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灵修之旅-第217天

经文: 

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 说:“夫子!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 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耶稣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那人要显明自己有理,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耶稣回答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你想,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他说:“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

路加福音 10:25-37

律法师是以研究圣经律法为职业的人,可以说是神学家。这律法师问耶稣:「我该做甚麽才可以承受永生?」(25节),这是一个别有用心的问题,目的是要「试探」耶稣,希望耶稣说出任何他们认为不合律法的话,看有甚麽可抓的把柄没有。不管耶稣的答案为何,他自己却完全没有意思要真正去明白并去遵行。事实上他的问题并不正确,因为永生不是「做」什麽可以换得的,而完完全全是神的恩典。耶稣的回答带著无穷的智慧,祂反问这文士,律法上怎样说?祂把这人带回律法上,意思是,你问的问题,答案就在你所精通的律法书上。作为律法师,他又不能说不知道,只好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27节)

「尽心、尽性、尽力、尽意」意即以整个人,全生命的贯注去爱神,在此四重的说法旨在表强调之意。对犹太人来说,这句话是他们每天必须背诵的叁段经文之一 (申命记6:4-9,11:13-21; 民数记15:37-41),是他们从小就背得滚瓜烂熟的。他们把这节出自申命记6:5 的经文放在一个经匣,绑在前额上,表示对神话语的忠心。「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则是出自利未记19:18。耶稣在马太福音22:34-40; 马可福音12:28-34 就是用这两节经文来总括十条诫命。这律法师能够把这两节经文串联起来,实在是了不起,不愧是个神学家。

耶稣称讚这律法师答得好,但一针见血指出他的问题所在:「你这样『』,就必得永生」(28节) 他的问题不是不懂律法,而是完全没有意思要去遵行!现在,耶稣的话使他听到自己心裏的声音,他的心中已经开始在自责了。他定了自己的罪,因为他说出了律法上最大的诫命,自己却没有也无法遵行。他显然没法推脱应当「爱主你的神」的责任,但为了显明自己有理,只好在「爱邻舍」方面砌词:「谁是我的邻舍呢?」(29节) 耶稣用一个故事来回答他,就是有名的「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

我们读这个故事当注意的是,耶稣一直没有回答律法师的问题,而是在回答裏,改变了那个人问题的「重点」。那人说,按著律法我应当爱邻舍,但谁是我的邻舍?耶稣没有直接告诉他,谁是他的邻舍。耶稣回答的重点在,问题不在於谁是你的邻舍,而是,你是否是一个「邻舍」?耶稣在比喻中刻意用了「撒玛利亚人」作主角,因为撒玛利亚人正是犹太人的世仇。那个撒玛利亚人是这人的邻舍,但祭司和那利未人都不是邻舍,因为只有撒玛利亚人作了「邻舍」当作的事。当律法师问:「谁是我的邻舍?」,耶稣实际上说,爱邻舍就是帮助一切有需要的人。你若真正「爱神」,你就会「爱人」。你自己先作一个邻舍,你何时尽了邻舍的本分,就会在那需要你帮助的人中找到邻舍;你若不爱神,就根本不会看他们一眼,自然找不著邻舍。祭司和利未人掉头而去,因为他们根本不爱神,所以他们心中没有怜悯。

最後律法师不得不承认,那撒玛利亚人才是真正爱邻舍的人。可是他还是胜不过自己对撒玛利亚人根深蒂固的鄙视,只愿说出:「是怜悯他的」(37节上),这句话就定了他自己的罪!因为他自己就是那没有怜悯心的人当中的一个。

「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衬托出犹太人宗教领袖的虚伪面目,他们虽然口口声声说遵守律法,但对律法「爱主你的神、爱人如己」的要求却完全没有做到;反而犹太人鄙视的撒玛利亚人倒在真正实践这律法。这不正是世人的写照?人的情形常是「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罗马书7:18)。靠自己,永远不能满足律法的要求。这个故事显出我们对救恩的需要,「恩典」和「律法」的差别就在此。律法说,如此行,你才能存活;但恩典说,你活著,就能如此行。耶稣的恩典所带给我们的新生命,不是要使我们脱离律法在道德上的要求,乃是帮助我们去遵行这些要求。

耶稣对律法师的一番话,正是要对我们说的──『你去照样『行』罢』,但唯有靠著耶稣所赐的生命,我们才做得到。愿主保守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