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灵修之旅-第184天

经文: 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 马太福音16:24-26 耶稣的这段话是紧接著祂宣告要上耶路撒冷去受难之後讲的,讲话的对象是跟随祂的门徒。祂为什麽要讲这番话呢?因为彼得劝他不要这样作 ,换句话说,彼得试著在「十字架」——神所定的受苦道路之外,劝耶稣试试别的更简易的办法来建造神的国度。鑑於彼得所犯的错误,我们的主重述了作祂门徒的条件,这段话在马马太福音10章38-39节也曾提过 ,再次重提,可见它的重要性。「若有人要跟从我」,门徒们都想跟随耶稣,他们都爱祂,对祂全都怀著一分挚爱。但是耶稣说,如果是这样, 「就当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24节)。「捨己」就是要求门徒放弃自己作决定的权利—他不能再作「自己喜欢作的事」,他必须作「耶稣基督所喜欢的事」——即「背十字架跟从主」。对主的门徒来说,他们必须甘愿『为主的缘故』忍受那加在他们身上的苦难、羞辱与牺牲。耶稣这番话的用意,是强调跟随祂的人必须要经过深思熟虑,而後下定坚定不移的决心,顺从神的旨意,绝对不能随意改变。 这个决定的代价有多大?马太福音是主後60-70年之间写的,当时是基督徒遭遇痛苦逼迫的期间,许多门徒面对一个困难的抉择:究竟要不要公开承认「耶稣基督是主」?这是性命交关的决定,因历史向我们證明,当时的基督徒若不愿背弃对主的忠心,他们的下场不是被屠杀,就是成为野兽口中的食物。这样严厉的考验,使得主耶稣在叁十多年前早已发出的警语弥足珍贵:「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或译灵魂,下同)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25节),祂的意思是:『人为保全生命而放弃信仰的时刻将要来到;但是如此行,就生命的意义来说,并不是保存生命,而是丧失了生命。那对主忠心的人可能会死,但他的死就是活著;那放弃信仰的人可能保全了肉身,但是他活著却是死亡。』 耶稣又进一步说明:「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麽益处呢?人还能拿甚麽换生命呢?」(26节)。如果一个人祇贪图安全,放弃跟从耶稣到底的决心,他固然保全了肉身的性命,但即使得到了全世界,却发现他的生命已没有存在的价值,他能够拿出甚麽来换那「生命」呢?无论你能赢得多少财富(包括保全自己肉身的生命),却须付出灵魂(即真正的你),这代价不是太大了吗!所以,耶稣说出了一个真正的价值观念,并提醒门徒,他们必会面临抉择,即:真正的忠心是献给神呢,还是交给世界? 世界只有在人还活著的时候,才有用处;但人不能用世界来换取生命,因此生命比世界更宝贵。假如一个人在事业上名成利就,拥有全世界,但却为这疯狂的慾望耗尽他的时间和精力,使他错失了最宝贵的生命;那麽,即使得到这些又有何益处?死後连分毫都带不走,在永恒中却两袖清风。这是极其浅显的道理,但世人却好比落入网罗的雀鸟 (箴言1:16),无法自拔,这岂不是既可怜又可悲吗? 「十字架是条受苦的道路」这个真理,常常成了人的绊脚石,耶稣这番信息更是无法承担之重。然而我们必须了解,耶稣的话是真理,而真理是绝对至高的标準,唯有按「真理」的方式去做,人生的路才走得通。否则我们只会就短视的眼光来看,觉得用真理的方式做实在太辛苦,且毫无满足感——就像有人早知道他「应该让自己更健康」,但直到多年後他得了心脏病,鬼门关里走了一回,才真正身体力行。从那以後,健康对他不再是「应该」做的事,而是让自己活著的「唯一」方式。同理,至终你会发现——跟随耶稣,不再是「应该」做的事,而是「唯一」的生命之道。 耶稣爱我们到一个地步,甘心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祂怎会毫无来由地苦待跟随祂的人呢?神的心意是不甘心祂的儿女们受苦 (耶利米书29:11),但祂却要我们成长 (罗马书8:29),因此不得不让我们遇上艰苦,为要使我们得益处 (诗篇119:71)。并且主知道我们灵命的情况,祂绝不会将不能承受的重担加给我们,祂总会为我们开一条出路 (哥林多前书10:13)。如果神所量给我们的,是仲夏的娇阳和澄蓝的湖水,就让我们在其中欢愉的享受吧!不要因为缺少患难和痛苦而不安;但是,倘若祂命定我们的道路是十字架的幽径,是黯然无光的天空,求祂使我们专心倚靠祂而行在其上,因为这条道路是祂指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