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灵修之旅-第189天

经文: 到了迦百农,有收丁税的人来见彼得,说:“你们的先生不纳丁税吗?”彼得说:“纳。”他进了屋子,耶稣先向他说:“西门,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税、丁税?是向自己的儿子呢?是向外人呢?”彼得说:“是向外人。”耶稣说:“既然如此,儿子就可以免税了。但恐怕触犯他们,你且往海边去钓鱼,把先钓上来的鱼拿起来,开了它的口,必得一块钱,可以拿去给他们,作你我的税银。” 马太福音 17:24-27 从该撒利亚腓立比回到迦百农後,有一个收税的人来向他们收丁税。这故事只见於马太福音,可能因为作者自己是税吏之故。「丁税」又称「殿税 Temple Tax」,是犹太男子每年要缴的税项,作圣殿维修的费用 (参出埃及记30:11-16)。 丁税的由来,是当年以色列人在旷野,会幕被建立以後,摩西就设立了一项律法,每一个二十岁以上的男人,必须缴交半舍客勒。后来约阿施王命祭司遵照这例,由以色列人输送捐项,作圣殿的费用(代下二十四6、 9;出叁十13;王下十二4)。以色列人从巴比伦回来以後,尼希米和跟随他的人,为自己定例,每年各人捐银叁分之一舍客勒,作圣殿的费用(尼十32)。这税是在全国人口普查的时候要交的,後来改成每年一次。这半块钱的税银相当於两天的工资。这不是向罗马纳的税,乃是修殿税,不分贫富都得缴,作为赎生命的礼物。在神的制度裏,它原有适当的地位与意义:提醒以色列的百姓,是主耶和华把他们从埃及的捆绑裏解救出来的。但因人的遗传,它逐渐变成了当权者向人们徵收的年税。 当税吏问彼得说:「你们的先生不纳丁税麽?」这种责问的口气,摆明了是一种要找毛病的质问,问话的人以为抓到了耶稣的把柄。彼得连忙答说,纳,然後才去见耶稣想办法。耶稣却『先』问他说:「西门,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谁徵收关税丁税?是向自己的儿子呢?是向外人呢?」这一次彼得答对了,「是向外人。」於是耶稣说,「既是如此,儿子就可以免税了。」请注意,为什麽耶稣要这样问彼得呢?祂向彼得指出,这半块钱,是百姓向君王所纳的税。既然彼得已说过,耶稣是永生神的儿子,而现在却又说,祂也纳这半块钱的丁税,可见彼得在承认耶稣是神儿子的时候,并不真瞭解这个事实的尊贵和荣耀。倘若真瞭解,并且又明白耶稣登山变像的启示的话,彼得就得承认,无人能要求耶稣纳丁税。当纳税的是门徒们,因为他们是外人,是王统辖的臣民,而耶稣则是儿子。但由於这些人不明白,为了避免与他们衝突,耶稣就甘愿主动放下自己的地位和权利,和彼得站在相同的地位上。祂再次隐藏,再次降卑,不坚持祂的权利。这就是十字架的工作。对耶稣来说,十字架不是只对付大事,也在更小的事上张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