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你有用“开门、关门”的方式来寻求上帝的旨意吗?

旧约圣经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在士师时代,以色列人离弃上帝,转去拜迦南地的偶像.因此上帝允许迦南人来欺压他们.

困苦中的以色列人呼求上帝,上帝又怜悯他们,兴起士师基甸,来拯救以色列民.

当呼召临到基甸时,基甸的回应是“主啊!我怎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父家在我们支派中是最微小的,而我在我们家中又是最微小的。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

上帝对基甸说:“你有能力拯救以色列人,因为我会与你同在。” (士6: 15-16)

当米甸人、亚玛力人,和东方人再次聚集来抢掠以色列民时,胆怯的基甸向上帝求印证:

基甸对上帝说:如果你真的要藉我手拯救以色列人, 我把一团羊毛放在禾场上,如果明早单是羊毛上有露水,别的地方都是干的,我就知道这是真的了。

第二天早晨基甸起来,见果然只有羊毛是湿的,其它都是干的.将羊毛挤一挤,从羊毛中拧出满盆的露水来。

 基甸仍没有信心,又对上帝说:“求你不要向我发怒,让我将羊毛再试一次。让羊毛是干的,别的地方都有露水。

这夜上帝又行了神迹,独羊毛上是干的,别的地方都有露水.以此坚固了基甸,他便带领以色列民起来打了大胜仗.

因着这个故事,许多人也效仿基甸,向上帝求印证来证实祂的引领.如果是上帝的带领,求上帝在环境中开门;否则就求上帝关门,以此来明白上帝的旨意.

如果我们仔细看上下文,基甸求上帝让羊毛或“湿”或“干”,好得到印证,那是在他“已经明了”上帝的心意之后而求的,这和我们“不明白”上帝的旨意而求印证是不一样的.

基甸不是用羊毛的干或湿来寻求上帝的心意,他是在知道了上帝要他做的事情,但没勇气,没信心,所以向神求印证,以此坚固他的信心.

上帝特别 怜悯、恩待基甸,为他行了神迹,给了他特别的印证,但这并不是一个寻求上帝心意的常态和模式。这是上帝额外的怜悯和恩典.

圣经没有肯定基甸的作法,基甸求问神迹只是表现出他的软弱、及仍不成熟的信仰.

基甸的故事帮助我们认识上帝,是何等有恩典,有憐悯,有耐心的神,而不是作为我们行为效仿的模范。

今天的基督徒,在寻求上帝的旨意时,我们有两个强大的工具,那是基甸缺乏的:就是圣经与圣灵.

上帝将祂的启示、旨意,完全的记录在圣经中,而圣经又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摩太后书3:16-17)。 

圣灵,是神自己,现已内住在我们的心里做随时的引导、帮助和鼓励.

我们不需要再用特殊的印证,也不能从环境中去寻求上帝的旨意.

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马太福音7:8 )

下一期我们将继续聊聊,用开门、关门的印证来寻求上帝旨意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