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有一个人来见耶稣,说:“夫子,我该做什么善事才能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以善事问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他说:“什么诫命?”耶稣说:“就是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那少年人说:“这一切我都遵守了,还缺少什么呢?”耶稣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那少年人听见这话,就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马太福音 19:16-30
耶稣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财主进天国是难的。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 神的国还容易呢!”门徒听见这话,就希奇得很,说:“这样谁能得救呢?”耶稣看着他们,说:“在人这是不能的,在 神凡事都能。”彼得就对他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什么呢?”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凡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亲、母亲、儿女、田地的,必要得着百倍,并且承受永生。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
这是福音历史中颇为著名且被人喜爱的一段故事。其中最有趣的一件事,乃是它深刻描绘了我们多数人的心态。各本福音书对於这故事有十分不同的细节,使之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请参考马太福音19:16-30; 马可福音10:17-22; 路加福音18:18-30)。所有的福音书都告诉我们这个人很富有,因为它就是这个故事的重点所在。马太说他是一位少年人(20节),路加则说他是一位官长(路加福音18:18)。这故事提到,耶稣的身前突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跪在耶稣面前,他向耶稣要求什麽呢?原来,这是个有钱人,应该是个还算不错的人,因为他至少会来求问耶稣关於「永生」的事。但是他对永生的认识太肤浅了,他对耶稣也不清楚,所以才会说:「我该『作』什麽善事,才能『得』永生?」(16节),这正是一般世人的想法,他们以为永生是要去「赚」来的,或至少该用什麽善行善财去「换」来的。
耶稣的回答有很多「弦外之音」。首先,耶稣对他说:「你为甚麽以善事问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17节) 意即在神之外,并没有善人 (参罗马书3:10)。耶稣说这话,是表明神乃是真善的源头,而人若离开了神,便无真善。耶稣要告诉他的是,「永生」的源头是神,要得永生,不是靠「作什麽」,而是倚靠神。接著,耶稣告诉他要遵守诫命,祂所引用的只是十诫之中的五条诫命,但都是属於十诫的第二部分 (18节),这部分并不是论到我们对神的青任,而是对於人的责任。这些诫命管辖我们人与人的关係,这就是整段经文的重点所在。少年官自称他已经遵守了律法。从律法的观点来看也许是对的,但在属灵方面却不是实在的,因为他对待同胞整个的态度都错了。
这个人的问题,就是被他的财产拘束到一种地步,与神隔绝仍不自知。因此当耶稣把「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21节) 的挑战放在他面前时,他只有「忧忧愁愁的走了」(22节)。耶稣并非故意要为难这少年官,祂的意思是,要得永生必须倚靠神,但是,「你真认识神吗?」耶稣给了他一个挑战来验證他的答案,这挑战就是:「你真爱人如己吗?」你若不能正确遵守十诫,怎能说你认识神呢?若不认识神,怎能得永生呢?这就是耶稣这段话的用意。年轻的财主若能信,就能得救进天国了;他「还缺少一件」的,是信心 (路加福音18:22)。人不会因为没有变卖家财分给穷人,而被拒於救恩之外。但是一颗”倚靠钱财”的心,却使有钱的人无法得到永生。面对诸多产业与主耶稣之间,年轻的财主还是难捨钱财,放弃跟从主。
其实,所有愿意跟从主的人,要面对的抉择,跟财主的没有两样,主也向所有跟从祂的人发出一样的挑战和应许。今天你我还在眷恋著甚麽未能放下,拦阻我们跟从主?是丰厚的物质,是舒适的生活,是成功的事业,还是挚爱的亲人?如果主要你撇下或献上,你能为主而作得到吗?
对这财主少年官的离去,耶稣有感而发:「我实在告诉你们,财主进天国是难的。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23-24节) 不管人看耶稣说的骆驼是真的骆驼通过耶路撒冷的狭小的针眼门,或是骆驼在原文是指大缆索,把大缆索穿过针眼,所表达的事实都是人以为不可能的。所以难怪门徒希奇说:「这样谁能得救呢?」主的回答很坚定:「在人这是不能,在神凡事都能」(25-26节) 什麽时候人的眼睛不再看地上的事物,能把注意力从地上转到天上,神就会帮助他进到天国,把人看为不可能的变为可能。但问题全在於人是否真的爱慕天国。既然提到了这个话题,彼得接著问:「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甚麽呢?」(27节) 彼得的问题与那少年财主的一样,不过是半斤八两。虽然这是个很功利的问题,但是耶稣还是把神的心意告诉门徒 (28-29节),时间就是在将来万物复兴的工作完成时,神的荣耀要成为人的荣耀,门徒将要坐在宝座上掌权、审判。所有曾忍受损失,为耶稣的缘故捨弃产业、朋友、和家人的,无不将得著百倍。
生活在高度竞争的现代,你是否觉得,我们的一生就好像卖了给钱财似的?别人付我们钱,我们给他们我们的一生:包括才幹、气力、时间、我们的生命和健康。而换回来的,仅是温饱,或多一点物质上的富裕。耶稣说:「你还缺少一件:要变卖你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路加福音18:22)。耶稣这话,就是产业不多的我们,也觉得难以实行。但是,这就是我们问题的根了——因为我们拥有,或希望拥有、想继续拥有的太多了,所以欲罢不能,无法停止出卖自己。耶稣的话其实给我们开了一条出路!如果我们如耶稣所说的,甘於一贫如洗,我们就自由了。不是甚麽都有,才无後顾之忧,而是甚麽都没有,所以没有後顾之忧。十字架的捨己道路,是以「无」为核心的,看来很难吗?「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端看我们是否有信心跨出那一步了。愿神赐福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