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灵修之旅-第45天
经文: 施洗约翰传道 2 7约翰看见许多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也来受洗,就对他们说:「毒蛇的种类!谁指示你们逃避将来的忿怒呢? 8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马太福音 3: 7-8 7约翰对那出来要受他洗的众人说:「毒蛇的种类!谁指示你们逃避将来的忿怒呢? 8 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不要自己心裏说:『有亚伯拉罕为我们的祖宗。』我告诉你们, 神能从这些石头中,给亚伯拉罕兴起子孙来。 9 现在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裏。」路加福音3:7-9 「法利赛人」意思是「分离」,指一些为保持纯洁而与俗世保持距离的人[1],与撒都该人追求俗世的权力及物慾相对。法利赛人大约在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的时候就已出现;到第二圣殿被毁以後,法利赛教派重新建立为拉比犹太教── 并成为了日後传统犹太教的典範.他们注重遵守律法仪文,并与世俗隔离的团体,但後来逐渐演变成墨守成规,拘泥传统 (马太福音15:1-9),只注重外表形式,而忽略了内心实际的人 (马太福音23章)。当时的文士 (抄写圣经的人) 多属法利赛人。 「撒都该人」是古时犹太教一个以祭司长为中心的教派,形成於西元前2世纪、消失於1世纪以後的某个时候。与法利赛人是犹太社会中对立的教派,他们是犹太人的世袭贵族,多从事祭司职务,只承认摩西五经,反对法利赛人所遵守的口传规条,他们也不信鬼魂、天使、复活等道理 (马太福音22:23-32)。撒都该人在耶稣那时代往往和公会大祭司沆瀣一气 (使徒行传4:1-2,5:17)。他们是当时宗教界的领袖人物,又彼此对立,现在却同时出现在施洗约翰的地方,可见约翰所传的信息业已在犹太教中引起了极大的震撼。 法利赛人是形式主义者,他们宣称全心遵守律法,内心却满有贪慾、骄傲自大、嫉妒纷争、虚伪自义。而撒都该人则代表冷静强硬的理性主义者,他们对信仰怀疑不明,并且否定基本的道理。约翰看见这班专讲形式礼仪的人,和另一班凡事标榜理性的人都来到他这裏。他看见他们外表虽堂皇,内心却败坏,甚至影响全国,贻害了百姓,使全国受苦,於是就严厉地斥责他们:「毒蛇的种类,谁指示你们逃避将来的忿怒呢?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7-8节)。约翰的意思是说,人若要逃避神的忿怒,不可只在外表上受浸,而须以实际生活和行为的改变,来證明裏面的悔改。他的话彷彿是在说,你们到这裏来,说你们悔改了,但你们必须比其他的人更显出悔改的样子! 约翰熟悉旷野的情形,他责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话,充满生动的描述,与先知耶利米的警告类似 (耶利米书46:22)。他彷彿看到一幅生动的图画:在旷野裏遍满了矮小枯乾的野草和荆棘,是毒蛇的栖身之所。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如同栖身树林中的毒蛇一般,当人们砍伐树木,放火焚烧林野之际,毒蛇被火燄所追逼,不得不仓惶奔跑逃命。约翰所想到的就是这些情景,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他们想要前来受洗,就像那些毒蛇在旷野的火来到之前死裏逃生一样。当神的审判将临之际,他们不思悔改,并在行为上「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8节),却以为藉著接受约翰的洗礼,便可逃避神的忿怒。他们实在应当思考,施洗约翰所传的道,不是一个外面的记号,而是内心的真实悔改。