽量器量(给人),也必用甚麽量器量给你们,并且要多给你们」(马可福音4:24)。这女人带著信心的量器到耶稣面前,耶稣就用她带来的量器量给她,而且还多给她 (马可福音5:29—血漏的源头立刻乾了)!
这个血漏妇人的故事「夹在」两段睚鲁女儿的故事之中,这是一种「三明治」式的写作方式。三本福音书的作者不约而同地都用同样的方式写作,这决不是巧合,而是在圣灵的带领下的有意作为。当管会堂的睚鲁求主耶稣医治他快死的女儿时,他实际上也是想摸耶稣,把自己跟主「系紧」在一起。然而,当耶稣被这血漏妇人所耽搁的时候,有人来给睚鲁报信:「你的女儿死了,何必还劳动先生呢?」(马可福音5:35) ,在女儿已经死了的情况下,睚鲁想跟耶稣「系紧」在一起的动力显然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站在人的理性立场,这个时候去「摸」耶稣,还有什麽实际的意义吗?
那时耶稣说:「不要怕,只要信!」是的,耶稣说的是真理,但是伤心的睚鲁怎能相信祂所说的这句话呢?耶稣已经用这血漏妇人埋下了伏笔,参考马可及路加福音所记,耶稣宁可耽延前往睚鲁家的行程,也要找出这个得到医治的女人。当这女人「战战兢兢地来俯伏在耶稣脚前」(路加福音8:47; 马可福音5:33) (请注意这女人到耶稣面前的态度,比较昨日经文中睚鲁到耶稣面前的态度),她当众作了血漏病得医治的见證,而耶稣又吩咐她:「女儿,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透过这女人的见證,一方面教她把荣耀归给神,另一方面更坚固了亲眼目睹的睚鲁的信心。所以,耶稣在这裏的耽搁,是有原因和目的的。祂无论在何事上迟延,总有祂的意思。在祂迟延之时,帮助就已临到。在黑暗之中,光明就要出现。对於我们的主,这永远是真实的。
耶稣使这两个伤心的人之故事,编织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并教导我们一个宝贵的属灵功课:祂从不会忽略一个卑微的人的需要,「不要怕,只要信!」,这是给我们最大的安慰!今天,尽管人群熙熙攘攘,生活忙忙碌碌,我们仍然可以与主「系紧」在一起,只要我们愿意——祂总是垂听我们的祷告,等著我们去「摸」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