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从加利利,耶稣来到该撒利亚腓立比(Caesarea Philippi)的境内。这是外邦人低加波利的一个城市,离开推罗内陆三十里,刚好在美丽的黑门山麓之下,靠近约但河的源头。耶稣选择这个幽静的场所,来启示祂真正的身分。
马太福音对耶稣在加利利公开传道的记述始自太4:17 ,他在其福音书的前部 (马太福音1:1-4:16) 已深信不移地表示,耶稣就是成就神全部计画的那位。
透过马太清楚的记载,显明了「耶稣是谁」:天父的宣告: (太3:17);鬼也认识耶稣是谁 (太8::28 -29).但马太始终未记载耶稣明确宣告自己是弥赛亚,固然马太所记载的各项耶稣言语、事蹟已毫无疑问地导向这个结论。每当耶稣从话语和行动中显出祂的权柄时,众人是多麽惊喜叹服 ,他们的确不能不深思,祂是不是大卫的子孙 (马太福音12:23,9:27,15:22)。犹太首领们也反覆要求祂显个神蹟来證实祂的身分 。於是祂先单独向门徒显明祂的身份,而不让群众知道.
从门徒的回答中可以看出 (14节),犹太人一致视耶稣为先知裏的一位,但不是预言中的那位先知;祂很伟大,却并非最伟大的。他们对耶稣的认识含糊不清,他们对耶稣的称讚不过是徒然的,也预告他们日後会怎样对待耶稣。情况如此混乱,是该澄清问题的时候了。所以耶稣问了门徒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你们说我是谁?」(15节) 门徒同耶稣在一起已有一段时间了;每天听祂讲道,看祂医病,和祂同饮食,共起居,但他们对耶稣的认识有多深?在他们的心目中,耶稣究竟是谁呢?
为甚麽耶稣要问门徒这个问题?难道祂不知道他们的信仰麽?祂当然知道。祂问他们是要给他们一个认真思考的机会,一个公开承认的机会。祂要走的是十字架的路途,在人的眼中看来,这是一条死路,一去就不能回来。门徒不能人云亦云,他们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不然,他们决不能跟从祂到底。西门彼得清楚地表达了他坚定不移的信念:「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16节)。这正是耶稣所期待的——这信念在门徒们的心目中至少已隐隐约约地形成了。从耶稣的回答 (17节),我们可以看见彼得本身并不完全明白他自己话中的意思,而是神的灵感动他说出来的。儘管西门彼得自己还不领悟该称呼在现实中的意义;儘管形容词「永生的」用在这里,只是为了把真神与当地人敬拜的诸神祇区别开来;但在这时候已够了,往後还有一段时间,耶稣要带领这群门徒们更深入地认识祂。
接著耶稣告诉彼得另一个真理:「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18节) 在教会历史上,这段经文的解释引起诸多的争议。天主教会认为耶稣要将教会建立在彼得个人身上,因此天主教将彼得当作第一位教皇。然而耶稣是利用彼得的希腊名 (Petros,小石) 作为「双关语」,说祂要将教会建立在这磐石 (petra,巨石) 上。祂的意思是要将教会建立在彼得的那种「信仰」上,而非彼得个人身上,因为保罗曾说过,只有耶稣基督自己才是教会的根基 (哥林多前书3:11;以弗所书2:20)。”阴间”指的是死亡,建立在基督磐石上的教会是永永远远的,不是地上的政权或阴间的权柄可以破坏的,因为神已叫耶稣从死裏复活,故死亡不能拘禁祂。
耶稣又说:「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19节)。「钥匙」是「权柄」的表徵。请注意,耶稣这句话并不是给人定夺有罪或无罪的权柄,而是给人有属天的眼光,能够正确地宣告天上的判决,因为”捆绑”和”释放”的原文都是过去完成式,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必在天上『已经』被捆绑了﹔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必在天上『已经』被释放了。」换句话说,教会的权柄是要按著神的旨意而行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