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昨日和今日的经文提到,主耶稣被綑绑著带进大祭司的住宅,彼得逞著血气之勇也跟了进去。结果就如主耶稣所预言的,彼得在人面前叁次不认主。路加福音的作者观察敏锐,他在福音书中记载了两段独家的报导,都值得我们再叁地深思。第一段的独家报导是在第59节:「约过了一小时」:这是彼得第一、二次不认主之後发生的事,你能够想像:在一个小时的时间裏,为何彼得都没有记起耶稣预言他不认主的事呢?毕竟已发生两次了,难道他的良心都不会觉得不安吗?
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特别是对今天在教会中热心事奉主的门徒,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提醒,因为我们常常落入如彼得一般的境地而不自知。「事奉」从来只该是一种工具,透过事奉,我们追求生命的成长,能以更像我们的主耶稣,满有祂的爱、怜悯、忍耐与宽容;但往往「事奉」本身却成了基督徒追求的目的,只讲究果效,却不重在事奉当中张显主的生命;结果不但不造就人,甚且可能得罪了主尚不自知。这种描述绝非危言耸听,就像彼得一样,在大祭司的院子裏这段时间,他曾有丝毫想到他已经背弃了主了吗?从来没有!他倒是可能觉得,他为主大发热心,他正在为主赴汤蹈火呢!弟兄姊妹们,我们每个人都当暂时把手中的工作放下,常常在主面前静静地反思:我们是否只顾追求事奉的果效,心却早已离开了主而不自知呢?
彼得对主耶稣的关心与热情,使他落入撒但的试探网罗当中 (参路加福音22:31),他自己一点都没有感觉,但主耶稣却清楚他面对的危险。路加在福音中又为我们记载了第二段的独家报导,就是:「主转过身来看彼得」(61节)。彼得虽然没有体会到他已背叛了主,但是耶稣知道什麽时候才是提醒他的最好时机。耶稣的处境是何等危急。但这个时候,耶稣没有担心自身的安危,祂掛念的是这一位频频否认他的彼得。祂知道彼得已经身陷魔鬼的陷阱中而不能自拔,而祂能够给予的,是祂那充满怜悯和关爱的眼神。所以耶稣刻意转过身来,带有深意的看著彼得。因著耶稣慈爱的一瞥,彼得看到了自己的软弱、失败与醜陋。彼得突然明白过来,他已经背弃了自己跟随了叁年,并在不久前还发誓决不离开祂的主!
福音书没有记载耶稣是用怎样的眼看彼得,但我们可以合理地揣摩,主耶稣绝不是因为预言中了,而幸灾乐祸的看著彼得;祂的目光应该没有责备的成份,只是充满了体恤、怜悯和关爱。耶稣对彼得没有怨言相向,只是看著他。如果耶稣转过身来,对彼得加以痛斥,相信他还承受得来;但那无声胜有声的眼神,却像利刃般刺透彼得的内心。刚才众人的一再指认,并没有使彼得心生畏惧而逃跑;但此时耶稣的一眼,却使彼得的心颤抖,他只有赶紧逃离现场,为自己的软弱失败而抱头痛哭。
彼得来到这个地步,可以说是完全崩溃了。但耶稣的这一眼,开启了彼得生命建造的序幕,一个新的生命即将诞生。彼得跌倒了,主耶稣却要使他爬起来。我们要到约翰福音二十一章,才看到复活的主耶稣是怎样重新地挽回彼得。而这个「建造」是从彼得的「痛哭」(62节)——也就是从他被「拔出」、「拆毁」开始的 (参耶利米书1:10;31:28)。
彼得在那个寒冷的清晨出去痛哭,那起伏的胸膛和破碎的心代表著甚麽?我们相信他仍爱著耶稣,但因他的软弱失败,他就丧失了勇气。也落入幽谷之中。这是否也是我们当中某些人的心情呢?也许你离开了主已经很久了,也许你一直怀著罪咎感,因此不敢再回来面对主。主耶稣转过身来,只是看著彼得,没有说任何一句话。那是怎样的目光?没有责备,只有爱,与无限的怜悯。虽然彼得不认祂,但耶稣的目光仍带著相信的光采。那是挽回的目光,是恢复的目光。那双眼睛在对彼得述说什麽样的信息呢?
有时候遇见苦难,我们会埋怨主,为何不看顾我们。但从彼得身上,我们可以看见:主的爱从来没有离开,祂的眼神一直在我们身上,你我的需要祂都知道。祂知道什麽时候我们会望向祂,而祂必会让我们看见祂那慈爱温柔的眼光。
不管耶稣的目光多麽慈爱,如果彼得当时没有望向祂,这一切都归於徒然!这是事实。我们再度看见,这个发咒起誓不会不认主的彼得,因为将他的双眼望著耶稣,因此他的眼晴能捕捉到耶稣那充满慈爱的一瞥,而他重生的机会就繫乎於此。你愿意把你的眼目常常望向主耶稣,去捕捉祂那充满慈爱的眼神,而开启你我生命成长的契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