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群众中突然发出一个声音,中断了耶稣和门徒的谈话,有一个人请耶稣为他断定分家业的事情。在巴勒斯坦,人们要求敬爱的拉比为他们仲裁纷争,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听起来这人似乎是求耶稣主持公道,但从耶稣的回话当中我们就看见,他显然是一个贪心的人 (15节)。耶稣拒绝捲入任何有关银钱的诉讼裏头。而这个请求却给予耶稣一个机会,替祂的跟从者定下对钱财物质应有的态度。无论是家道丰富,或是贫无立锥,耶稣的说话都是饶有深意的。
耶稣教导众人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15节)。这实在跟今日的社会风气大相迳庭。这个社会裏,生存的目标是「家道丰富」,而「贪心」却是促进社会进步繁荣的重要因素。因为人贪心,想拥有更多财富产业,人才会发奋图强,社会才会进步。这是人类社会普遍的世界观。但耶稣却不这麽说,祂利用这件事提醒祂的听众,要谨慎人心裏最阴险的罪恶——就是「贪心」。贪得无厌的物慾是生命最强的推动力之一,却也使人类完全丧失生存的目的。
环顾四周,许多人认为一个人的生活确实在乎他所拥有的财富。人们把他们的生活和物质紧紧相连,却与神分离。重「必朽之物质」而轻「无价之生命」,世上再没有比这更致命的错误了。所罗门王说:「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传道书7:2)。言者谆谆,可是听者渺渺,世人不但不愿思想生命之归宿,相反的还极力追求物质的享受,因为在多数人的心目中,都以为多拥有物质就是富足。但耶稣却说,一个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真正衡量一个人是在乎他「生命的本质」,而不是在乎他拥有甚麽。
在耶稣那亘古不变的教导中,我们真正看到:物质永远是短暂的,灵魂才是永恒的。物质既不能拯救生命,更不能填补人心灵的真空。有人外表真的很富有,但他们的生命却近似枯萎。真正的富足不在於家道,而在於「生命」。因为那才是神所看重的。「家道丰富」的人无法在永恒里面购得一席之地,唯有靠著耶稣基督所赐的「生命」才可以。让我们学习用耶稣那属天的眼光来看一切事情,愿我们的生命,都在神面前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