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灵修之旅-第350天
经文: 太27:32-44 他们出来的时候,遇见一个古利奈人,名叫西门,就勉强他同去,好背着耶稣的十字架。到了一个地方名叫各各他,意思就是“髑髅地”。兵丁拿苦胆调和的酒给耶稣喝;他尝了,就不肯喝。他们既将他钉在十字架上,就拈阄分他的衣服,又坐在那里看守他。在他头以上安一个牌子,写着他的罪状,说:“这是犹太人的王耶稣。”当时,有两个强盗和他同钉十字架,一个在右边,一个在左边。从那里经过的人讥诮他,摇着头,说:“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可以救自己吧!你如果是 神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也是这样戏弄他,说:“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他是以色列的王,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我们就信他。他倚靠 神, 神若喜悦他,现在可以救他;因为他曾说:‘我是 神的儿子。’”那和他同钉的强盗也是这样地讥诮他。 马太福音 27:32-44 这是最黑暗的一天,邪恶似乎得胜,公理不能伸张。这是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一段历史事实,但仍有许多真理亮光在经文当中,等待我们去发掘。接下来几天的经文说到主耶稣在十架上受苦和受死的经过,我们必须承认,这些经文很难解,我们的心必须充满敬畏和虔诚。今日我们来读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占了很大的便宜,因为多少世纪以来,属灵前辈及解经家所汇聚的亮光,使我们能看见一些当时的人绝对无法看见的事。但我们知道,即使到了今天,对当日所发生的 事,我们还是无法全然明白。 在这些经文裏,有主的孤单,和无法解释的莊严。其中有些事太深奥,超过言语所能表达,有些事是我们有限的心思所无法明白的。这故事似乎充满了矛盾,但又有奇妙的完整性。我们若只把它当作人间的历史来读,那麽它是一段羞辱和惨败的故事。直到今天,许多人还是带著这种眼光来读。但是,几千年来,已经有一个事实向我们启示,那血腥残酷的罗马刑具,原来是属灵国度的宝座。 任何人站在十字架前面,无不感到无能为力。到了这裏,除了偶而对一些边缘的事物,恭敬地稍加解释之外,只得停止解经。至於那奥祕的中心,没有一种解经能以洞悉。马太福音在这一点上也保持缄默。其它几卷福音书的作者,比马太告诉我们的多一点,然而他们同样都在十字架之前,虔诚的保持缄默。当彼拉多因众人受祭司挑唆而狂乱喊叫,就把耶稣交给他们时,当祂还在巡抚衙门中被犹太暴民所包围时,甚至在十字架的现场,应该有许多事可以记载,但马太在他的福音书中,只是保持莊严的缄默。 我们往下读的时候,这「缄默」越来越明显,特别是他对耶稣被钉十字架的那一段,未加丝毫的描写,只是简短的一句「他们既将他钉在十字架上」(马太福音27:35)。在读这一段的时候,我们要记得,钉十字架发生在34节与35节之间。彷彿当马太记述主耶稣的这段故事的时候,他到了这裏就转换了题目;他似乎以此对福音书的读者说,我就是连注目仰望也不敢。但愿我们读这段经文的时候,也谨守著这态度。 从耶稣的受审至受死,正应验了旧约先知以赛亚所预言的:「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因受欺压和审判,他被夺去,至於他同世的人,谁想他受鞭打,从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过呢?」(以赛亚书53:7-8)。被钉十字架的人必须背负他的十字架的棋木,直的那一根木头早已放在受刑的现场等候著。罪犯要走一段很长的路到达受刑之处,好使许多人看见这幅凄惨局面,可以得到警戒。 「髑髅地」是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该地名的希伯来文为「各各他」(Golgotha),希腊文则叫「加略山」(Calvary) 。这叁个词都代表同一地方。当地地形似死人头盖骨,且是个刑场,散布著死人头骨,故以死人头骨为名,象徵死亡之地。 在那可怕的地方,罪犯要被绑在十字架上,钉子要穿过手心。这个时候,为了止痛,罪犯要喝一种由耶路撒冷富有的妇女们为行善所豫备的药酒。有人拿这种酒给耶稣喝,但是祂却拒绝了 (34节),祂决定以清醒的头脑,毫不含混的感知,来面对死亡最可怖的一面。除了腰间所围的一块麻布以外,罪犯是赤裸裸地钉在十字架上,囚犯的衣服成为兵丁们的津贴 (35节)。十字架的死刑类似凌迟,是叫被处死者的痛苦拖延最久、残酷异常、凌辱最大的。因此,罗马政府不将这种死刑加在有罗马公民权的人身上,只用来处决没有罗马公民权的强盗、叛党、逃兵和被掳掠的人,以及犯法的奴僕。 当时彼拉多使用希伯来、罗马(拉丁)、希腊等叁种文字,在牌子上写著:「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约翰福音19:20)。希伯来文是给本地犹太人看的;罗马文是官方文字,给罗马人看的;希腊文则是给外国人、以及从外地来的犹太人看的。意思就是将主耶稣被控告的罪名昭告天下,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当然,他也有私心——罗马皇帝日後若要追究此事,彼拉多也可拿这罪状来文饰自己误判之过。然而,在这事的背後却显示出,主耶稣不仅是犹太人的王,也是罗马人的王,更是希腊人的王。「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这面牌子,原本带有讽刺的意味在。因为一个君王,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剥光衣服,同时钉在十字架上,这像什麽君王的样子?但彼拉多的讽刺之举,却刚好应验了主耶稣是「普天之下,万民之王」的事实。 但这只是当事者自以为的智慧,这种反讽羞辱的作为,从神的眼光来看,其实是愚拙无比的 (参哥林多前书1:20)。就在那个黑暗的下午,看见这面牌子的人,或许依然不明白其中的真义,但是其上所写的却是绝对的真理。因为主耶稣是胜利的君王,祂的死亡与复活,使神永恒的国度与权柄,就这样在地面上被建立起来。数千年来,主耶稣不仅是犹太人的王、罗马人的王、希腊人的王,甚至是全人类的王。彼拉多和犹太领袖的反讽,却无意描述了不折不扣的真理! 本段经文的最後几节叙述那些过路的人、犹太的权威人士、以及与祂同钉的强盗,对於耶稣的辱骂与讥诮。他们的辱骂都围绕一个中心──耶稣的自称,以及祂在十字架上明显的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