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灵修之旅-第245天

经文:  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 路加福音 15:11-16 如果我们要从圣经中选出最伟大的几章经文,我们一定会将路加福音第15章列入。因为这章经文的生动、美丽是无可伦比的。这章经文是我们主说过的话语中,最光采夺目、最精彩荣美的。即使读了它许多遍,仍然会觉得这是最伟大的篇章之一,因为在这章经文裏,我们可以体会到圣经所启示的奇妙恩典,以及圣经透过文学所启示的伟大真理。今天起我们所要看的「浪子」的比喻,可能是世界上最精彩的短篇小说,也被称为「福音中的福音」,是比喻中的皇冠和珠宝。因为在这麽短的篇幅中,以最浓缩丰富的情节、深刻地描写了人性,让我们看见人性的贪婪堕落和自私的阴暗面,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出路」。 这个比喻有叁个主角,父亲和两个儿子,小儿子离家出走,往远方去的浪子,大儿子人在家中,心却在远方失落的浪子。虽然他们所作所为让父亲伤心难过,他们仍然都是父亲所疼爱的儿子。小儿子出发往远方去,在罪恶的享乐中任意浪费钱财。金钱耗尽了,刚巧遇著那裏大遭饑荒,他便落在穷乏的境况中。唯一能找到的工作,是到田裏放猪——犹太人最厌恶的工作。他看见猪吃豆荚,感到羡慕,因为猪比他拥有更多食物。似乎没有人愿意帮助他,而那些与他一同花天酒地的朋友都消失无踪。浪子的所作所为,和他在外面堕落的结局,都是不值得同情的。他不珍惜作儿子的生活,他不甘心活在父的面前,他要完全的满足自己的情慾而生活,结果就落在极愁苦的境遇中。 对浪子来说,「父亲的儿子」这个身分太平凡了,他从来没想过「被爱」不是必然的。事实上,浪子不但不再感觉到爱的珍贵,甚至感到被爱是麻烦的,受约束的。这不也是许多世人的写照?我们以为我们喜欢的,觉得快乐的,圣经一定反对。像浪子一样,我们往往对门外的世界充满憧憬,因为我们相信,所有精彩都是在家门之外的,是在世界上的。我们不都曾执意偏行己路,以各种不同方式对天父说过:「起码一次吧,就只是这一次!让我出去闯一闯,我必定会再回来的」吗? 天父会是怎样的感觉?相信两个字可以说尽:「无奈」。儿子的心已经不在父家,他要得到父亲的产业,可以浪迹天涯,已经完全没有转回的馀地。天父从来没有强迫过一个人做他不愿意做的事。很可能就因为这样,这个父亲没有强留小儿子。他只是拿出儿子所要的钱分给儿子,依依不捨目送儿子欢天喜地离开这个生於斯、长於斯的家。 即使是个基督徒,我们往往就像那个小儿子,总有一股衝动,想要偏行己路。不是因为父家缺少了甚麽,只是我们觉得远方才是彩虹之乡,我们以为不需要天父,靠自己的能力就可以实现人生的美梦。我们常常以为罪恶是中性的,甚麽时候想要抽身,都可以由自己作主。现在,当小儿子沦落猪圈之中的时候,他终於明白,他太低估了罪恶的辖制力,太高估了自己的道德自主力,以为自己可以作自己的主人。人若以为远离天父,靠近世界,才会给他更大自由的,必定落在更大的奴役之中。人从来都不是自己的主人,只是选择自己的主人而往往不自知。若选择神,我们就是天父的儿女,若选择世界,我们就受制於自己的私慾成为奴隶。人生只是两个主人相争的战场,而人,只有一个问题要面对:我要作天父家中的爱儿,还是作世界的奴隶?(以上取材自《乱世丰筵》) 许多人喜爱这个比喻,是因为它描绘的那幅浪子图像,活生生地就像另一个自己的经历:反叛堕落、继之失意颓丧,终於认罪归家。一代又一代,人类不断地重演这「人生叁部曲」,读之令人不胜唏嘘!经文中另外还有一个事实虽然没有特别指明,却是不證自明的,就是一个儿子若失丧了,谁最感到痛苦?是那个失丧的儿子,还是失去儿子的父亲?若作过父母的,自然心裏明白。人受苦是因远离神,而当人远离神时,神所受的痛苦远比人受的苦要深。今天的经文中,这个作父亲的一句话都没说,然而我们可想像到他心中的无奈和伤痛。但父亲对自己的孩子没有怨恨,只有怜爱,后面的经文我们将看到,耶稣很生动、很传神的将这位父亲的怜悯和慈爱充分表达出来,让我们看见天父永不放弃、拯救人到底的圣爱,叫人感动,这应是这段经文的中心,也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