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灵修之旅-第220天

经文: 

不与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
“污鬼离了人身,就在无水之地过来过去,寻求安歇之处;既寻不着,便说:‘我要回到我所出来的屋里去。’到了,就看见里面打扫干净,修饰好了,便去另带了七个比自己更恶的鬼来,都进去住在那里。那人末后的景况比先前更不好了。”
耶稣正说这话的时候,众人中间有一个女人大声说:“怀你胎的和乳养你的有福了!”耶稣说:“是,却还不如听 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

路加福音 11:23-28

今天经文中,耶稣说了一个「污鬼的比喻」。比喻的背景是,法利赛人不惜使用流言诽谤,宣称耶稣之所以有能力赶鬼,是因为祂与鬼王为友 (路加福音11:14-23;马太福音12:24-30;马可福音3:20-30)。关於这一部分,我们已於5/21读过,(https://www.songofpsalms.com/?p=2576)虽然我们不确定这是否同一件事、或在同样地点发生,但它们的信息相似.

当时的法利赛人亵渎圣灵,诽谤耶稣是靠鬼王赶鬼,还要求耶稣行个从天上来的神蹟;耶稣则反称那个时代为「邪恶淫乱的世代」(马太福音12:39;16:4),法利赛人听了非常生气,因为他们尽一切的努力来防止犹太文化希腊化,是当代的宗教改革家。他们高举摩西律法,不与流行的希腊文化妥协,怎麽会是邪恶淫乱呢?因此耶稣说了这个比喻来警告他们。这个比喻提到一个污鬼离了人身後,想再找机会回到人的体内。看见里面空閒,打扫乾净,修饰好了,便去带了七个比自己更恶的鬼来,结果那人末後的景况比先前更不好了。在比喻的结尾,耶稣说:「这邪恶的世代也要如此」(马太福音12:45),究竟这个比喻是什麽意思呢?

耶稣的这个比喻,指出一种不易被人发现的「邪恶」:就是倚靠「自己的努力」,不倚靠「神的恩典和能力」。法利赛人教导人用自己的力量遵守摩西的律法,自以为义,形成律法主义。耶稣倚靠神的能力赶鬼,却被法利赛人诬蔑为靠鬼王赶鬼。耶稣靠神的灵彰显天国的大能,叫被鬼附,又聋又哑的人得自由,得医治;法利赛人却叫人靠自己的力量背负律法的轭,使人活在劳苦重担,不得安息的歎息中。法利赛人和以色列百姓虽然受了施洗约翰的洗礼,却只是宗教仪式上的悔改,以为人可以藉著守律法,将内心打扫乾净,修饰整齐,却不知末後的景况会更糟糕——糟糕到无法分辨现今的时候,甚至盲目无知到一个地步,将打开天国恩典之门的耶稣钉在十字架上!

宗教的外表敬虔是魔鬼綑绑人的一种方法,叫人在自定的敬虔的标準下,自己欺哄自己,人也恃著宗教的外貌去拒绝赐人生命的主。主耶稣用污鬼去而复返的比方,提醒人别落在「自欺」的圈套里。人为宗教意识所作成的敬虔,在人的心里仍是一片属灵的空白,因为若没有主耶稣,人心中的空间是永远无法填补的。然而,人却会因这个空白的敬虔而沾沾自喜,结果只是落在更深的愁苦里。人心若不接受主耶稣,始终是活在魔鬼的权柄下(亦参罗马书6:16-18),所分别的只是一个鬼的辖制,还是七个更恶的鬼的辖制。

基督徒要特别小心这种情况。虽然我们不至於作奸犯科,可是却会不知不觉掉在「律法主义」的陷阱中,想用自己的努力和表现来赢得神和人的讚赏,并肯定自我的价值。然而我们真正该做的,是迎接主耶稣来住在我心,不但是「住」而已,还要「常住」才行。因为请一个人来家里玩玩、坐坐、吃顿饭,甚至小住是一回事;长期作客则是另一回事。同样,耶稣来我家作客人是一回事,但「让祂作主」又是另一回事。绝大多数的人拒绝福音、甚至信徒不愿意委身奉献,癥结都是在此。但耶稣若不能全部作主,祂就全不作主!因为祂是宇宙的主宰,所以祂有权作如此的要求。若是我们在短暂的年日中,都不愿意让耶稣作主,怎麽能够在永恒当中,尊耶稣为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