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灵修之旅-第247天

经文:  那时,大儿子正在田里。他回来,离家不远,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便叫过一个仆人来,问是什么事。仆人说:‘你兄弟来了;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地回来,把肥牛犊宰了。’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就出来劝他。他对父亲说:‘我服侍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父亲对他说:‘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路加福音 15:25-32 这是浪子比喻的下半段经文。通常我们称为浪子的,就像比喻中的小儿子,拿了家产,就离开父亲,离开家园,去外面漂泊、挥霍,直到穷途末路才回头。这是浪子比喻的上半段。今天的经文则完全记载父亲的另一个儿子—大儿子的事。当父亲为浪子的回转而快慰的时候,他的大儿子就发出怨言来了。他觉得太不公平了,他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尽自己的本分,「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29-30节)。结果他的待遇竟然还比不上这个吞尽了父亲产业的放荡浪子!?真是叫人孰忍孰不可忍?然而,在我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批评这个大儿子之前,应当先扪心自问,如果我是这个大儿子,我的想法会与他不同吗?耶稣要用大儿子的比喻告诉祂的听众 (税吏、罪人、法利赛人和文士、及我们) 什麽信息呢?这是今天研读的重点。 很明显的,耶稣比喻中的大儿子就是指著法利赛人和文士说的。这个大儿子,他从未离开过父家,在「空间上」他与父亲一直很接近,但是「心灵上」却无时无刻不是与父亲隔得更远,他是「心灵上的浪子」,一种更加危险的浪子——一个很可能根本不觉得自己也需要回家的浪子!他虽然在家卖力工作,但他现在说的话,与那浪子的行为一样地伤害了父亲的心:他拒绝承认悔改的浪子是自己的弟弟,说他是「你这个儿子」(30节);他对弟弟的落魄返回,抱著强烈的苦毒心态:「(他)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30节);更伤他父亲的心的,是这大儿子所表达出的深层不满:「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29节)。他竟只用一只羊羔来定昔日的是是非非! 原来这大儿子一直盼望的,是他的努力能得到即时的回报,就像一个「雇工」的心理。这个大儿子,身子一直住在父家,心却一直都是个「局外人」。他永远只会从局外人的角度来看属灵的事,所以他不能明白,为什麽弟弟回来值得父亲这麽高兴?弟弟根本就走投无路了,他这麽狼狈归来有什麽了不起的?这大儿子就像个身在父亲身边,心却远离父亲的浪子,体会不到父亲殷切盼望孩子悔改归来的心,只看见父亲倒为穷途撩倒回来的弟弟多浪费一只肥牛犊。父亲所重视的,不是失去多少家产,而是得回这个儿子;而这大儿子所看重的,却不是得回自己的兄弟,而是他自己从没有得到任何一只羊羔。 我们又何尝比这大儿子好呢?我们一直都不能体会,浪子回头的愧悔、重生和感恩,更不能体会天父的爱心。我们自以为理所当然地享受著天父的宽宏大量和接纳,却常常感受不到天父还有更深的温柔情怀。我们一直都不能体验这种回头对一个人生命的意义。一个人在自觉生命走到绝路尽头时,突然醒悟,原来这麽多年来,我的父亲,我的天父从来没有放弃我,知道自己仍然可以在天父那里重新来过。耶稣为了这目的来到世上,祂是「道路、真理、生命」——当所有的路都走不通的时候,这条路仍然是带领我们与天父和好的唯一道路,可以重建我们与天父的关係。然而,我们往往看不出这种回归的意义,看不出这是一个从绝望到生路的转捩点,因为我们只会从「局外人」事不关己的漠然角度看,只会看到种种表面现象,只会认为浪子十恶不赦、不配父爱,而觉得自己比浪子好,这十足是大儿子的心态。 大儿子为什麽会成为一个局外人呢?或者说,为什麽我们会成为一个信仰的「局外人」呢?大儿子肯定是爱父亲、也爱这个家的。但「爱」慢慢地变成了一个「习惯」,好像结婚多年的夫妻,习惯得几乎没有甚麽感觉了。当我们离弃了「起初的爱心」(启示录2:4),一切的劳苦就成了叫人难以负担的重担。正如大儿子所说的「我服事你这多年」(29节),所有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了,你就不再会感觉到你自己是被爱的,就好像这个大儿子一样。我们当留心,在教会中时间愈久,就愈有这样的危险,就是不再感觉到我们所有的一切是宝贵的恩典了。我们与神的关係也渐渐变得麻木,没有感觉了,每次来到神面前,我们不会再感到是一种惊遇,罪得赦免,也不会在我们心里激起多大的感谢。我们与神之间的关係再没有了起初的震撼,只是日复一日,所得的每一样恩典都好似理所当然的。我们渐渐地就会落到大儿子这样的心态中。 今天,「局外人」仍然身处教会中,他们习惯所有的聚会形式,也忠实地尽到基督徒的义务,但他们的心却永远都无法进入信仰的核心,因为他们不体会天父的心,也根本不觉得需要「回家」。出路在那裏?回到神的话上:「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32节)。让我们从身边做起,寻回那「起初的爱心」,进入神的心意中,开始为那些已经离开了父家、却仍然不知道返回的浪子祷告。这样,你会特别感觉到,你在父家中,最兴奋地等待著的,正是有浪子归家呢!因为现在是你自己在等待,等待了很久的亲兄弟回家。(以上取材自《乱世丰筵》) 耶稣为这个比喻留下了一个问号,到底大儿子有没有进去和大家一起庆祝?耶稣并没有说明,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这个问题留给法利赛人和文士去回答,他们是否愿意接纳悔改的税吏和罪人?同样地,如果我的心像大儿子般流荡在天父的心意之外已久,我是否也愿意重新返回神的心意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